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类综艺2.0时代到来后,主打情感互动的节目呈井喷式发展,此类综艺如何在同质化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难题。随着《我和我的经纪人》《令人心动的offer》等节目的热播,观察类综艺逐渐由情感类转向专业类,在题材、结构价值等方面有所创新,打破了"秀"的痕迹,但拓展空间还有待挖掘。本文以浅析《令人心动的offer》节目的创新突破,分析其取得成功的原因,提出观察类综艺节目发展的突破口与拓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当下,我国观察类综艺节目海量爆发式增长。大多数节目内容聚焦于情感、家庭等内容,呈同质化竞争、观众视觉疲劳的态势。我国首档律政职场观察类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将职场类节目的专业与综艺类节目的娱乐相平衡,带领观众们走近律政职场生活。通过拍摄律所实习生的工作生活,向观众传递社会热点、法律知识、职场经验,弘扬积极向上的主旋律,吸引了大量观众对节目的观看与关注,在各大媒介平台引起了广泛的热议和好评。本文基于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以职场观察类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为例,用实证的方式探寻节目观众的使用与满足情况,分析其取得成功的原因,以期能够为今后职场观察类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牛丹彤 《今传媒》2015,(2):47-48
新媒体融合时代下,综艺节目为了节目效果及影响力,逐渐采用多个主持人共同主持。主持群现象也逐渐成为当下综艺娱乐节目主持的趋势。本文以网络节目《奇葩说》及内地成熟节目《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港台节目《康熙来了》为例,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媒体语境传播模式,立足综艺节目主持群,研究其特点,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4.
2016年9月28日,由米未传媒团队制作的《饭局的诱惑》上线,作为第一波试水网络直播的综艺节目,在传播形态、互动模式、战略布局上,较之传统综艺节目有很多创新之处。本文以《饭局的诱惑》节目为切入点,分析了网络直播综艺节目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电视娱乐节目的不断发展,新形势的网络综艺节目席卷各大视频网站已成为一种趋势。因其接地气、轻松诙谐、大胆创新、多种多样的节目形式深受大众网友的喜爱且受众群体广泛。新形势的网络综艺节目中,主持人对直接传达网络综艺节目信息和现场氛围以及引导节目整体走向起着重要作用。当下,综艺节目形式的多样化为节目主持人的现场主持把控提供了更为宽广的空间,也对主持人自身的全方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刘倩  周兰 《传媒》2018,(5):67-68
网络综艺节目是指依托网络自制节目内容并且具备直播能力的纯网络综艺节目类型.在2016年,网络综艺节目得到了爆发式增长,根据《2016年腾讯娱乐白皮书》显示,芒果TV自制的《完美假期2》《2016超级女声》,腾讯视频自制的《看你往哪跑》《饭局的诱惑》,以及爱奇艺自制的《晚安朋友圈》《十三亿分贝》等节目的播放量均过亿.值得注意的是,网络综艺节目在继承传统综艺节目真实性和实时性优势的基础上,还拥有良好的体验感和互动性,已经基本上做到了以用户为中心.但是,当前的网络综艺节目也呈现出娱乐化倾向严重的问题,影响了网络综艺节目的生态,不利于节目的进一步发展,这需要制作方、播放平台方和相关监管部门共同合力,推动治理网络综艺节目的娱乐化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传媒行业快速兴起,娱乐产业日渐丰富,综艺节目的数量飞速增加,在这些节目中,《王牌对王牌》节目脱颖而出,成为综艺节目中的佼佼者。本文致力于对《王牌对王牌》节目的研究,探析综艺节目该如何寻找创新发展之路。本文以《王牌对王牌》为具体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王牌对王牌》节目创新的背景,其次剖析了《王牌对王牌》节目在传播内容、游戏环节、叙事方面进行的创新。最后得出结论,未来综艺节目发展要打造品牌文化、宣扬真善美的理念、以受众为本位、注重与受众的互动。  相似文献   

8.
郭小雪 《东南传播》2021,(6):132-134
在融媒体环境的当下,媒介融合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运用在电视综艺节目中逐渐凸显,节目创新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芒果TV制作的综艺节目《朋友请听好》融合了"广播+真人秀+网络"的媒介形式,在形式上进行新旧媒介融合,破局综艺困境;在内容上巧用互联网思维,唤起用户情感共鸣;在制作上节目成员多元化,内容注重人文关怀.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迭代融合中,该节目为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与创作思维.  相似文献   

