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沈强  杜都 《出版广角》2015,(1):31-33
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互联网环境,传统出版企业应该认清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对图书内容在互联网经济中的价值进行思考,然后在数字出版市场中为图书重塑价值。  相似文献   

2.
湛青 《中国出版》2016,(6):53-56
通过对图书出版价值网的三大基本构成要素:图书出版核心企业、图书出版关联企业和客户加以阐述,进而以图书出版核心企业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信息时代下我国图书出版核心企业所发挥的主导作用,且从三个方面对图书出版核心企业的发展路径展开分析,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虚拟出版是指出版企业在组织结构上突破有形的界限,虽有图书选题开发、图书编辑设计、图书印刷、图书发行、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等功能,但在出版企业内部却没有相应的组织.也就是说,出版企业在有限的内部资源的情况下,为了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和稳定的超额利润,仅仅保留出版企业中最关键、最具优势的功能(核心竞争力),而把其它功能虚拟化,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外部资源进行整合,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有资源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市场化是当前图书出版领域的显性特征.随着出版政策放宽,企事业改革深化,大众审美水平提高,整个图书市场正逐步从产品竞争、质量竞争、服务竞争演变为出版品牌的竞争.出版品牌具有易辨认符号、高水准内容、广泛影响力以及产品附加值,有助于出版机构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图书市场占有率,增强读者在图书使用价值以外的价值认同.因此,越来越多的出版机构将出版品牌的创建与维护作为其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5.
品牌是市场竞争的产物。当今,图书市场的品牌竞争时代已经到来。作为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征,图书品牌通过聚合出版要素,切合市场特性,成为出版企业赢得竞争的利器。多年来,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把图书品牌作为集团产业发展的核心战略,在竞争中赢得了读者,赢得了市场。一、集团“图书品牌战略”的价值诉求“图书品牌战略”是关于图书出版的方向性、长远性和前瞻性谋划,涉及图书出版的价值理念、产品集群策略、品牌营销策略等诸多内容。既有对图书出版的理性谋划,也有对品牌图书出版的战术运作;既是对图书品牌策划、维护、提升的精耕细…  相似文献   

6.
一、出版社核心能力的特点 1.价值性.核心能力的价值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对企业的价值,即可以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获得竞争优势.因此企业既要重视内部价值活动,同时还要注重企业内部价值活动与企业外部价值活动的协调,寻求内外整体的价值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奠定竞争优势.价值性的另一方面表现为顾客的价值,即企业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同时,能为顾客创造价值,为顾客提供更多的剩余价值.从经济学角度讲,企业为消费者创造的剩余价值是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服务能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扣除消费者为获得该产品所支付的成本.具体到出版社就是应为读者提供质量上乘的精品图书,使读者从本社的图书中获得更多剩余价值.  相似文献   

7.
我国出版企业走出去的实物出口、版权贸易和对外投资三大价值模块存在控制力弱、协同性差、价值创造增值效果有限的现象,又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及全球出版产业链波动等不确定性,基于价值链的视角,可以通过提升价值链控制权,化解价值链脱钩风险;完善价值链协同,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开发出版价值链价值网化模式,培育价值链竞争新优势.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线下图书营销方式已经很难有效地带动图书销售.我国多数出版企业仍在延续传统的营销模式,缺乏成熟的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机制,尚未建立高效的营销团队,因此迫切需要对营销组织体系做出变革.本文针对国内多数出版企业面临的营销组织结构方面的问题提出建议:重新界定市场营销部门的功能地位;建立营销分级制度;重视流程管理,获得企业竞争优势,并提升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资源整合时代的出版策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题策划能力是图书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图书出版社作为中介性质的企业,其存在价值体现在选题策划之中.图书出版社本身虽然资源不多,但出版社的优势并不在于对出版资源的占有或拥有,而是体现在对出版资源的开发、利用、整合之中.  相似文献   

10.
图书品牌是读者的选择,是一个出版社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是一个出版社的象征和标志.随着出版业市场化、产业化步伐的加快,转制后的出版企业将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当前,中图图书市场竞争已经从图书质量的竞争转化为图书品牌的竞争;从产品营销转向品牌营销,正在融入世界性的出版竞争趋势中.  相似文献   

