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建和 《今日科苑》2010,(16):266-266,265
流行语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它指在某一时期、某一范围迅速盛行、广为传播的词语。流行语作为鲜活、珍贵的语言资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深广的社会文化意义。流行语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现代汉语。其中,它所采用的修辞格式,已成为现代汉语丰富发展之推手。本文以社会流行语为例,对流行语修辞格式的运用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流行语大量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使用流行语。本文透过央视春晚来看流行语,揭示流行语的本质特征、积极意义和不良影响,提出使用流行语时要持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3.
黄平飞 《科教文汇》2009,(9):237-237
近年来,流行语大量出现。越来越多的入关注和使用流行语。本文透过央视春晚来看流行语,揭示流行语的本质特征、积极意义和不良影响,提出使用流行语时要持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4.
文化研究视阈下的网络流行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春艺 《科教文汇》2011,(28):94-94,113
依托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流行语的特点也在不断地变化,在发展中构建着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从2006年的"恶搞"到2010年的"给力",五年之间,互联网时代信息量过载和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决定这种网络流行语在生成和传播方面具有许多新特点。本文从五年间网络流行语的变化,在来源、特点、应用等方面分析网络流行语发展中的文化变迁,并由此展望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对于枯燥的课堂生活而言,校园流行语展示了青春的气息。流行语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思维的垃圾。中专学校学生正处在成长时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还没成熟,流行语对其影响也是两面性的。尝试从校园流行语的构成方式、来源、特点以及带给我们教育者的思考方面说说笔者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王锐琴  张显东 《科教文汇》2014,(29):207-208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00名在校大学生和辅导员进行了网络流行语的调查。分析网络流行语在大学生和辅导员中的使用情况,研究这两类群体对流行语的评价态度,并进一步考虑将网络流行语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7.
干清华 《科教文汇》2013,(17):120-121
流行语的翻译却不是那么简单。了解流行语所代表的文化并不难,但难的是如何将流行语进行准确地翻译,并且让不懂日语的人也能够有一定的了解。这项工作就不是简单可以达成的了。翻译流行语的另一个重点是,在理解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并不能只是套用日语词汇,而是尽量可以用本国的词汇来确切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这才是翻译流行语应有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网络流行语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逐渐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民生民情,记录了社会的发展进程。本文以2019年度网络流行语为例,分析了网络流行语的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曹少敏 《科教文汇》2012,(1):137-137,145
日本每年都会产生一些流行语,近几年日语中关于女性的流行语比较多,甚至传到中国大陆、港台等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范围及影响甚广。本文选取了在近年日本媒体中广泛使用的、最具代表性的几个女性流行语,试从来源、语义等方面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0.
中国网络流行语年年翻新,盘点2010年的流行语,却有一些有意思的现象,值得记录。  相似文献   

11.
张波 《科教文汇》2012,(25):87-87,93
在人人都有麦兜风的"微时代",由网民填词造句的各种语体正以集体喷发的态势,成为网络语文的强势形态。语言是反映社会生活和大众心理的一面镜子,流行语则是镜面中折射率最强的一个点,通过对流行语的分析和研究,能够深入地了解当代社会人们的精神面貌和观念心态,体现出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图书出版中的励志类书籍热潮,在为出版业注入活力的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良莠并存的"精神快餐"。渗透在这类书籍中的伪科学因素,迎合读者的心理需要,搬用现代科学的术语,借助特殊的语言表达,通过强有力的广告宣传,以"畅销书"的营销模式和全媒体营销手段,对读者产生着不可低估的智识影响。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梳理,对有效推广科学观念、增强流行读物的知识含量、提升图书品质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是近年来流行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以数字化、网路化、多媒体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英语教学领域,特别是语法教学后,不仅带来了语法教育技术上的革新,也促进了语法教学结构模式的改变。因此,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和优化语法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综合素养,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教育的方向。本文基于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这一理念,对于当代我国的英语语法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供教师在今后的语法教学中进行参考,帮助教师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扁平化设计逐渐成为了一种设计潮流。目前扁平化设计基本集中在手机界面设计上,很少看到运用在网页设计中。如何将这一新潮的美学设计原则运用到网页设计中,文章首先对扁平化概念进行简单的陈述,然后从界面、字体、色彩和排版四个方面阐述了扁平化设计的优势,最后进行简单的总结。  相似文献   

15.
高夏旭 《科教文汇》2014,(14):124-125
在国际交流交往日益频繁的现代社会,外语成为必备的交流工具,多掌握一门外语就多了一门技能,就会在未来的工作、学习中更占据优势。特别对于英语专业学生,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就要拥有更多的本领和技能,更多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已经开始认识到学习和掌握第二门外语的重要性。然而,如何轻松、有效地学好第二门语言,是值得探究的话题。本文以二外法语作为探究对象,分析了高校英语专业二外法语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长久以来,关于语言的产生和语言的本质,一直都是语言研究者们所关注和探索的问题。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简述了人类对自身语言认识的不断发展。在早期的人类语言研究中,语言起源充满神秘色彩,语言只是研究其他人类精神财富的一种文字工具,还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语言研究;到了近代,尤其是现代,新的科学技术使得人类对语言的研究产生了质的飞跃,语言研究趋于本体化。语言研究者们对人类大脑的语言机制、语言的起源以及语言习得等方面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语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更为科学和理性,研究内容趋于语言本体,研究领域更具融合性,朝着认识人类自身的目标积极努力着。  相似文献   

17.
袁芳 《科教文汇》2011,(14):202-203
电视广告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具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更有深刻的审美内涵。本文试图从这一角度来审视这种语言文化现象,具体从三个方面来解读语言符号和文化心理特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胡英 《科教文汇》2014,(19):108-109
伊丽莎白·毕晓普纯净而细腻的诗风让她在当代诗坛中备受欢迎,作品历久弥新。毕晓普深受17世纪英国经典诗人乔治·赫伯特的影响,首先,她从赫伯特那儿学会使用朴实的语言和纯粹的意象,使其诗歌呈现出纯净而清晰的质感;其次,在诗歌形式方面,她和赫伯特一样不断创新,很少重复,追求完美的诗歌形式,让她的现代主义思想披上传统的外衣;最后,在宗教诗歌方面,她吸取赫伯特宗教诗歌中的精华意象,辅之以现代主义的独特视角,低调地展示现代人的困惑和现代文明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董于雯 《未来与发展》2012,(1):59-63,108
在全球"汉语热"的背景下,海峡两岸的汉语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竞争局面。内地的汉语国际推广投入较大,规模大、影响大,台湾省的对外华语文教学历史较长,形式灵活,提倡小而美,二者各有优势和特点。内地和台湾省应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将中国语言文化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20.
卢晓丹 《科教文汇》2014,(13):104-104
信度与效度的关系问题是语言测试的根本问题。本文通过对信度与效度相互关系的对比分析,结合语言测试对外语教学的反拨作用,提出了正确、科学的现代语言测试的取向应该是效度重于信度。提高语言测试的效度,使之逐步完善并真正为语言教学服务,是未来语言测试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