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4 毫秒
1.
何毅屏 《百科知识》2021,(15):14-15,18
海子是个有天赋的诗人.他独特的抒情风格,对生命的关怀,对美好事物的依恋,使他的作品具有孩童般的感染力.海子内心充满浪漫与激情,但他又是一位满怀忧伤的孤僻的悲情者.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首写不完的诗或者唱不完的歌,海子却能用简单的诗句将人生的悲欢离合与颠沛流离描绘得淋漓尽致.海子的思想深受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影响,尤其认识到了梵高和霍尔德林的疯狂,所以海子的诗歌表达出了他强烈的主观意识和情感.  相似文献   

2.
赵媛媛 《科教文汇》2007,(1):168-169
两个同为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叛逆者,一个是中国的先锋派小说家,一个是日本最有实验精神的电影导演,他们都痴迷于暴力、死亡,作品的风格冷峻,倾向于审丑的美学风格。余华的创作风格用他的作品名概括就是“鲜血梅花”,梅花——灿烂的生,鲜血——绚美的死;北野武的创作风格用他的作品名概括就是“花火”,花——灿烂的生,火——绚美的死。  相似文献   

3.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成长经历独特、所处时代独特、生活历程独特,形成了他独特的文学成长土壤,一生创作作品众多,成为日本新感觉派作家,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研究川端康成的成长历程,进行作品赏析,探索其创作风格,对研究日本文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贾樟柯一直坚持作品的纪实性,但他没有把作品当作生活的复印机,他的作品,是纪实与虚构的结合,他追求的不是原始的真实,而是更高层次上的艺术真实。原生状态的生活展示、不动声色的冷峻记录、大量的长镜头运用、故事的不确定性结尾方式、业余演员和方言的运用等等,形成了贾樟柯电影的纪实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5.
王小波作品的人文关怀是与那些理想主义者、知青作家们不同的,王小波应该属于悲现主义者那一种,他的作品多是理想终难实现,结局十分荒诞。王小波有不同于其他作家的创作理念,其作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6.
王小波作品的人文关怀是与那些理想主义者、知青作家们不同的,王小波应该属于悲现主义者那一种,他的作品多是理想终难实现,结局十分荒诞。王小波有不同于其他作家的创作理念,其作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7.
王镭 《科教文汇》2011,(19):207-208
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日本电影以传统风格为主,进入60年代,以大岛渚为代表的日本"新浪潮"的出现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内容和风格,90年代以来,日本电影形成一个独特的景观,较之传统电影有创新,而又回归了传统的内核。本文以90年代以来出现的这样一些新元素的电影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与前两个时期的大风格进行比较,试图以电影作为一个独特的切入点来探求背后的文化内涵、文化变迁的轨迹以及文化的走向。  相似文献   

8.
Rob  Hirsch  程婉 《科技新时代》2005,(9):24-24
西蒙·约翰创作了很多以儿童为题材的超现实风格的作品,是什么驱使他制作这么独特的图像呢?  相似文献   

9.
查尔斯·伦尼·麦金托什在1868年出生于位于英国北部苏格兰地界的格拉斯哥,是世纪之交英国重要的建筑师和设计师,是格拉斯哥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工艺美术运动与现代主义时期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式人物,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同时,他也对奥地利的设计改革运动维也纳分离派和德国青年风格主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作品风格独特,简约美观,具有麦金托什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相似文献   

10.
他的建筑作品采用独特的缠绕式结构.风格飘逸。如果他用这种理念来设计一种全新的概念车.那将会是什么样呢?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现代思潮影响下的张氏作品的风格特点进行分析,比较并揭示转型前后其电影中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以期引起读者对中国当代电影作品中文化意义的发现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薛然 《科技风》2011,(4):225
陈洪绶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是晚明人物画坛变形主义的杰出代表。其绘画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当下,其人及作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陈洪绶一生坎坷,他既经历了个人的不幸,也目睹了国家的衰败。现实与期望形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导致了他充满痛苦和压抑的精神世界与放任不羁、愤世嫉俗的性格。陈洪绶早年受到三教思想的影响,后来这种思想成为他潜意识中的精神支柱,并且表现在他的很多作品中。晚年陈洪绶画风的变异,是其遭遇痛苦磨难后精神变化所致。他的审美理念和绘画艺术在明代晚期绘画艺术史上留下了光辉独特的一页。  相似文献   

13.
张明慧 《今日科苑》2007,(18):207-207
马思聪是一位对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的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作曲家和小提琴演奏家,本文通过对他生平的介绍和他的作品风格的分析,让更多的人了解他和他的作品,尤其是对于小提琴演奏者来说,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马思聪作品的风格。  相似文献   

14.
汤静 《科教文汇》2008,(33):238-239
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孙犁以他独特的风格,构成了文学园地的一朵奇葩。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流传海外,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本文从中国民族化特性以及传统文化中关于意境的理论,对孙犁文学创作的个性作出新的阐释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从余华的小说《活着》到以此改编的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活着》,都吸引了广大读者和观众的关注.但是,由于小说和电影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两位艺术家不同的艺术追求,使得《活着》成为了两部不同的艺术作品.本文试从叙述视角的转变、作品色调的变化、题旨风格的演变来分析两部艺术作品之间存在的差别.  相似文献   

16.
在海明威所有的作品中,《老人与海》最能体现他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手法,这部小说语言看似简洁自然,其实包含了作者的精心揣摩和润色加工.小说简洁自然的语言背后隐藏了深刻的意义和感情,具有自己独特的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小说《老人与海》一开始用大量事实描写了主人公(桑提亚哥)生活的环境.随着情节的发展,大量的事实主要被运用于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之中,而不是主要由作者来叙述.这些事实构成了整个小说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王枫 《今日科苑》2016,(4):77-79
正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致力于为观众带来恢弘的视觉冲击,以复杂诡谲的叙事手法和深厚的哲理思考创作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中对人类道德与恶念、角色深层性格的全面演绎,带有强烈的哲理思辨色彩;《盗梦空间》中以纷繁复杂的心理结构和梦境对人类的善与恶进行有力的展示,带有炫技的嫌疑。  相似文献   

18.
洗从文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美学特色是人道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它处处显示出作者的聪明和灵动,优雅和娴静.他在强调"美在生命"的同时,又注重文学艺术的现实指导意义,那些湘西题材的作品在严格的现实关系基础上,再现"乡下人"的性格与命运.从浪漫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又将二者结合起来的美学特色形成了沈从文独特风格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9.
贾春晓 《科教文汇》2008,(4):154-155
卡夫卡以他特有的天才般的敏感,诗意般的触觉将人类的悲剧牢牢抓住,并发掘得更深,人们从他的作品中体会到被缤纷的物质生活掩盖过去了的更深层次的东西。本文浅析卡夫卡的两篇小说作品:中篇小说《变形记》,长篇小说《城堡》,加之对一些有着相似意境的黑白电影的比较,以此来展示卡夫卡的充满矛盾特色的文学世界:充满孤独感与恐惧感而无限悲观的“黑色”世界:因存希望且追求幸福的“白色”世界。  相似文献   

20.
殷洁 《科教文汇》2011,(1):76-77
以鲁迅小说《伤逝》为母本改编的电影作品继承了原作品文本语言的结构形式与风格形式,以谨慎稳妥的方式完成了从文字到影像这两种艺术媒介的转换。另一方面由于电影与小说语言系统的差异,改编作品对文本形式的继承,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影像上人物与主题的弱化,这是值得其他改编作品思考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