9.
《中国面孔》是由山东卫视打造的一档文化综艺节目,节目以其寓教于乐的形式传播文化,受到了观众广泛的好评,收视率不断走高。《中国面孔》植根深厚的文化土壤,结合当下流行的综艺节目元素,从创作理念、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一道具有极高文化含量的正能量大餐,也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理念创新:以文化性提升节目审美格调如今电视节目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泛  相似文献   

10.
网络脱口秀综艺节目《吐槽大会》在传统脱口秀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制作出新的节目形式以及节目内容,透过"吐槽"的方式传递特殊的减压方式以及正确的价值观,深受观众喜爱.本文以《吐槽大会》为例,对其节目的创新特征、节目内容的设置、节目的"叙说"元素以及节目的社会功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如何激发民众科学兴趣,普及科学知识,是当下的一大重要问题。电视媒体是我国公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加大力度发展电视科普类节目无疑会是大势所趋。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的《加油!向未来》就是一档推广科学知识,提高科技影响力的科普类综艺节目。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对《加油!向未来》节目的优劣势、机会、挑战进行分析,探究科普类综艺节目文化价值导向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约吧,大明星》是腾讯视频2016年推出的一档原创性网络综艺真人秀,通过对《约吧,大明星》的节目内容分析,总结概括网络综艺节目特有的形态特征,主要有体验性强,互动升级,节目内容个性化等特点,并结合现有的网络综艺节目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日前,优酷与山东卫视就其全新综艺节目《歌声传奇》达成深度合作,优酷作为山东卫视台网联动战略合作伙伴,与山东卫视同步播出这档节目。《歌声传奇》是综艺节目展开全面台网联动的创新尝试。优酷在此次合作中还将把自制网络综艺节目反向输送到山东卫视,形成真正的内容联动。优酷将打造一档类似《歌声传奇》网络版的节目——《我是传奇》,通过定期  相似文献   

14.
段倩 《新闻前哨》2020,(3):74-75
本文试图通过"使用与满足"理论,对律政职场观察类真人秀《令人心动的offer》进行分析,旨在探寻观察类节目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陈荷 《新闻世界》2020,(1):55-58
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发展如火如荼,影响力日益提升。2019年,《乐队的夏天》以新颖的节目形式和极具爆点的互动话题吸引了大批年轻受众,也让广告主赚得盆满钵满。一个成功的综艺节目离不开成功的广告营销方式,本文以《乐队的夏天》为例,通过对其广告营销策略的分析,提出提升网络自制综艺节目营销效果的策略,这对同类节目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发展如火如荼,影响力日益提升。2019年,《乐队的夏天》以新颖的节目形式和极具爆点的互动话题吸引了大批年轻受众,也让广告主赚得盆满钵满。一个成功的综艺节目离不开成功的广告营销方式,本文以《乐队的夏天》为例,通过对其广告营销策略的分析,提出提升网络自制综艺节目营销效果的策略,这对同类节目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17年年初,央视《朗读者》《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火爆荧屏,掀起了人们对文化综艺节目讨论和关注的热潮.其中《朗读者》以新颖的节目形式,清新的语言风格,注重情感的沟通和交流而备受关注,堪称电视综艺节目界的"一股清流".文章以之为代表,分析其在节目内容、节目形式、节目元素运用的创新点和成功之处,希望能为综艺节目的发展带来一些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随着腾讯视频的《你正常吗?》《Hi歌》,搜狐视频的《大鹏嘚吧嘚》以及爱奇艺视频最新推出的《奇葩说》等节目的热播,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在抢夺受众战中成功突围。此类节目一经推出便引起高度关注并取得巨大成功,其成功原因值得我们分析和借鉴。本文以爱奇艺自制综艺节目《奇葩说》为例,分析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成功突围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丁靓琦  吴桐 《今传媒》2020,(4):123-126
本文聚焦当下观察类综艺节目文化现象,以此类现象级节目《心动的信号》为案例,采用深度访谈法,探究该节目受众的收视心理以及对该节目的解码机制。研究发现,受众在观看节目时具有猎奇与窥私、代入与补偿、求知与待证、从众与消遣的心理诉求;并采取了支配式、协商式、对抗式和支配-对抗式的解读方式。节目创作者应在"迎合"和"引导"受众需求间寻找最佳结合点,充分考虑受众解码方式的多元性,站在受众的角度进行合理编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和节目制作水平的提升,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成为人们文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梳理了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市场现状,剖析了其迅速发展的原因,并以热播节目《奇葩说》为例探寻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传播与发展策略,以期为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未来的发展和商业模式的形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