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央电视台第二套有一个益智性栏目叫“开心辞典”。2002年8月31日这一期节目中有这么一道选择题:请问“难兄难弟”(主持人王小丫读作“nan兄nan弟”)最初的意思是指:A.兄弟俩都很好;B.兄弟俩都很倒霉。结果王小丫公布A是正确答案。我认为这个答案是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2.
1。0 “0”是大家熟知的一个阿拉伯数字,·也是一个英语字母.它表示“零”时,是指 “零”这个数字,并读作〔“u〕.例:205读作two习five气2。zero 这个词用得最多,它可以指数值,也可以指数字.例:Four minus four equals zero. 四减四等于零.(指数值) you should put a zero to the number。 你应该在这个数目后加上一个0.(指数字)3。nought(或naught) nought(英国用)及naught(美国用)都是指零这个数字,而不是指数值。例:A ten 15 written with a one and a nought. 十是由一个1和一个0写成.4。null 可利用null固定词组.例:null一line(零线),…  相似文献   

3.
江安县怡乐镇麻衣小学张骑:《精彩的马戏》中两次出现“跷跷板”一词。我认为,用“翘翘板”更妥贴些,因为“翘”是抬起、举起和向上之意。主持人(特级教师吕谦):你的钻研精神值得敬佩。“翘”是个多音字,读作二声时是抬起的意思,主要指抬头;读作四声时是一头向上仰起的意思。“跷”的基本意思也是抬起,主要指腿。问题不只在于从两个字的  相似文献   

4.
那阵呼喊     
古北 《师道》2021,(4):60-60
“打工”一词传自香港,随着改革开放的如火如荼而变得流行,原意为“受雇于人”,后多指离乡背井到外地工作或从事劳累体力活。“打工仔”们所抱怨多在收入低微,以及那些排解不掉的“没有烈酒没有九月九”的乡愁。因“仔”字自带的年轻光晕、社会多劳多得的许诺、赚到钱就回家盖房子的期待给打工生活的疲惫以光明。  相似文献   

5.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选编了叶永烈先生的《国宝——大熊猫》一文,有这么一句话:“奇怪的是,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其中“仔熊猫”的“仔”,编者作了这样的注解:〔仔(zǎi)〕幼小的动物。这样的注解,读音注错了,意义也不对。仔,共有三种读音,第一种读zī,有“仔肩”一词,是书面语,意思是“责任,负担”,这种读音和用法不常见。第二种读zǎi,读此音的“仔”,其实就是“崽”的另一种写法,共有三种…  相似文献   

6.
一日上课,听到一位学生口答一道应用题:“操场上还有‘二’个同学。”这里把“2”读作“二”,听起来总觉得怪怪的,不如读作“两”顺耳。“2”到底读作“二”还是“两”?它们之间有没有区别呢?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发现“二”和“两”虽然都代表“2”,但用法却不同。先说说“二”,它在以下几种位置上出现。第一,数数时单说。例如0、1、2、3、4、5、6……就可以读作:零、一、二、三、四、五、六……第二,在复合数词中充当系数。比如“二十”就是由系数词“二”和位数词“十”组成的复合数词。常见的系数词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相似文献   

7.
小月 《英语沙龙》2007,(5):50-51
大约到1633年时,定居在北美洲大西洋海岸中部的说英语的人已经目睹过该洲最令人生畏的动物之一。在考虑管它叫什么时,他们想起了buffalo。这是个16世纪的外来词,可能来自葡萄牙语,指远东一种奇异的牛(这个词最终可追溯到希腊文中一个相似的词)。因而在1635年伦敦出版的关于马里兰的描述中,我们可以读到:“在这个地区的北部有野牛、驼鹿、狮子、熊、狼和鹿,而且是大量的。”  相似文献   

8.
在古代汉语中,“为”是一词多义,从词类上看它身兼二职,既作实词,又作虚词。用法不同,意义不同,读音也不相同。在朗读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只知道该字有两个读音,但是在何时读何音却把握不准。对于同一句中的同一个“为”字他们时而读作“wéi”,时而读作“wèi”。为了弄清这个字的读音,笔者在此略作辨析。  相似文献   

9.
《试航》(部编五年制第六册29课)一课第五节中有这么一句话:“以后,哈得孙河上就有了这么一个水上怪物。”教学中,有一位同学提出:“这个‘怪物’指的是什么?”对此,大多数随学都能正确地回答:“指的是克莱蒙特号。”可那个伺学还不满意:“既然就是克莱蒙特号,为什么叫它怪物?”问题一提出来,就引起了争论,比较  相似文献   

10.
咬文嚼字     
1.恫吓(he):威吓;吓唬。吓,不能读作“xia”。2.纶(创guan)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纶,不能读作“lun”。3.归省(xing):回家探亲。省,不能读作“sheng”。4.川流不息:不能写成“穿流不息”。5.猜度(duo):猜测揣度。度,不能读作“du”。6.当(dang)日:当天。当,不能读作“dang”。7.递解(jie):旧时指把人解往远地,由沿途官府派人递相押送。解,不能读作“jie”或“xie”。8.句读(dou)古时称文词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读,不能读作“du”9.歌姬(ji):旧时称以歌舞为业的女子。姬,不能写成“炬”。10…  相似文献   

