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同志们: 人民广播事业已经走过半个世纪的光辉历程。今天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已经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怀着非常喜悦的心情,谨向老一代和新一代为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祝贺。我国人民广播电视事业之所以取得如此  相似文献   

2.
江澄 《电子出版》1998,(7):20-22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现状和发展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江澄我国已步入了世界上广播电视大国之列,广播电视事业已成为我国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12亿人民喜爱的一项公益事业。一、广播电视事业的现状1.全国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已超过85%。经过建国49年来的...  相似文献   

3.
1990年12月30日是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50周年纪念日。这是我国广播电视战线上几十万干部和职工的共同节日。11月底,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出通知,决定隆重纪念广播电视战线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人民广播事业的优良传统,总结历史经验,振奋革命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广播电视事业。  相似文献   

4.
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它使党、政府与人民群众保持着最经常、最广泛、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是通过服务人民和依靠人民这两个方面来实现的。我国人民广播电视事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依靠人民办好广播电视事业。在我国广播事业的初创时期,就把在收听工具还没有普及情况下建立起来的收音网作为人民广播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群众的需要、意见作为改进工作的依据,以服务群众和依靠群众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的广播事业.从1940年12月30日诞生,到现在已经60多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我国的人民广播电视事业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项规模宏大、社会作用十分显著的事业。对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作全面的分析和总结.无疑是一件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2003年6月第一次印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简史》就是第一本系统记录新中国成立半个世纪以来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历程的史书。  相似文献   

6.
我国广播电视肩负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使命。广播电视宣传工作直接关系到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教育任务,关系到社会稳定,现代化建设能不能顺利进行的问题。广播电视报是广播电视事业中一  相似文献   

7.
1949年解放初期江苏广播电视事业仅有6座人民广播电台(徐州、南通、无锡、苏州、南京、常州),自办节目6套,中波发射机功率11.6千瓦,职工102人。这6座人民广播电台多数是在接收国民党时期电台的基础上相继办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四十五年来,我省广播电视事业在省委、省政府和广播电视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经广播电视战线全体同志的积极努力,取得了巨大成  相似文献   

8.
《中国广播》2011,(2):51-51
为纪念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诞生70周年,丰富人民广播史料收藏与研究,总结历史,继往开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联合举办了“我与人民广播”征文活霉虮中广协会广播电视史研究委员会承办。  相似文献   

9.
傅少球 《新闻世界》2012,(10):43-44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广播电视在文化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分析了目前乡镇广播电视文化站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现状,并对科学发展乡镇文化广播电视事业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广播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传播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法令的现代化的工具。早在一九六五年,毛主席就为人民广播事业题写了“努力办好广播,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的题词,明确了党领导下广播事业的光荣任务。一九八一年中央书记处讨论广播电视工作时,提出广播电视是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人民广播电视事业经历了十多年的曲折道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路线指引下重新回到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轨道,只有几年的时间就有了新的发展,新的突破,新的飞跃。面对这一新的形势,广播电视工作者欢欣鼓舞,奋发图强;人民群众对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寄予更大的期望,对丰富节目内容、提高节目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看到这一喜人的变化,多么期望兄弟部门同心协力,能以同样饱满的热情,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重,为丰富广播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2.
1991年12月26日至28日,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第二届(纪念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50周年)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收到各学会提交的论文50多篇。与会同志回顾了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50年的历程,总结交流了搞好广播电视宣传和事业建设的经验,对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发扬延安精神和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理论研究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下面,是部分同志的发言摘登(以发言先后为序)  相似文献   

13.
11、为什么说广播电视的主要职能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何谓“喉舌”?按辞海解释,这里指“代言人”。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代言人”职能的确定,是由它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大家知道,广播电视事业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办的新闻事业,它的宗旨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和人民利益服务。这是伟大而神圣的使命。所以广播电视工作者从思想上、组织上都应自觉担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  相似文献   

14.
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我们满怀豪情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的时候,我们为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经过艰苦奋斗而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自豪。一、飞速发展的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刻,我国仅有几个中波、短波广播电台,经历50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已步入了世界广播电视大国之列,成为12亿人民喜爱的大众传媒,也成了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的窗口。1.新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走过了辉煌的发展之路。建国初期,声音广播是事业发展重点,全国兴建了一批大功率的中波、短波广播发射台,建立了大批收音站并大力发展农村广播;1958年我国正…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广播电视学会于1997年12月2日至3日在丹阳市举行宣传理论座谈会。江苏人民广播事业已有近50年历史。随着现代科技的推进和事业的发展,广播电视内涵正迅速扩张,传播形式也不断翻  相似文献   

16.
为《中国广播电视年鉴》做好组稿和发行工作郑成贵《中国广播电视年鉴》创办10年,已出版9卷,文字超过1500万字,全面系统地实录了中国人民广播电视事业建立与发展的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播电视事业的成就,充分反映了1985—19...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自1940年在革命圣地延安诞生以来,迄今走过了60多年的路程;新中国的电视事业自1958年诞生迄今也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半个世纪在日寸间的长河中弹指一瞬,当年风华正茂的事业开创者们和最早几代从业者们如今大都年事已高.他们亲历了人民广播电视事业的开创、成长、发展、改革历程,他们曾竭尽心力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有丰富的广播电视工作经验,他们对自己的广播电视生涯有着深切感悟。 为迎接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诞生65周年,为配合全国新闻界开展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三项教育,本刊编辑部和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文化战略事业委员会共同策划、编辑了“我半个世纪的广播电视生涯片断”系列文章若干篇,本刊自2004年第5期起陆续刊登。老广播电视工作者们的经历、经验和体悟定能给新时代的读者以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8.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依据和原动力是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群体对广播电视的需求。然而,在需要和可能之间,资金不足是一个很主要的矛盾。这个突出的问题多年来一直制约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商品流通和市场经济的日渐活跃,广告作为广播电视为社会服  相似文献   

19.
广播电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块重要阵地,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保持广播电视的活力,才能扩大在人民群众中  相似文献   

20.
《中国广播电视学》终于问世了。面对这本专著,回忆许多同志历时四载的艰辛劳动和成书的一件件不寻常经历,感慨颇多。这本书是我国人民广播事业半个世纪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是中国广播电视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奠基之作。它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广播电视学已经有了一个轮廓。无疑,这对我国人民广播事业是有历史意义的贡献。该书出版后,初步反映不错。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认为从整体上看它是“一本好书”,“是广播电视工作者必读的一本比较好的教材”,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