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语感中心说”之浅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今语文界具有较大影响的“语感中心说”,虽然强调的是语言能力的培养,但是属于感性直觉层面上的语感能力,其言语认知功能是很有限的。语文课程目的、人的言语素养和言语能力,不是语感所能涵盖的。以语感为“中心”,势必削弱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情意性、学养性和综合性。“语感中心说”存在三大误区:抽象语感论、语感图式目的论、阅读语感论。  相似文献   

2.
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曹明海认为:语感是指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一种直觉感悟,语感教学则是指以学生对言语作品积极主动的惑陪自得为主要方式,以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和培植学生的精神人格为终极目的的一种教学方式。什么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呢?叶圣陶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语感。”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表述:“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学迫不及待的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3.
随着以突出“人文性”为语文课程基本特征的语文教改第三次浪潮的掀起,我国语文教育家日益认识到语文的人文价值并对此作了不少探究,随之“语感中心说”逐渐替代“知识中心说”而成为二十一世纪语文教育的主导思想。“知识中心说”认为学生语文能力是由语文知识转化而来,因而语文教学必须致力于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并通过训练促成能力的转化。而语感中心说则认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语文的核心是语感。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王尚文先…  相似文献   

4.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语感中心说”也就逐渐替代了“知识中心说”,成为二十一世纪语文教学的主导思想。“语感中心说”认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而语文的核心是语感。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认为  相似文献   

5.
随着突出“人文性”为语文课程基本特征的语文教改第三浪潮的掀起,我国语文教育家日益认识到了语文的人文价值,并对此作了不少探究与研究,随之“语感中心说”也就逐渐替代“知识中心说”而成为二十一世纪语文教育的主导思想。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6.
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语感是一种主体对言语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生成能力和判断能力,敏锐的语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以读为本,在朗读中感悟语感 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是培养语感的基本方法.通过读,让学生与语言文字多次面对面的接触,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增强语感.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老一辈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知名老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明确强调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末,“语感中心说”和“语感训练说”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极大地推进了阅读教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适时地吸纳了语感理论的营养,突出了语感教学的适切性和重要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丰富的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这是一个人进行言语交际的基本前提。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练习最要紧的是练习语感。”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王尚文先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语感素质。”在语文教学中,语感教学是纲,其他是目.纲举目张.否则纲不举则目也难张。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末,“语感中心说”和“语感训练说”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极大地推进了阅读教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适时地吸纳了语感理论的营养,突出了语感教学的适切性和重要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指出:“学习语文的目标,在于得到阅读和写作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同时,把教学目标规定为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知识中心说”的影响下,我们往往会把语文课上成工具训练课、政治课、美育课,而忽视了语文教学本位——语感的培养。当前语文教改的主要理论阻力是20世纪初以来一直延续至今的“知识中心说”。语文教学只有实现“知识中心说”向“语感中心说”的转轨,才能走出历史的迷雾,走向柳暗花明之所在。“语感中心说是语文教学的新路标。”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然后在各个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导向是明确的。叶圣陶先生说:“文学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同样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可见语感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语文教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自上世纪80年代起,“语感教学”便成为了我国语文教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语感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是一种心理现象,属于直觉思维。语感问题,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当代一些研究者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语感是“一个人在社会交际过程中对言语形象的理解、储存、模拟和创造的心智能力。“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同样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呢?本文认为可以从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强调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理性分析,加强言语实践等方面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5.
陈金华 《湖南教育》2007,(11):33-34
语感是对语言直接感受、领悟的能力。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由此可见,语感是语文素质的核心,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轴心。  相似文献   

16.
顾卫 《现代语文》2011,(3):144-145
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学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力面的语感能力”。新课标则明确认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感质量和语感品位,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先后有四次提到“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  相似文献   

17.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感受能力,强烈、敏锐的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因此可以说语感也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强调:“在教学中尤其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的把握能力.”叶圣陶先生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良好的语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指向,是培养学生对话语、文章的传达和接收,即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而“这一能力的灵魂就是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它左右着语文教学中的读、写、听、说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在言语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可以说,敏锐的语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因素。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发现语感与语感教学正陷入一个怪圈:一方面研究者们极力鼓吹语感,视其为语文素质的核心,“语文素质其他方面内容,是从属于语感这个核心的”。从而强调语文教学中的语感中心说;另一方面,在语文实际教学中,却很少有语感教学的介入。有的教师直言不讳地说:“语感不具操作性,实用价值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