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上好一节语文课,让它最大限度地产生效率,这是语文教师时刻关注的问题。我认为打造经典的语文课必须在教学的活动中不断历练,着力打造高效课堂。一.要从语文课的基本构建着眼,体现语文课堂的"书卷味"、"文化味"我认为语文课的教学要在教学中培养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步骤的能力,营造学生认知的"落差",把握学生心理思维的最佳境界,让语文课不断绽开心语的花朵,让语文的课充分体现活动的创新机制,实现语文课的整体构建水平。教师在基本构建中渗透  相似文献   

2.
胡修喜 《江西教育》2010,(10):32-33
现今,许多人倡导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在评课时我们也常听到诸如“这节课‘语文味’很浓”,“那节课‘语文味’淡了些”的评价。“语文味”已然成为当今语文教学的热点话题。那何谓“语文味”?怎样的课堂才算具有浓浓的“语文味”?笔者试图透过几位名师的精彩课堂,明晰“语文味”的概念,探寻“语文味”在课堂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
最近,笔者一位同事执教《秋游》(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这一课时,因为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而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语文课如何才能保持"语文味"呢?我想这节课能给我们一些启发。1.认读词语是基础新课伊始,这位教师就出示了《秋游》这篇课文中的"绵羊、稻子、高粱、棉花、打滚、嗓子、凉了、郊外、白兔、追逐"等词语来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这样的词语检查在小学语文课中十分常见,但是该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把这些词语读准,还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在读"绵羊、稻子、高粱、棉花"时,她让学生想象有关动植物的样子;在读"打滚、追逐"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我到几所高中学校听了几堂语文课,有的课上得很成功,有的课就很值得商榷。这让我再一次思考语文课应当怎么上的问题。语文课堂不管呈现怎样的教学形态,但有一点必须保证,这就是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对于语文味,人们有不同的理解,但程少堂先生的观点最为大家认同,它是指"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有语文味的课堂,才是符合语文学科特性的课堂;有语文味的课堂,才可能是高效而有活力的课堂。但现实的情况很不乐观,不少教师的课上得低效、混乱而困惑。有鉴于此,下文所陈  相似文献   

5.
现今,许多人倡导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在评课时我们也常听到诸如"这节课‘语文味'很浓","那节课‘语文味'淡了些"的评价."语文味"已然成为当今语文教学的热点话题.那何谓"语文味"?怎样的课堂才算具有浓浓的"语文味"?笔者试图透过几位名师的精彩课堂,明晰"语文味"的概念,探寻"语文味"在课堂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6.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尤其是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语文课堂的确发生了许多变化。我在参加一些听评课时,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这节课‘语文味’很浓!听得有劲!”“这节课‘语文味’淡了些,好像少了点什么。”看来,“语文味”一词已引起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也影响了一大批语文教师的成长。你一定会问:什么是真正的“语文味”呢?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呢?  相似文献   

7.
在听语文课时,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老师们这样的评议:"这节课语文味很浓","这节课语文味似乎淡了一些"。到底什么才是语文呢?什么才是语文味呢?什么是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就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合称,叶圣陶先生当年在解释语文学科命名的缘由时就是这样说的。提倡语文味,追寻语文课程的原点思维,是浮躁功利后  相似文献   

8.
常宇 《教学随笔》2013,(10):19-20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中不断出现课堂上热闹非凡却收效甚微、语文课被上成其他课、语文教学越来越功利化且越发不受重视等现象。语文教学中语文因素的逐渐迷失、语文味变得越来越淡,探究其背后的原因不难发现有对新教改的误读、对考试制度的迷失等因素。因此,加强教师集体备课来确定语文因素、给学生更多的原始阅读时间并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能够较好的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  相似文献   

9.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引擎,是一节优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何优化新课导入技巧,让语文课堂飘散着浓郁的"语文味",应是广大语文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必须思考的课题。本文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多彩趣味的导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远程直播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有效学习?其决定因素来自于远端教师。因为只有远端教师把控了教学三环节,即课前、课中、课后,才能让语文直播教学课堂充满生机,才能促进师生情感良性互动,提高教与学的效能。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远程直播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有效学习?其决定因素来自于远端教师.因为只有远端教师把控了教学三环节,即课前、课中、课后,才能让语文直播教学课堂充满生机,才能促进师生情感良性互动,提高教与学的效能.  相似文献   

12.
<正>在语文教学领域,关于语文味的界说和演绎可谓百花齐放、众说纷纭。究竟什么是语文味?如何体现语文味?人们对语文味的理解,大体存在以下几种观点。偏向一:语文味缺失在一些公开课上,评论这堂课有没有语文味,就是看这节课教师让学生读了几遍书。有的优质课的评选还要看看这节课有没有用到多媒体,于是很多语文课集中了过量的声音、图像信息。学生的思维空间在多媒体的泛滥展示中渐趋狭窄,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在多媒体的演示中浅尝辄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要想让说明文与文学作品一样也能教出浓浓的"语文味",应关注说明文教出语文味的四个维度,即教师的课堂语言"说"出语文味,课堂朗读训练"读"出语文味,在语言品味中"嚼"出语文味和在文章写法分析中"品"出语文味。  相似文献   

14.
要想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语文味",教师就应该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以教材课文为主,加强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的联系,还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增加语文课的"语文味",并融入师生间的人文关怀,创造和谐新课堂。  相似文献   

15.
“语文味”指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那么,如何让“语文味”的清香弥漫课堂呢?下面以《云雀的心愿》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听了一节由来自武汉的特级教师讲的观摩课——《古代英雄的石像》。深刻地感受到新课程标准给传统的语文教学带来的巨大冲击。这节课上,学生的思维任意驰骋:生动形象的课本剧表演。精彩纷呈的课堂答辩。学生个性的极度张扬……像是给在座的听课教师注入了兴奋剂,让每一位教师都真切地感受到新课程标准给语文教学带来的新气息。毋庸置疑,这是一堂绝对精彩的好课。但留下来的疑问是:课堂放开了,是否就可以让学生信马由缰,不加控制?  相似文献   

17.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想让学生一直喜欢你的课,就要让课堂充满"魔力"。正如著名教育专家孙双金所说:魔法,是孩子们人人向往的东西。它充满了神秘,奇妙。儿童是天生的幻想家,小脑袋瓜中有数不尽的奇思妙想。如果每一节"魔法"课能让儿童每天生活在惊喜之中,充分开启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每天都有"黎明的感觉",幸福的享受。顺应儿童的天性,顺应教育的规律。那课堂的效果一定会不同凡响。  相似文献   

18.
谈到语文教学,常听到有人这样说:语文课谁都能教,但真正能把它教好、教活的没几个人。一节语文课之后,常常听到这样的评论:这节课不好,沉闷、课堂不活跃,我听了直想瞌睡……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改教案为学案,摆正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位置,让学生动起来,活化课堂,让语文课堂精彩化,成为学生乐学、爱学的主阵地。而阅读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大的战场,抓住了阅读教学,学生的语文能力、综合素质就能得到大幅提高。笔者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三种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一节成功的课堂导入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一节成功的课前导入也为高效课堂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给予课前导入足够的重视,以成功的导入来激发学生探究语文知识的兴趣,这样既能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又能让学生更乐意地去学习语文知识,最终促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一节好的语文课需要教师有活力,课堂有张力,课堂的外现和内核,"味、意、形、养"俱全,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味,教师在授课之时首先想到这是语文课程,要让语文课有语文课的个性,让学生能够弄懂吃透语文的学科特点;意,就是要明确学科及课堂目标,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领悟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