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以中国内地28个省(区、市)高校为研究样本,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从战略协同和科技资源配置两个维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5个变量,探讨影响高校科技创新绩效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我国高校科技创新绩效总体偏低且区域异质性较强,人力资源配置是提升高校科技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财力资源配置是提升高校科技创新绩效的核心条件,提升高校科技创新绩效的路径选择存在地区差异,存在包括资源协同配置型、资源内在配置型和人才主导协同型这3条绩效提升路径,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詹妮娜  黄和  袁正英 《科技风》2013,(14):260-261
为了大力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必须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上进行协同创新,以适应新形势下发展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协同创新背景下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协同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协同创新是推进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其核心任务是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的提升,而衡量标准必然反映到绩效评价上。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学者对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方面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探究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的内涵。以协同创新为研究视角,通过内部和外部资源的协同效应构建了一套科技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实现对多个科技创新主体协同行动及其效应的科学观测与评价。最后对高校实现科技创新要素的有效整合,提升协同创新的科研绩效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以22个湖北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为例,从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和认知嵌入三个维度剖析创新人才对高校协同创新网络嵌入机理,并通过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结果表明:湖北高校协同创新绩效整体情况表现良好;创新人才的结构嵌入和认知嵌入维度对创新绩效提升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而关系嵌入维度的作用相对较弱。最后,探讨了强化创新人才网络嵌入的战略举措,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实现内涵式发展提供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5.
创新生态系统的建立与培育不仅有助于企业持续竞争力的提升,更是国家和区域整体竞争力提升的有力助推剂与战略目标。高校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为核心组织,是原始知识与技术创造的源泉,并提供多样化的知识转移机制,如何让以高校为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在区域性发展视角下发挥协同作用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议题。基于此背景,构建了基于生态学视角的高校为主导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演进的Lokata-Volterra(LV)模型,通过其数理分析来探讨创新生态系统中各类种群之间的协同演变规律。并以以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重庆市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等高校为主导创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融合Logistic模型对对创新生态系统其动态演化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以高校为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需要主动链接内外部资源与平台实现生态系统内部主体多样性,才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与协同演变。  相似文献   

