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郭根福 《河北教育》2002,(11):31-3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体系结构之中,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这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也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一个亮点。语文综合性学习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它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考虑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和语言能力发展的特征,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学习内容,采取相…  相似文献   

2.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要求,它较之以往教学改革的语文活动课和语文实践活动更具综合性、实践性和自主性,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是以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学  相似文献   

3.
语文综合性学习源于语文课程,基于语文教材,是"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的活动性学习方式。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其它教育资源,设计和开展相关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一、依托语文教材资源,进行综合性学习语文教材是语文学科最基本的也是很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很重要的凭借。语文新课  相似文献   

4.
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课程中的一种新型课程形态和学习方式,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对语文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师应该树立语文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语文课程资源的选择、鉴别与整合变通能力,从而保障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陈恩梅 《广西教育》2014,(29):20-20
正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以语文课程为基础,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强调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具有开放性、主体性、合作性、实践性等特点,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主动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意识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一、明确目标,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这一新概念。这一新的理念告诉我们,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开放语文课程,沟通听说读写,沟通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课内课外,沟通校内校外,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可感的现实中习得语文,学到更多更珍贵的东西。在这样的理念引导下,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有了丰富的资源、精彩的活动和独特的收获。语文综合性学习扩大了语文学习的阵地,也因此拥有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体系结构之中,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这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也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一个新亮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创新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课程中的一种新型课程形态和学习方式,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对语文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师应该树立语文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语文课程资源的选择、鉴别与整合变通能力,从而保障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资源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综合性学习依赖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综合性学习对于树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形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建立开放性语文课程教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列入语文课程体系结构之中,足见其在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往深处思考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素养为基础,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1.
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课程中的一种新型课程形态和学习方式,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对语文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师应该树立语文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语文课程资源的选择、鉴别与整合变通能力,从而保障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中一种重要的课程形态,是语文课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地位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同等重要。基于此,本文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属性与功能、实施过程中的误区,以《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为例探索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效果提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为落实这一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把“综合性学习”作为一条独立的线索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之中。所谓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综合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互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为学生构  相似文献   

14.
陆志平先生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生活化、经验性、个性化"的课程子系统,是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集中体现。2011年修订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延续并强化了2001年颁行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与要求。综合性学习理当成为语文学习重要的载体和形式,然而,由于缺少地域性的、校本化的开发和应用,综合性学习在不少地方、不少学校的开展不深入、不普遍,有些老师甚至觉得无从下手。其实,地域特色就是一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富矿,足够我们开掘、建设。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新理念.是将语文的听、说、读、写融合起来的学习活动.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新亮点。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存课堂中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体系之中,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这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也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一个亮点。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语文学科与学生生活、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它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性的发展。这种发展的落脚点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提出,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首先,语文课…  相似文献   

17.
语文综合性学习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但是,目前不少的教师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起始阶段定在中年级,而忽略了低年级的综合性学习。这是对语文课程标准和统编语文教材的片面理解。为此,教师要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根据低年级语文教材的特点,通过营造学习氛围、选择学习话题、拓展学习空间等途径,将综合性学习融入阅读教学、写话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中,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在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王建林 《黑河教育》2012,(12):37-3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语文教师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要做到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提问题、学会整合材料、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探究问题,从而提高语文学习效率。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语文综合性探究学习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0.
郭根福 《山东教育》2002,(31):23-2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体系结构之中,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这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也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一个亮点。语文综合性学习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语文学科与学生生活、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它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性的发展。这种发展的落脚点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