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兰州军区《人民军队》报4月2日载:该报一周统计,接待送稿人员90人,寄给私人稿件105件。“送稿热”令编辑们很伤脑筋。作者写稿,都盼着发表。但要想做到“弹无虚发”,根本是不可能的。著名作家老舍说过:“我不能保证篇篇精彩,如不适用,祈代扔掉。”鲁迅先生每每投稿,也不指望倚名必登,更不盛气凌人,并表示:“决不认偶一不登而放笔也。”这种正确对待用稿和尊重编辑的胸怀,是多么地难能可贵。然而,有的通讯员投稿不  相似文献   

2.
新年封面上刊登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的头像,(这在《时代》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就是姜先生向主编、副主编力荐的。他以大量的资料,雄辩地说服了主编,使70多位其他推荐人收回了他们的推荐人选。一有风吹草动首遭其殃美国新闻总署安排笔者访问《纽约时报》时,接待我的几位先生中就有一位华人——担任组合编辑的李子坚先生。谈完对一些敏感问题的不同看法后,我们在时报最大的就餐厅,边吃边聊时,他也介绍了自己的经历。他从大学毕业后,也是从送稿生、新闻助理、代理编辑,然后才升到组合编辑。中间也化费了不寻常的十年岁月,其中充满了追求、拼搏、斗争。《纽约时报》亚洲组的一位编辑(华裔)坦率地承认,  相似文献   

3.
看了《新闻战线》第6期的《也谈“稿外功”》一文,笔者颇有同感,但觉得把用“稿外功”的原因全推在通讯员身上,有失偏颇。某些通讯员热衷于用“稿外功”,固然有其主观原因,但“稿外”的气候环境对用功者也不无影响。如果编辑等工作人员不吃“稿外功”那一套,对用“功”者和不用“功”者的稿件同等对待,那么,“稿外功”再硬,也派不上用场了。其实,对生人、熟人,送稿、寄稿一个样的编辑大  相似文献   

4.
发稿何必送     
我从事业余新闻报道工作已有6年,先后在《农民日报》、《河南日报》等报刊电台发稿300余篇幅.说来难以相信,从迈进报社、电台的门槛去送稿,自然没机会与编辑谋上一面.  相似文献   

5.
拜读了何仁老师在《新闻与写作》(1992年第6期)上发表的《编者要拥有一批作者》的文章,很受教益和启发。我想从通讯员的角度谈一谈通讯员同编辑的联系。通讯员与编辑打交道,主要体现在稿件的供需关系上。我认为从投稿的形式上就应抱有坦诚的态度。一是勿一稿多投,或只送稿不寄稿。一些通讯员之所以采取一稿多投和稿件只送不寄的方式,我  相似文献   

6.
清晨,当你从睡梦中醒来,打开电视机收看河南卫视的时候,包你眼前一亮,睡意全消。旭日东升、万物复苏……五彩缤纷天下事,都随卫视入眼中。这是河南电视台新年为广大观众精心准备的一道可口的“早餐”——一档全新的、综合的、大容量的新闻栏目《新闻60分》。带着一种全新的感受,前不久,我专程走访了河南卫视《新闻60分》栏目组。 荟萃天下精品,感受时代脉搏 记者赶到河南卫视《新闻60分》栏目组时,已经到了晚上6点多钟,节目组的主持人和编辑记者们正在开始紧张的准备工作,正在值班的总制片魏光河接待了我。也许因为是新闻同行的缘故,魏总和他的栏目组的同志们给我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那些在荧屏上“风光无限”的主持人和记者编辑们挤在办公室里一边匆匆  相似文献   

7.
今年年初以来,网络公司纷纷涌到传统媒体广罗人才,此风愈演愈烈,着实令传统媒体大为震惊。据《北京青年报》报道,由北京市9家媒体和3家网络传播公司加盟的千龙新闻网,前不久发布一则招贤纳士的启事,招聘国内知名新闻媒体编辑部门27名副总编、主编、编辑、记者  相似文献   

8.
1933年1月1日,当时在上海《新闻报》做编辑的歌词作家陈蝶衣在业余时间创办了《明星日报》这份小报。在《明星日报》的创刊号上,陈蝶衣便刊登了发起"电影皇后选举大会"的启事,开始了类似于现在的电影"百花奖"的评选活动。当时,上海的电影公司云集,  相似文献   

9.
大凡初爬格子的都有这样的感受:当稿件投入邮筒时,心底总泛起一丝“画眉深浅入时无”的疑虑。随着稿件不时见诸报端,与编辑交往也日渐密切。其时,或受报社之约,或受采访单位重托,或受某种旨意……于是乎,便会出现一个形式上的变化——改寄稿为送稿。通讯员送稿无可厚非。能当面聆听指教,对初出茅庐的青年新闻工作者机会尤其难得。编辑作者聚首,稿件中模糊费解之处便于当面订正,不具体的材料可及时得到补充,这对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准确性,自然可起到相当的作用。但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如果不分轻重缓急,一味送稿,动不动找编辑,这既会影响编辑的正常工作,又会耽误自己深入采访的时机。只在“送  相似文献   

10.
温馨的回忆     
1975年,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全国各地开始了由乱到冶的全面整顿。当时作为全国四大农业先进地区之一的河南新乡地区,从克服薄弱环节入手狠抓全区1200个后进队的转化工作,成效较为显著。那时我在地委宣传部新闻科工作,特意写了一篇关于抓好后进队的重点报道,并于8月6日专程到北京去送稿。  相似文献   

