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存在主义作为现代人的生存体验对文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从存在诗学角度分析海子诗歌对存在深渊的超越与救赎。海子以神性体验的方式追寻人在大地之上的诗意栖居,通过对人类个体生存悲剧命运的揭示,思考人类和诗歌的命运。虽然最后生存的虚无还是吞噬了海子的心灵,但是身处贫乏时代追问诗人何为的勇气和独特的探索生存秘密的方式使海子诗歌在精神向度上远远超越了同时代的诗人。  相似文献   

2.
海子诗歌生命十分短促,但他在有限的创作生涯里,诗人凭着天才的创造力,延伸和扩张了诗人创作的智性空间,从而为世人奉献了数量可观,品位较高的诗歌文本.由于诗人对诗歌理想与理解的提升与深入,以1986年的<太阳·断头篇>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较为钟情于"实体",后期极力追求"动作",意象的选择标准因为这种变奏的介入而显为不同,更使他的这两部分作品彰显出两种完全不同的美学趣味.本文即探讨其前后期作品中意象的分裂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海子作为中国一位现当代诗人,其作品具有深远的影响力.通过对海子诗歌中的主观意象元素的运用和判断以及在诗歌中的创作地位和作用的深入分析和重要阐析,有助于我们更好更深入地体会和欣赏其诗篇.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阅读、体悟、交流、质疑等方面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知、体验、诠释幸福的内涵,从而实现探索诗人海子的精神世界和诗歌精神,理解海子诗歌及海子的独特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5.
19世纪诗学中的湖畔派以华兹华斯等人为代表开创了英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诗歌的新时代。但华兹华斯并没有将他的诗学观点局限在浪漫派象征手法的运用上,甚至反对湖畔派其他诗人如柯尔律治的诗学观点,最终导致湖畔派内部的分道扬镳。本文试图剖析华兹华斯独特的诗学思想以及这种思想与其他诗学理念格格不入的原因,提出浪漫派诗歌内部在图征和象征上的巨大差别,并考察图征这种古老的艺术手段对浪漫派诗歌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和贡献。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耶律楚材诗歌研究的欠缺,从楚材的历史定位入手,进而全面考察其诗学观、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最终揭示其诗歌的特质所在。耶律楚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有着特殊经历的少数民族政治家。他的诗学观主要表现为:重视诗歌的社会功能,提倡形式与内容并重,不拘门限、多元继承。诗歌反映出三教融合的思想以及民族观和战争观。诗歌的艺术特色,包括自然灵活的诗歌语言,高洁素朴的意象群落和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耶律楚材生活在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时期,作为汉化很深的少数民族政治家,他的思想呈现出一种糅合状态,反映在诗歌里,就表现出了多元并存、多元交融的独特性质。其诗歌的特点对元代文坛的多元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古代诗人的艺术创作多源于其不平的生活经历、不公的社会待遇,极写内心愁苦.本文从分析古代诗人命运和创作的直接联系着手,对古典诗词创作主客体之间的互为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探索,认为“忧国忧民”才是诗歌抒情的特征、本质、品性、旨归及范式.  相似文献   

8.
刘延陵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第一代白话诗人,在新诗创作、外国诗歌及其理论译介、青年诗人培养等方面均做出积极的贡献。他的诗作处处洋溢着人格独立、个性解放的"五四"时代精神,除此之外又有很多超越"五四"时代的诗学旨趣。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在创作实践及生活等方面所秉承的自由精神,这种创新的自由精神贯穿在其诗歌创作及文学研究的方方面面,对于"五四"启蒙初期的诗人来说,这一主张无疑是伟大的、值得钦佩的。  相似文献   

9.
对作为诗人的废名,以往研究者的视点一般都较集中地停驻在对其核心诗学观及其诗的内容的解析上。聚焦于他在"厌世"的外壳下潜隐的写实倾向,表现于废名诗歌中关于人的母题一为关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为关心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新时期诗人海子诗歌的探讨和分析,发现了其诗的通灵性、及张扬其中的诗性精神,对新型人格的内涵作了一种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