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巧妙的提问,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过程善导善控,致力于提高"问"的艺术,能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
读中善悟     
读中善悟广东省台山市台城镇二小李妙霞语文教学要注重在听与读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善悟能力,这样,可为学好其它各门功课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善悟能力,应教给学生学会快速、广泛阅读的方法,做到先有善疑,后有善悟,才能“读中善悟”。首先,要训练学生...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会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不断更新的知识和技能,学会创造和发现。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善疑、善问、善思、善创,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巨大的创造力。一、培养学生善疑有一句名言:“怀疑是智慧之母”。说的是“疑”是寻求知识的开始,是“悟”的先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多为学生设疑,而且要培养学生敢疑、善疑。例如,在《动物的进化》一课的教学中,对于很久以前的自然界,学生知道甚少,又满怀好奇,教师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首先设疑:“通…  相似文献   

4.
巧妙的提问犹如一颗投向平静水面的小石头,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课堂教学中要对教学过程要善导善控,致力于提高问的艺术。合适的课堂提问,往往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教学是一种引人向善的活动,教学善是教学理论研究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教学活动中的"是"与"应当"不是一种悖论关系,从"应当的善"推出现实的"是"不是"自然主义的谬误".指向善的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善是一种应然取向,通过教学行为的应当引导现实的发展;教学理论具有伦理取向,关注教学行为的正当,以此校正现实中教学行为的偏失;教学理论须以教学善丰富自己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有效教学研究的片面化倾向分析入手,探讨了教学的有效性与道德性可能存在的悖论,进而通过引入儒学的"以善致善"命题探讨了教学中目的与手段一致性的教育学意义,并将其作为理解教学道德性内涵的重要视角。而真正教学道德性的彰显亦即德性教学的实现,不妨从认清理论立场并克服认识障碍,从科学认知走向"体知",以及体现教师责任的教学方式转变等几方面展开努力。  相似文献   

7.
    
韩雨 《新读写》2012,(12):31-31
苏格拉底说,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什么是善?我们很难对此给出一个清晰准确的定义。但当“最美奶奶”陈贤妹在十余位路人的漠视中向小悦悦伸出援助之手时,我们说,这就是善;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师要做到﹃十善﹄肇东市第七中学郭庆云一善备课。就是教师要善于在备课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个“怎么办”,并认真研究大纲、教材、教学参考书和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把“双基”落到实处。二善开头。良好的开端是...  相似文献   

9.
    
<正>善是和解。天地闹矛盾的时候,雷电大作、风雨交加、万物遭殃,于是天地要和解,有了善就有了万物生长;人与自然也如此,起初自然大过人,人觉得神秘惧怕,后来人力壮大又凌辱自然的秩序,水臭浊、云暗淡、气候狂躁,于是也要讲和解,讲生态,讲相敬如宾。善,是人性的救济;善,是追求云在青天水在瓶。  相似文献   

10.
真知灼见,来自多思善疑。自我反思既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列小美 《成才之路》2009,(34):78-79
常言道,教学方法无好坏之分,只有合理与否的准则。教学方法的运用,应遵循教学原则,服务于教学目标,应用于课堂教学。教师不论运用什么方法,都应该善“导”善“做”。本文从职业技能课堂教学方法的角度,结合实际工作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评价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反馈功能。智慧的评价自然能带来智慧的课堂,培养出智慧的学生。要做到智慧评价,我认为教师不仅在问题设计上要科学、精准、有思维力度,教师的评价也应该从"四善"上做文章,即善引领、善激励、善追问、善启迪。一、善引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引领者,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无痕"。一位教师在教学《桥》这一课时,开  相似文献   

13.
乐读与善读———朗读教学管见福建宁德地区小学教师培训部施茂枝善读是朗读教学最高目标,唯善读才能全面发挥其沟联听说读写、情知意行的多功能。善读不仅要以夯实基础为前提,还要催化以兴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乐...  相似文献   

14.
农广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有具备“六善”素质,即“善学、善思、善创、善导、善补、善联”,才能更好地搞好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5.
杨蕾 《教书育人》2008,(2):100-102
哲学是求索真、善、美的学问,哲学教学也是一个追求真、善、美的过程,大学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公共课的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思维水平和思想境界,促进大学生对真、善、美的理解和把握。因此,要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取得好的效果,就要力求真、善、美。  相似文献   

16.
说善     
善并非人的先天本质,而是后天的观念。以自我为中心的善的观念,目的是维护人的利益,结果却往往损害了人的长远利益。善从目的上来说应该是利他的。对个人来说,对他人有益的便是善;对于人类来说,是对自然规律的遵循。这种定义不同于片面的利他主义,而是理性的选择。善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是人幸福的源泉。至善无善。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真、善、美的情感渗透,引导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注意和需求,从而使形成学生对真、善、美的信念和追求。  相似文献   

18.
巧妙的提问,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要善导善控,致力于提高“问“的艺术,追求教学的最佳效果.   一、了解提问对象   在阅读中,学生因为知识水平、生活经历、文字理解等方面的因素,对文中某些内容或词句难以感知和理解,因此,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巧妙设题可以启发其积极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将知识向课外迁移、拓展.而太难或太易的问题都起不到如此效果.既然了解学生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了解学生呢?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方法可以一试.……  相似文献   

19.
善导之“善”就在于善于引导,但导要得法,注重实效。  相似文献   

20.
善是一个会意字,金文写成上部是羊,下部是口,中间是两个言。在远古时代,羊肉是最美味的食物,吃羊肉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人们一边品尝一边赞美不已,这就是善。善是膳的本字。在古代,羊又是象征吉祥的动物,所以善既表示口味美,又表示祺祥。善跟美都从羊,都含有美和吉祥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