11.
今年7月1日晚7时,观众最多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开播之始,就显得与往常不太一样:开始曲之后,播音员薛飞、卢静同时出现在画面上,以往只是一个;播出每条新闻之前,先由播音员推出图像,播出导语,或新闻背景;即使是国际新闻也如此;字幕除了打出新闻概要外,还打出了采访者或送稿单位的名字;末尾,映出字幕:本次节目的编辑、播音、字幕者……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这一小小的变化,使观众看了耳目一新,有着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石翼 《军事记者》2001,(11):41-41
在新闻出版界反腐败的辞典里,“以稿谋私”这个词可谓家喻户晓,理当痛斥。可这四个字的矛头所指,似乎只是新闻出版界的从业人员,并不包括报刊的通讯员等,这就难以囊括“以稿谋私” 的各类现象了。譬如,由“以稿谋私” 派生出的“送稿谍私” 就是这样一个怪胎。 顾名思义,“送稿谋私”是专指非新闻出版单位的从业者即通讯员或书作者,借为编辑送稿之机谋求一己私利的行为。据读者反映,一些通讯员打着“请编辑吃饭”、“为编辑送礼” 的旗号,向被报道单位的领导大肆索要“活动经费”,他们或编造事实,谎说“无礼难登稿”,或杜撰或…  相似文献   

13.
王爽 《今传媒》2014,(7):153-154
《河南》杂志由河南留学生于1907年12月创刊于日本东京。它以"牖启民智,阐扬公理"为宗旨,倡言革命,宣传救亡图存,向河南人民输入先进思想,尤其对河南的戒缠足运动十分关注,不但为天足会刊登启事,还刊登天足会章程以及有关戒缠足运动的文章。这些文章揭露缠足之害,介绍天足会的活动情况,号召河南妇女加入天足会,促进了河南地区天足会及戒缠足运动的发展,同时推动了河南的妇女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14.
1992年9月3日—8日,《编辑之友》编辑部在太原召开了全国中青年编辑座谈会,来自北京、上海、湖北、湖南、山东、安徽、河南、河北、内蒙古、山西等地的中青年编辑欢聚一堂,畅叙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中青年编辑应当如何担负起历史使命。这次座谈,是在1991年12月《编辑之友》编辑部与湖北人民出版社于武汉共同进行的“中青年编辑的历史使命”专题座谈(其内容刊载于《编辑之友》杂志1992年第2期),以及其后围绕这一专题在刊物上开展笔谈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中心议题是“改革开放与中青年编辑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5.
灯下翻阅农民日报,看到中国农业银行、农民日报联合举办学哲学征文启事,很想一试。于是,熬夜写了《信贷抑制辩证观》,按照启事要求,写好信封,准备邮寄。后来又怕编辑收不到,利用在京工作之便,找到农民日报理论部。不巧,没见上编辑,我就把稿子放在办公桌上。总算完  相似文献   

16.
左元 《新闻世界》2014,(9):8-10
报纸副刊编辑在编辑过程中,根据各种需要,撰写并呈现在副刊版面上的各类说明性文字,包括编者按、编后、征稿启事、读者来信回复等"编辑启事",有它们独特的意义。副刊编辑应该重视编辑启事,增加精神共鸣,增强副刊粘度,从而增大报纸魅力。  相似文献   

17.
在浩如烟海的卷帖中求索,不论攀登书山,还是进入报海,对于检索工具书的渴求,其迫切心情,真如在旅途困顿中觅食,在沙漠酷热中求饮。其焦急企盼心情,常常不能自已。长期以来,由于个人学习中常有阻隔,对于各种索引类书籍较为关注。1998年《上海滩》杂志在10月号刊登启事:读者凡订阅1999年全年《上海滩》者,将订单寄到杂志社,将寄赠《<上海滩>总目索引1987—1996》一册。我是这份杂志的长期订户,于是按启事要求办理,很快收到一本印刷精美,分类准确的总目索引,订单也随刊退回。这份索引对查检这十年的《上海滩》真是太方便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陆续读到各地出版的一些有关编辑工作专业的书刊,如北京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编辑杂谈》(一、二集),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编辑工作手册》,山西人民出版社除出版不定期的丛刊《编创之友》外,还于1983年开始编辑出版一套《编创丛书》,湖北人民出版社编辑的《编辑的道德与修养》。据悉,知识出版社即将出版《编辑的修养》。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出版的《编辑学论丛》(1)。这些为着  相似文献   

19.
满意──我看《北京档案》编辑同志:去年在为单位办理订阅1996年档案杂志业务时,在1995年第4期《档案学研究》上看到《北京档案》的征订启事,因其上有1996年的《北京档案》改为月刊,并在第2期上举办“'96京大杯档案工作知识大奖赛”等语,这在国内现...  相似文献   

20.
改行搞报道,屡投不中,心中很着急。好在领导善察人意,让我去《新华日报》送稿,找找人,讲讲情面,或许能有所收获。坐在宽敞的旅游车上,心中好不得意,眼前出现的是大小铅字编织成的五彩光环。跑了三楼爬四楼,手中厚厚一摞子的稿子分得一件不剩,编辑同志对我这远道而来的苏北客人很热情,都答应认真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