11.
李夏 《出版参考》2007,(7X):30-30
虚拟出版是指出版企业在组织结构上突破有形的界限,虽有图书选题开发、图书编辑设计、图书印刷、图书发行、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等功能,但在出版企业内部却没有相应的组织。也就是说,出版企业在有限的内部资源的情况下,为了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和稳定的超额利润,仅仅保留出版企业中最关键、最具优势的功能(核心竞争力),而把其它功能虚拟化,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外部资源进行整合,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有资源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建立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迫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各出版企业为了获得一席市场地位,图书的赊销日益增多,应收账款在应收项目中所占的比重也日益增大.对应收账款实施有效管理,使出版企业在生存发展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以筹得更多的运作资金,是每个出版企业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当下,传统图书出版行业宣传营销的工作方式弊病渐显.与此同时,市场对知识文化的强烈需求又要求出版社必须尽快做出改变.因此,图书出版行业进行互联网环境下的改革创新既是行业的需求,也是市场的需求.本文从图书出版行业存在的问题和“网红经济”的优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两者相结合的合理性与可持续发展可能性,以期为图书出版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基于价值网的企业竞争优势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价值网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企业竞争优势体系结构,同时又从竞争优势的构建和实施两个方面进行了探析,试图带给企业一些新的启示,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迅速获取竞争优势、确立竞争地位的新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竞争是传统市场经济领域的主要特征,广告是企业品牌构建的重要抓手,是企业营销活动的主要牵引力,也是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在传统的图书出版经营活动中,图书广告形式相对单一、投入有限,其作用更多的是在短期内扩大图书销售、增加出版收益.近年来,伴随互联网、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悄然形成的出版新业态,使得图书广告的作用不断被细化、被强化,图书广告的发展也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梁文 《编辑之友》2010,(8):115-116
目前国内经营性的出版单位正在加速出版体制改革,并于年底前完成转制任务.随着出版社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图书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仅靠出版社自身的编辑和发行力量已不足以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利用社会上的各种优势资源,进行各种各样的版权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合力打造优质图书,在业内已形成共识.因此,出版社与民营文化公司、非公有出版工作室合作项目逐渐增多,合作方式多种多样,出版图书的形式呈现多元化.这势必使出版社在签订图书出版合同时无章可循,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17.
实施企业信息化 提高出版行业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铭 《现代出版》2008,(3):21-26
进入21世纪,出版业面临种种压力和挑战,滞胀现象严重。出版行业要想在快速变化的竞争环境中找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必须改变思维定势,借助企业信息化进行管理变革,提升竞争能力,获取竞争优势。企业信息化可以有效地对出版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和管理,从而提高出版生产速率,降低出版企业成本,保证图书质量,延长图书生命周期,提高决策的科学化程度,减轻员工的工作强度,促进工作流程变革,重构核心业务,促进管理制度创新,提高出版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徐军  余世英 《出版科学》2007,15(1):64-66
读者个性化需求的日益增长、网络技术的发展、日趋激烈的图书市场竞争是出版企业实施图书定制营销的主要动因.出版企业实施图书定制营销的策略有:建立读者数据库,加强与读者沟通;利用信息技术管理出版流程;积极推行按需印刷业务.  相似文献   

19.
吕健 《编辑学刊》2004,(1):19-22
谈论中国出版的国际化战略,谈论上海出版与国际化大都市的联系,其实关注点都在于中文图书世界中的竞争,对上海而言则是与外地出版的竞争.对上海图书业竞争优劣势的考察,必定要涉及到图书作者方面的因素:上海作者本身是否具有优势足以支撑上海的图书生产,上海出版社是否对作者更具吸引力,上海图书生产是否更多地借助于外地的书稿供应者,这些问题其实是相互关联的.本文拟就图书作者的地域结构这一角度,审视形成上海图书出版产业竞争力(特别是上海图书业相对于北京图书业的竞争力)的一个方面的原因.这个方面的原因虽然不能算作决定性的,但其重要性却不容置疑;这样的工作虽然属于微观层面的,但却与现实运作颇为贴近而较具针对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价值网形成的背景开始,阐述从价值链到价值网的转化.借鉴诸多学者对价值网理论的定义和研究成果,对图书馆价值网的形成、概念、模型进行分析和界定.在此基础上,从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价值策略、价值手段、价值运作等方面,构建和探析基于价值网的图书馆竞争优势模型,试图给图书馆一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