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网络信息时代,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就像一把双刃剑.分析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负面影响,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重望大学生健康人格方面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陈小花 《教育探索》2013,(2):102-103
网络在拓展德育的渠道、丰富德育的方法与手段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网络环境下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对策包括:优化网络环境,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加强自我管理,培育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感;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3.
网络文化日益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日趋深刻,探讨网络文化与社会心态的关系问题,以及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积极影响和不良影响,为培养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做好网络文化的引导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4.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不仅是一种工具文化,而且是对社会生活现实回应的社会文化.网络文化给当代大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尤其是对价值观念的影响和冲击巨大.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讨对策,切实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网络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网络时代的一种新型文化形态,具有其它媒体文化所不同的特点.它为我们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机遇和新的途径,同时也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严峻的挑战.本文从网络文化的含义和特征入手,分析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网络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网络引发的各种犯罪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大学生网络违法犯罪更应引起重视.文章从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入手,分析大学生网络违法犯罪的表现极其危害,以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7.
网络文化指的是网络上的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文化优势和影响.改进网络文化,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一要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责任机制;二要建设高校的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学队伍;三要利用网络文化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误读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误读是布鲁姆提出的"一切阅读都是误读",狭义的误读是相对正读而言的,是运用不同的社会文化阐释体系对文本进行的不符合文本实际的解读.误读和正读是客观存在的,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廓清误读与正读的关系,可以有效地避免对误读的概念泛化和消解.  相似文献   

9.
从媒体偏颇导致大学生群体被集体误读的现象分析,强调在金融危机社会背景中,媒体用以往的"惯性思维"迎合媚俗的方式去报道大学生不利于他们就业压力的疏导和健康成长.尤其在自杀报道这类敏感话题上,媒体更应以一种社会责任意识对当今大学生群体和整个社会作出正确的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和谐道德人格的培养不仅是他们自身健康成长与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互联网已逐渐成为网络空间人际交往借助的重要手段,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也随之面临严峻的考验.高校道德教育应加强大学生网络交往的道德伦理教育,注重网络文化环境建设;健全网络文化建设的维护机制,强化大学生的反省力:鼓励大学生参加实践,在实践中养成和谐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1.
<正>网络文化是一种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基础,在网络空间内形成的文化活动、文化方式、文化产品、文化观念的集合.网络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基于现实社会文化的具体需要,体现的是民众对互联网的价值认知,代表的是民众互联网思维方式.当前,在创造网络文化及受到网络文化影响的人中,大学生占比较高.这说明,当代大学生不但是创造网络文化的主力军,更是受到网络文化持续影响的对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发挥教化作用,就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思维逻辑和思考习惯.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要起到良好的教育成效,就必须考虑网络文化的本质思虑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维模式思考习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网络时代青年大学生工作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否则就会与社会脱节,影响工作的有效开展.青年大学生学习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需要用网络思维去认识自己从事的工作,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引导青年大学生理性对待网络,认同社会主流价值文化.但是伴随网络成长起来的青年大学生,在参与网络过程中免不了会出现一些问题,要积极面对这些问题给青年大...  相似文献   

13.
网络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迅猛发展的网络在给大学生提供了方便、快速的信息服务,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的同时,也对他们的人文精神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主要表现在网络成瘾影响大学生对知识和学习和对真理的探索;网络文化的多元性使部分大学生道德观与价值观发生扭曲;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导致一些大学生丧失现实社会责任感;网络文化的低俗性阻碍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精粹的汲取和对生命终极意义等问题的思索。教育者应正确认识网络的作用,一方面要采取适当措施消除网络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重建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4.
新媒介技术、网络文化、深层次社会心理等因素交织作用,引发大学生网络群体的极化效应.新媒体传播语境下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呈现出盲从群体意见、群体观点偏执和集体无意识行为等表征,其背后凸显了群体思维缺陷和个体自我的迷失,严重地危及高校网络安全与校园稳定.以网络文化为视角,采取培养高度的网络文化自觉、参与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培育与网络受众相符的行为、校园媒体协同社会媒体形成约束合力等相应措施加以引导,可以规避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这一非常态校园网络现象.  相似文献   

15.
“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使用互联网的主力军,网络成瘾问题已经演绎成为新时期热点的社会问题,不仅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笔者从构建高校体育文化入手,提出通过创新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引导和替代“90后”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综合体育运动的生理、心理疗法持续有效地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进行科学干预.旨在为高校施行素质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大学生作为网络的主体群体,其自身的伦理道德受到全面冲击.本文着眼于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现状及大学生伦理道德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社会、高校及大学生自身的不同维度,探索网络文化格局下的大学生伦理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信息社会,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已然成为展现其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致使反理性、反中心主义、反本质主义等在网络文化中盛行.因此以后现代主义为切入点分析大学生网络行为,既有利于了解大学生网络行为问题原因所在,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将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文化环境中,网络行为已经成为当下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和行为方式,与此同时,对网络行为的过度依赖,也使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频发,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在网络文化环境下对大学生实施心理援助是十分必要的和迫切的,一方面是外部援助的介入:建立和完善网络使用规范;优化学校心理环境;心理健康课程要更具针对性;心理咨询要进入大学生公寓.另一方面是内部援助的介入;巩固优良的传统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提升网络文化消费内涵;完善大学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之后,文化时代传承模式发生变化,伴随着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后喻文化时代已经形成,并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文化传承模式,改变了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途径,彰显了青年大学生社会地位的重要性,但同时也带来了网络道德的危机.大学生对父辈教育的认同感越来越低,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也给信息科技时代网络道德建设带来新的挑战,如何清晰认识目前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对于机制政策的研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网络社会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影响日益广泛、深刻,尤其是对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越来越大,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了解网络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找出网络社会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加强对大学生网络道德修养的教育,促进网络道德价值的内化,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