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一、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桥”的角色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科学地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如何能扮演好“桥”的角色呢?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力上入手,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教学时不要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而是让他们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其次,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  相似文献   

2.
林斌 《学周刊C版》2014,(7):180-181
新的教育思想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面貌.对语文教师来说.这又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新课改注重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强调对语言文学知识素养的积累、感悟和熏陶,突出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教师要扩大知识面。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要拓宽知识面.要有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教学个性.只有这样.才能深入浅出地理解教材.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一根粉笔一张嘴,老师从头讲到尾,将语文课上成“一言堂”“独角戏”,结果教师自我陶醉,学生昏昏欲睡。笔者以为,要想让学生学好中职语文,让学生爱上中职语文,就要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充分挖掘自已的潜能,释放自己的激情。我们语文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营造宽松、民主、自由、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共进。而我们教师不但要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形象,更要将自己放到一个与学生平等,理解、和谐、民主、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教学活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研究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结合实际,笔者认为,要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就要给学生“四个点”。  相似文献   

4.
记忆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占有特殊的重要的地位,从传授知识来看,低年级的语文课传授的基本知识是学生今后学习中高年级的知识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应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记忆”。再者,对学生而言,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怎样去记住所学的知识,这就是说“记忆”也是一项能力,是智力的一部分,必须注意开发。因此,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记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运用“记忆”手段帮助学生记;二是进行记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记。如果把低年级语文教学仅仅理解成让学生记住知识,就往往会陷入死记硬背的死胡同;如果不把“记忆”看成是一种能力,将使语文的教和学都失去有力的工具。因此,要把“记忆能力”的培养作为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的基本技能加以开发,切实加强这方面的基本功训练。下面,试就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记忆力的培养,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教师表达思想、传递知识的最基本的工具,是教学基本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育的艺术首先是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它直接关系着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小学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自...  相似文献   

6.
韩志湘 《教学与管理》2006,(10):117-118
何谓“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即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的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故合言之,称为语文。”由此看来,语文教学就是一方面教学生口头的“语”,另一方面教学生书面的“文”。 但是,语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明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科目,本身既是学习的对象,又是使用的工具,教师要利用“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跟学生交流感情,向学生传授“语”和“文”的知识,那么,教师自身的语言,尤其是语音素养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当然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语”的第一范本就是教师的口头教学语言。这就对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首要载体——语音提出了要求,本文将要讨论的也仅限于有声的语言。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教师语文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是传授知识”。我们需要培养学生怎样的语文能力?我国著名现代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此学科‘听“说“读“写’并重”。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教学过程中.语文学科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最近高考改革政策中提出:“要降低英语在高中中的比例.增大语文的分值。”这样就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并加大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这也促使我们语文教师要更加努力、更加用心地实施语文教学.运用科学的、现代化的教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特别是升人高三之后.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和帮助学生顺利复习整个高中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复习的效率和质量.成为了我们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钢琴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教师不但要用精湛的演奏技术来征服学生,还需要用独特的教学语言来吸引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语言是教学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主要手段,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它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为使自己的课堂语言充满活力,教师要善于掌握教学语言艺术,深化课堂教学的主题,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更加完美、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和思想性的工具.是小学阶段学生认知的基础课程。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在课堂教学的执教过程中,要让学生走近语文知识的海洋,获取知识,感受语文的魅力。让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在此,笔者就自己多年的教学工作谈些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师要向轻车熟路告别,踏上新的征途。”著名特级教师于漪的呼吁显示出了老一辈语文教学专家的远见卓识。语文教学要扬弃、要创新、要顺应历史发展,要培养全民的创新精神与意识,培养“创造型”的、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仅有语文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是捉襟见肘的。一个在单位时间内——短暂的几年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教给学生终身受益的人生至宝、万无一失的全能工具,这个严峻的课题摆在了我们每一个中学语文教师面前。一种语文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驱动着我们自觉去进行思考、探索、追本逐源,实质性地钻研。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教师谋求生存、完成职责的第一工具,我们常讲的“言传身教”也很好地说明了语言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古往今来,优秀的语文教师必然具备出众的语言能力。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学实践的重要条件.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学艺术首先是说话的艺术。”这就提示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的语言是驾驭好语文课堂的关键,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的素质作为一名成功的语文教师是必须具备的。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语文教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没有固定的套路.要根据学生的状况,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反之.如果教学方法不适应学生.就是无效的教学。反而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教学方法是教学的关键部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选择性地应用教法.让学生在自己的指导下学到知识.  相似文献   

15.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如何进行写作教学的有效升级是诸多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课题。要追求教学实践“有效”,首先要保证其知识的“有效”。可是,令人遗憾的是,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使用的知识是混乱的,甚至是错误的,“传授什么样知识,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长期存在忽视文学教学的现象,许多语文教师把语文课仅仅看成“工具课”,主要传授语文知识和技能。语文课中的文学教学是加强语文课人文性的主要载体,因此,改进和加强文学教学,这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汉语的魅力、体会语文知识的博大精深。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善于运用新思想武装自己,创新教学方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生。那么,在最近“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增效减压呢?本文笔者将从实际问题入手,分析“双减”政策对初中教学的要求及意义,探究打造高效语文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正新的教育思想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面貌,对语文教师来说,这又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新课改注重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强调对语言文学知识素养的积累、感悟和熏陶,突出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教师要扩大知识面。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要拓宽知识面,要有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教学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是我们的母语教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语文课“主导”的语文教师,要让自己的语文课上得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的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学语文同时也是学做人,语文教育就是教书育人。因此,语文教学要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个性和人文思想。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思想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