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教近六年,发现一个教育现象:低年级学生上课举手十分积极,中高年级学生上课主动举手的就少了许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笔者结合自己从教中的所遇所想,就这种现象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浅谈几点看法。一、扭转"举手发言丢脸"的观点原因:低年级学生表现欲望很强,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所以上课积极举手发言,不管对错。而中高年级学生自尊心更强了,学习中下的学生胆怯,怕回答错误会受到师生的批评、嘲笑;  相似文献   

2.
我们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性格比较内向,特别是一些学习比较好的学生,他们不善于表现自己、展示自己,最明显的表现是上课不爱举手发言.我在下边了解了一下上课不举手的原因:一来怕说错了被人笑话,二来怕自己回答问题多了别人会说自己显摆.其实,这在学生中间是很普遍的问题.但这么多年来,我对此始终是熟视无睹."尊重"教育研究使我开始认真地思索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着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的现象,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并根据学生问卷调查的情况,找到了一些解决上课学生不愿举手回答问题的方法,如示范法、心理治疗法、自我反思法、物质奖励法及换位法等,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上课举手发言的积极性,勇敢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4.
朱丽华 《广西教育》2013,(37):8-8,16
在听课或上课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低年级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总是把小手举得老高,嘴里还不停地叫着“我……我……”到了高年级,他们却不爱举手了。出现这种变化,除了学生年龄增长带来的害羞心理因素外,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否存在问题?笔者对此展开了调查,设计了以下问题让学生回答:你平时爱举手发言吗?如果不爱,原因是什么?在怎样的情况下你会举手?从反馈的情况看,高年级学生把举手当成一种负担的主要原因不是他们不会,而是因为害怕。  相似文献   

5.
学生年级越高越不爱举手,甚至出现了“打死我也不举手的现象”,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不爱举手是不是年龄增长“惹得祸”?针对这个问题,我作了一个问卷调查,请学生就下面三个问题进行回答。  相似文献   

6.
方晓欣 《考试周刊》2014,(68):183-183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课堂上不爱举手发言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很多教师认为这是随着学生年龄增长而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没有注意发掘其中原因,寻找对策,导致教师上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探究小学高年级学生上课不喜举手的症结所在,找出行之有效的引导策略,每一个小学教师都应该为之付出努力。  相似文献   

7.
轻松一刻     
《考试》2004,(9)
举手的讲究校长要来听课了。事先,任课老师给学生们打招呼,希望大家积极举手发言。小明站起身来,对老师说:“要是我们回答不出你提的问题,那不是难堪吗?”  相似文献   

8.
开心驿站     
《考试》2005,(9)
举手的讲究校长要来听课了。事先,任课老师给学生们打招呼,希望大家积极举手发言。布朗站起身来,对老师说:“要是我们回答不出你提的问题,那不是难堪吗?”  相似文献   

9.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学生:沉默、孤僻,碰到困难总是犹豫不决,上课往往很少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胆子很小,做事情畏畏缩缩。找寻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这些学生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就是缺乏自信心。如何教育和引导缺乏自信心的学生,这是学校和家庭共同面对的一个教育难题。作为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一位教师发现上课时举手的学生很少,于是想法设法鼓励学生在上课时要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但效果并不明显。一次,在学生的一篇周记中,他偶然发现了学生举手少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名学生在周记中写到:"老师一直鼓励我们上课要举手发言,我是很想举手回答问题的。但一看我们的语文科代表很多时候都不举手,我有什么资格举手呢?"原来,很多学生在举手之前都把目光先瞄向语文科代表,他们认为,在语文课上,语文科  相似文献   

11.
让每个学生都乐意举手发言,应当是"健康课堂"最基本的要求,但要达到这一要求并非易事. 现在所带的班级,我接手不久.平常上课提出一个问题,往往只有固定的三五名学生会主动回答,其余同学只是静静地听着,我知道他们不会举手,他们也知道我不会"为难"他们.这样的课堂形式,我和学生早已习惯,似乎达成了一种默契.然而"健康课堂"的感召,唤醒了我那份沉睡的责任感,让我意识到现在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分数.一天7节课,一节课40分钟,美好的童年时光,而大部分孩子是在沉默中度过.除了分数,他们还收获了什么?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情况:一部分幼儿总是踊跃举手发言,另一部分幼儿却很少举手发言,有的甚至从不举手发言。老师往往会请举手的孩子发言,而很少让不举手的孩子回答,即使请了他们,他们也说不出什么。无形中导致爱举手的孩子更加踊跃,不举手的孩子总是沉默着。应如何为沉默孩子创造发言的机会,让他们有话可说呢?  相似文献   