6.
以22个湖北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为例,从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和认知嵌入3个维度剖析创新人才对高校协同创新网络嵌入机理,并通过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22个中心进行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湖北高校协同创新绩效整体情况表现良好;创新人才的结构嵌入和认知嵌入维度对高校协同创新绩效提升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而关系嵌入维度的作用相对较弱。最后,探讨强化创新人才网络嵌入的战略举措,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实现内涵式发展提供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地方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对推进我国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地方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内涵的基础上,以十堰高校为例分析了地方高校产学研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地方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思路和新措施,以期促进地方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为研究对象,立足于高校协同创新目标任务,从协同创新产出绩效、创新行为协同绩效、协同创新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设计了云模型,通过实例对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该模型的评价方法能够更好地处理模糊性、随机性信息,且能够满足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价特点和建设需要,可为提升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绩效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校牵头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处在起步探索阶段,高校在协同创新计划中正面临着比较严峻的考验。高校协同创新分为高校内部和高校与外部之间的协同创新,并强调高校的内生主动力和带头作用,即高校的动力协同。以高校内部为视角,在对高校内部协同创新动力形成的分析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内部协同创新的动力因素,并针对当前高校内部主动力不足的问题,初步提出了完善高校内部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是高校特别是理工类高校提升创新水平和行业领域地位,解决国家重大创新任务的最重要途径之一。目前,高校面向行业产业协同创新仍然存在考核评价单一、创新主体孤立、链条式创新特征不明显、创新资源集聚不够等问题。"2011协同创新中心"在有效破解高校面向行业产业协同创新机制障碍方面取得了成效,本文通过分析其建设模式及运行机制,探讨解决高校面向行业产业协同创新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实践能力是由多种能力构成的,其中,社会调查能力是最基本的实践能力,也是其他一切实践能力的基础。本文基于协同创新视角,从大学生社会调查实践课程着手,研究高校内部协同创新各主体在大学生社会调查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必须加强大学生社会调查能力的培养,要从社会调查实践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行政职能部门的支持配合等多方面着手,来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协同创新作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建设内容,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现实发展需要。本文基于内外因视角分析总结了我国高校教师参与协同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政府、高校、企业三个层面围绕加强政府统筹、营造协同创新氛围、创新考核评价办法、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改进利益分配方式等方面提出高校教师参与协同创新激励机制构建与优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现有研究较少从跨区域维度考察协同创新,且在进行协同创新绩效测度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参与各方的协同联系。本研究在明晰跨区域协同创新绩效内涵的基础上,构建跨区域协同创新复合系统,测算区域间协同投入和协同产出,进而采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对2013年-2016年间长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地区的跨区域协同创新绩效及其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长三角内部各区域间协同创新绩效水平呈阶梯状多元化分布,其中江浙沪各自与皖的协同创新绩效水平高于江浙沪彼此间的协同创新绩效水平,并因地理邻近性表现出一定的差异;(2)京津冀内部各区域间协同创新绩效水平呈极端化分布,京津和京冀协同创新绩效达到很高的水平,而津冀协同创新绩效水平则较低;(3)长三角地区整体协同创新绩效水平高于京津冀地区,无论是技术效率还是和规模效率,京津冀地区相比长三角地区均有较大差距;(4)区域间协同度对于跨区域协同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地理邻近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跨区域协同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而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则对跨区域协同创新绩效影响较小。最后提出了提升绩效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长三角地区316家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法探讨了协同网络在协同创新机制、协同创新氛围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协同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协同创新机制和协同创新氛围对企业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协同网络在协同创新机制、协同创新氛围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分别存在着完全的中介效应和不完全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5.
本文确定了企业协同创新的6个主要外部主体,通过对我国部分省市的企业进行调查研究,有效收集了254份调查问卷,实证研究了企业与不同主体协同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差异,并探究了对应的竞争者协同创新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与政府、竞争者、供应商、客户、研究组织、中介机构的协同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大小依次为:企业-客户>企业-供应商>企业-研究组织>企业-竞争者>企业-中介机构>企业-政府。(2)竞争者与政府、供应商、研究组织、中介机构的协同创新会对相应的企业协同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但竞争者-客户协同创新没有这样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武建鑫 《现代情报》2014,34(5):124-130
协同创新是近年来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所在,本文选取CNKI收录的941篇核心期刊论文为样本,基于共词分析视角构建协同创新关键词的共词矩阵,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聚类分析、战略坐标等方法构建协同创新研究的可视化知识图谱。研究表明,协同创新是一个较为活跃的研究领域,高等学校、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等关键词在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同时成为协同创新近期研究的热点;协同创新的研究主要分为5个主题:高校协同创新、产学研一体化、科技体制改革、企业创新模式、产业协同制造,并且各主题在协同创新研究领域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和位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构建协同创新投入-产出-转化过程模型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C9联盟高校为例对其协同创新能力和过程效率进行评价研究,以期为高校协同创新管理实践提供借鉴。实证结果表明,第一,C9联盟高校协同创新能力分化严重,投入、产出和转化越向后段差距越大,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整体实力突出;第二,对于C9联盟高校协同创新投入-产出、产出-转化和转化-投入效率,大部分高校协同创新投入-产出水平较高,但是产出-转化、转化-投入的效率较低,系统整体运行不畅。  相似文献   

18.
苏健 《大众科技》2014,(6):242-245
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广西蔗糖行业科技创新的现状与问题,阐述建立蔗糖行业协同创新的必要性,提出通过确定协同创新推进主体、培育协同创新动力机制、制定协同创新规划,建立以市场为核心的广西蔗糖行业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9.
组建有效的合作网络是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的重要前提,以教育部首批认定14家协同创新中心为例,基于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单位联合申请专利和合著论文为样本构建合作网络,对比分析组建前后合作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4家协同创新中心在组建后,成员单位之间的合作深度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在合作广度方面变化较小,成员单位合作也多为两两线性合作关系,且不少协同创新中心的牵头单位并不是已有合作网络的中心节点。提高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参与度,鼓励高校参与已组建的协同创新中心,提高协同创新中心合作网络的深度与广度,将协同创新中心作为破除制约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载体,而非将其视为获取资源的途径,应是今后协同创新中心发展需关注的方面。  相似文献   

20.
高新区是推动建设型国家的重要载体,为探究高新区协同创新影响机理,本文构建协同创新环境、协同创新机制、协同创新模式对协同创新绩效影响机理模型,并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采用该区创新型企业、高校、政府等相关人员的问卷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逐层回归分析进行路径检验。实证研究发现,协同创新环境、协同创新机制和协同创新模式对协同创新绩效呈现显著正相关,协同创新机制在协同创新环境和协同创新绩效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协同创新模式的四个维度在协同创新环境与协同创新绩效关系中均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