11.
论“素质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素质教育”●周作云李明刚“素质教育”这个词,目前在学校生活中和有关文件、文章中,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可是其中的“素质”到底是什么东西?却有不同的解释。一到底什么叫“素质”?郝文武在《素质教育之我见》一文中,①是这样说:“素质,一指事物本来的性质,二...  相似文献   

12.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十八课《长亭送别》[收尾]中,有这样一句话:“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课后注明“这些大小车儿”读时应在“大”字下作顿,也就是读作“这些大/小车儿”,意思是这样大的小车子。笔者最初对此解释感到疑惑不解:把“这些大小车儿”读作“这些/大小车儿”,理解为“这些大大小小的车子”,不是也讲得通吗?后经多方求证,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发现关键在对“这些”一词的理解上。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有一个表示“瞬间、极短的时间”意义的词叫“刹那”.可这个词的读音就未必众所周知了。2004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艺晚会上,两位大腕级的节目主持人李咏、朱军就为“刹那”中“刹”的读法问题发生了分歧:李咏清晰地读为“sha”.  相似文献   

14.
植物学上常见的柔荑花序(catkin or,ament)一语中,“荑”字的读音和“柔”字的写法,长期以来很不一致.“柔荑”的“荑”,有的读作y(?),有的读作t(?),有的认为两种读法都行.到底应该怎样读?仅凭一般工具书对这个多音字的释义,则很难判断它在“柔荑”这个合成词中应该读什么音.如果多查几本工具书,并从“柔”字入手查找“柔荑”一词,就可以确凿无误地得出结论:“柔荑”的“荑”,只能读作t(?)(题),而不能读作y(?)(移).“柔荑”的“柔”,写法相当混乱,往往使人莫衷一是:一、全国高等院校的现行教材,有的写作“柔”(如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合编的《植物学》),有的却写作“葇”(如华东师大、上海师院、南京师院合编的《植物学》);二、有权威的工具书也有两种写法,  相似文献   

15.
“你们厂上这个新项目,如果在资金上有什么困难,我们一定鼎力相助。”《赣西科技投》句中“鼎力”一词用得不要。(现代汉语词典)对“鼎力”的解释是:“敬辞,大力。”“鼎力”常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请人出力帮助。例如:“这次学校举办田径运动会,访体委鼎力协助。”句中“鼎力”表示清托。“鼎力”一词还可用于向对方表示感谢时:“承蒙资厂鼎力相助,不胜感谢!”而引例中“我们一定鼎力相助”显然忽略了敬辞的用法,私倒了词的适用对象。纠正当然不难,只要将“鼎力”改为“大力”或“全力”就行了。“鼎力”不能这么用@刘小明  相似文献   

16.
《鸟的天堂》中有“不可计数”这一词语。这课书我教了好几遍,都是读作“不可计数(shù)”,解作无法计算榕树枝干的数目。我听其他老师上这一课也是这么读、这么讲的。后来我在课堂上放朗读这篇课文的录音  相似文献   

17.
国家教委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的教学要求中在谈到思想教育时,一连用了“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循环往复,逐步加深”四个词组。其中“熏陶渐染”这一短语中的“渐”是读jiàn(见)呢,还是读jiān(尖)?人们常常会在定势心理因素的影响下把它读作jiàn(见),当“逐渐、逐步”讲。但深究一步,仔细考证一下,我认为这个“渐”字似当读作jiān(尖),当“沾湿、浸润”讲,其理由如次:  相似文献   

18.
甲(外国留学生)老师,您好!乙(中国老师)你好!甲老师,我来中国学习汉语,已经好几年了,可对“东西”这个词我还是搞不清楚。请老师您再详细讲一讲。乙好。汉语中“东西”这个词,一般是用来代指事物的,凡具体的与抽象的事物都可以称为东西。譬如我桌上摆的书本、墨水、钢笔可统称为东西。汉语中“东西”这个词,有时也可以用来指人……甲啊,老师,“东西”这个词原来这么简单呀!我知道了。乙啊?!你这就知道了?那我来考考你!甲行呀,您出题吧。乙什么是东西?甲这桌子是东西,这椅子是东西,我是东西,您也是东西。乙哎……(忙制止)不对,不对,学生可不…  相似文献   

19.
某教师在教学《在炮兵阵地上》一文中的“视察”这个词时,这样进行的: 1.什么叫“视察”? (不要求答)“视”和“察”分别解释什么?(要求答)2.在课丈原句中“视察”作什么讲?(不要求答)在这篇课文中还有哪个词的词义和它相近呢?(要求答:检查)3.读上下文,体会一下什么情况下的检查可用“视察”这个词呢?(要求答:首长检查下级的工作,可用“视察”一词。)4.小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相貌丑陋的女人嫁到了这个山村,人们嫌她长丑,都叫她“丑媳妇”。后来她有了孩子,人们便叫她丑娘”。她的孩子们就是在“丑娘”的呼唤声中长大的。是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丑。直到有一天,她的孩子穿“丑娘”衲的鞋去外地求学,在一次体育课上,老师夸说:“你的鞋这么漂亮,娘一定长得不丑。”可同乡的同却说:“村里人都叫他娘‘丑娘’。”这时,孩子才领悟“丑”的含义。从此,他开始嫌弃娘丑,不敢把同学带回……几年后,一件偶然的事情让他改变了对娘的看法。年,娘有病卧床不起,住在医院时,她的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