13.
夕阳 《师道》2004,(6):17
一次,笔者在参加某教学公开课时,发现上课老师神采飞扬,不时提问,而学生均举手频频。但能被老师提问到的学生不多,面不广。有部分学生被连连提问到,而大部分学生则没有那么幸运。课后,有几名学生连说没意思,笔者当即询问了几名学生,回答的是:“因为要上公开课,老师要求我们,提问时大家都要举手。能回答的举左手,不能回答的就举右手。不然的话,要被老师‘秋后算账’的。”那么举手情不情愿呢?不少学生回答说不愿意。再问其原因,回答说是不少老师平时很少或从不提问他们,举不举手都一样,老师认为他们学习成绩差,问了也白问。这一情况引起我的…  相似文献   

14.
西子姐姐:我有个烦恼,就是上课总不敢举手发言。每次不管什么课,老师提出的问题,许多我都知道答案,可就是不敢举手回答,因为我一看到老师的眼神,就会害怕。结果每次都被同学“抢”走了。西子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越是到了高年级越不爱举手发言,一堂课下来特别冷清。课堂是个大舞台,并不是教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怎样让学生爱上发言,积极举手,让课堂活起来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一、激励化学生的每一次进步都需要教师的关注与激励,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1.关注学生内心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师生互动,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内心。学生为什么不举手:懂还是不懂,想说还是犹豫,思考不成熟  相似文献   

16.
一导入课题 积累语言 师:我上课提的第一个问题特别难.我要看看你们会不会答,敢不敢答.请举手.好的,有一位,你先站起来.上课举手发言是锻炼自己的机会,但这个机会需要你自己积极争取,你不争取,机会就从身边溜走了.这位同学今天第一个举手,我不为难你.你告诉大家,今天我们上课的课题是什么? 生:草原上的花. 师:刚才没举手的同学后悔没有? 生:后悔. 生:不后悔. 师:我再给你们一个机会,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这回可没那么容易了.(生笑)现在想退回去还 可以,回不回去? 生:不回去. 师:好,请到讲台前来.你把课题写在黑板上.从文题中,能不能知道这篇文章讲了什么?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教师们习惯于让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可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举手的人数越来越少,有时甚至提出问题后,竟无一人举手。这一尴尬的局面,恐怕有不少教师都遇到过。出现这种现象,据我了解主要有如下原因:有人认为再像小学生那样把手举得高高的,是幼稚的表现;有人认为一旦举了手,如果回答错误是很没面子的事;还有人认为举手是出风头;基础  相似文献   

18.
杨燕 《中学教学参考》2013,(33):105-105
在课堂上,主动举手、积极发言和参与问题讨论是学生应该具有的学习态度。但是,如今的学生却并非如此,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不但不主动举手发言,当教师点名让学生回答时也总是“嗯嗯啊啊”的说不清楚,甚至不愿意开口。这导致师生、生生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学生都不愿意将自己的心事公开。那种青春年少时期的单纯与直率逐渐消失,在心理和思想上有很大部分的保留,心理学上把这种青年初期最显著的心理特征称为闭锁性。  相似文献   

19.
案例:中队里有个成缋不太好的学生,上课特别爱举手回答问题。可当老师真的让他回答问题时,他却常常回答不上来。当中队辅导员跟他谈话时,他说:"因为有些同学总笑话我学习成绩不好,我不服气,所以才抢着举手,想让大家知道我不笨。"于是,中队辅导员便与他订了一个秘密协议:"以后老师课堂提问时,如果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就举左手;如果你不能回答,就举右手。"从此以后,在课堂上,这个同学再也没有出现过站起来却回答不出问题的情况,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成绩也就有了进步。  相似文献   

20.
姚晋婷 《陕西教育》2009,(12):53-53
学生进入初中,总会出现与小学不同的心理差异和行为表现。如:在小学,课堂上学生都踊跃举手发言,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而进入初中,学生却不愿举手回答问题,只能由老师“点兵”。这种学生不举手的行为直接影响着课堂气氛,不利于学生广泛地发表自己的理解意愿,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那么课堂学生不举手,老师该咋办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