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朱红伟  徐芳 《江苏教育》2007,(14):64-65
“认识百分数”是苏教版国标本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实际应用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下面分别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2.
龙青 《云南教育》2005,(31):40-40
百分数是用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通常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由于百分数的分母化一,便于比较,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在进行单元备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袁直 《陕西教育》2000,(2):34-34
一、教材分析 百分数的应用(二)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应用题的解答、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等基础上学习的。这个单元的三部分内容都属于百分数的具体应用。 利息是本单元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学习这部分知识主要是了解一些有关利息的初步知识,懂得储蓄的意义,知道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使学生能利用利息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进  相似文献   

4.
李新 《江苏教育》2007,(14):66-67
一、百分数的意义与读写 【重、难点分析】 原大纲教材中,这部分内容只安排了一课时,现课标教材安排了两课时,意图突出并加强百分数意义的教学。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是这部分内容的重点,也是全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学生理解百分数意义的难点在于:既要以分数的意义、应用等知识为基础探索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又要明确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应用题的解答和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包括利息、成数、折扣和保险等方面的知识(其中折扣、保险等内容属选学部分)。除有关成数的知识在通用教材中略有介绍以外,关于利息、折扣、保险等方面的知识是义务教育教材新增的内容。百分数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应用日益厂泛,  相似文献   

6.
耿玉兰 《教育现代化》2005,(11):106-106
昨晚在家备课时,我认真研究了今天所要上课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这是百分数应用的最基本的一类,也是生活中利用最多的一类.它还是后面学习“求百分率”的基础。教材先是复习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接着引发学生思考:百分数应用题的解法和以前学过的分数应用题相同,想一想,这是为什么。紧跟着教材提供了两个例题,一个是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一个是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相似文献   

7.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分数和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同分数有密切的联系,但又有区别,相对于分数,百分数更便于进行比较,所以在实际中有更广泛的应用,因此是小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这一课包括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两部分,要教学的知识点包括:百分数的意义(含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百分数的读法与写法。其中重点与难点都是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教材一般从生活实际出发,揭示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百分数,然后让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搜集到的)生活中的百分数。在此基础上说明:像上面这样的数,如18%、50%、64.2%……叫做百分数。再进一步让学生结合实例说说百分数的具体含义,并用定义的方式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使得“百分数”这一概念的内涵更加明确。最后说明百分数的表示法和写法.  相似文献   

8.
《认识百分数》是苏教版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百分数”这一单元的一堂起始课。该课的教学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第一,教材是通过隋境中的三个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比较大小后引出百分数的,这从教的角度看似乎比较自然和流畅,但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既然通分(区别仅是分母是100)能解决的问题又为什么要学习百分数?教材情境能否真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9.
“认识百分数”是苏教版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百分数”这一单元的一堂起始课.该课的教学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第一,教材是通过情境中的三个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比较大小后引出百分数的.这从教的角度看似乎比较自然和流畅.但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既然通分(区别仅是分母是100)能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百分数的意义"是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整数、小数、分数以及比的意义,能应用相关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了丰富的与数和运算相关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主要教学百分数的意义。一方面,百分数的意义是分数意义的延伸,学习百分数的意义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百分数与分数、比等知...  相似文献   

11.
“百分数的应用”(例3):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这个例题,是在学生掌握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之后的后续学习,是百分数应用中的一道传统例题。从1995年至今,我前后执教多次,每一阶段都因教学理念的不同而产生迥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分析 百分数实际上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它与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该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  相似文献   

13.
感悟与理解百分数的统计意义,是发展学生数据意识的重要表现之一。“百分数”单元实践中,教师先在了解“百分数统计意义”具体表现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教材中有助于学生理解百分数统计意义的学习材料,然后在调研了解学生认知起点的基础上,整合教材的主题活动,设计了凸显百分数统计意义的系列学习任务。实践表明,“百分数”的单元教学应在理解百分数原有数学意义的基础上,凸显百分数的统计意义,使其贯穿单元学习的始终,将应用意识、数据意识的培养渗透到每个学习任务中。  相似文献   

14.
在《认识百分数》这一单元,教材不仅选择丰富的统计素材呈现例题、习题,还编排了实践与综合应用《算出它们的普及率》。这样编写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深刻地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而且,经常从统计的角度思考数据信息,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算出它们的普及率》是以家庭电话、电脑的普及情况为内容的一次调查统计活动。  相似文献   

15.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是《百分数的应用》,其中的“练习二”里有这样一道题目:  相似文献   

16.
教学设想: “百分数的认识”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内容,该内容的学习建立在分数意义和比的意义的基础之上。在分析教材和学生认知基础后,我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通过数形结合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认识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会读写百分数。  相似文献   

17.
在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百分数的应用”这一单元中,练习二中有这样一道习题。  相似文献   

18.
纪海玉 《广西教育》2014,(17):71-72
《认识百分数》是苏教版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笔者在一次公开课中执教这个章节的内容,课堂上学生表现出来的灵动的思维,源于笔者在上课时的一连串追问。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77~78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百分数产生的过程,体会百分数在统计过程中的优越性,区分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异同,深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段玉江 《云南教育》2001,(21):44-45
分数和百分数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二者的区别:(1)意义不同: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它只能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是对两个数量间进行倍数比较得出的数,不能表示某一具体数量,所以百分数又叫百分比、百分率。如可以说“1米是5米的20%”,但不可以说“一段绳子长为20%米”。因此,百分数后面不能带计量单位名称(即百分数是不名数)。分数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分数不仅可以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如甲数是3,乙数是4,甲数是乙数的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