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据最新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养老问题至关重要。梳理我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基本经验和典型模式的基础上,对沈阳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现状进行分析,阐述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面临的困境,抛砖引玉,提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政府包揽型、社会组织运作型、志愿协作型和邻里帮护型的运行模式下居家养老模式的特点以及不足。实行市场化运作,多渠道筹集资金;丰富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强化服务人员的素质技能培训;完善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监督机制可以成为进一步发展居家养老模式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1,(12)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是目前机构养老产业和社区养老产业共同发展下的新型养老产业,是服务养老民生项目和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的发展趋势,介绍了邵阳目前普遍存在的两种模式,"由养添医的机构养老"模式和"居家社区养老+医疗网络"模式,通过分析该两种模式的问题和不足,调研发现个人对机构养老不信任,对居家养老服务了解不多;政府养老制度不完全,激励机制不健全;养老企业长效筹资机制不足;医疗服务信息化水平不高等四个主要难点,制约邵阳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提出了推行和加大宣传更严格健康养老行业的服务标准;尽快建立下一阶段邵阳市健康养老产业计划;企业积极开创公私合营的模式,建立养老企业长效筹资机制;真正建立全方位医疗健康养老平台等实施路径,促进邵阳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南京市鼓楼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开创了一条全新的养老模式,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民间组织具体运作,把发展民间组织与解决养老问题结合起来,走居家养老民营化的道路。本文回顾了鼓楼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的发展历程,以心贴心的成功经验来说明走居家养老民营化道路的优越性;探讨了在居家养老民营化体系中,政府、民间组织以及家庭三方的责任定位。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居家养老模式是对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和创新,台州作为一个经济较发达地区,为互联网居家养老的开展提供了经济基础。课题组选取了有居家养老基础的东平社区、云建社区、育才社区和白云社区的居民进行了互联网养老服务需求调查,发现调查对象比较关注这种养老模式的成本,虽然对这一新型服务模式还有些疑问,但是调查对象反映愿意去尝试这种新型的模式。因此由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政府购买相关服务,是推广这种新型养老模式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学会》2014,(9):31-31
<正>近日,天津发布《2014年市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其中涉及养老服务的项目有9类。9类养老服务项目分别为:基本养老规划与政策研究、基本养老信息收集、信息系统建设及维护等管理工作、公办养老设施管理与维护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及日间照料、社区助餐服务  相似文献   

7.
小毛是上海一位居家养老服务员,她所属的小区是所在街道中最"老"的小区,962户家庭中,就有200多户纯老人家庭。几年前,政府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通过购买服务,为经济困难、自理困难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在上海,八成老人青睐这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像小毛一样的居家养老服务员,  相似文献   

8.
主要分析了地方政府环境政策执行不力的原因,并从完善政府执行队伍建设、改善政府机构设置、健全政府运行机制、健全执行监督机制、建立政治社会化机制5个方面总结加强地方政府环境政策执行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高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质量,是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的很多城市都对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模式进行了探索实践,在老年人的休闲娱乐和日常生活服务供给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医疗保健服务方面供给缺口依然很大,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探索;因此,在对北京市朝阳区相关部门和部分街道调研的基础上,从培育服务供给主体、加强医疗服务人才培养、完善医疗信息平台建设等六个方面对提高城市社区居家养老医疗服务水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南京当前养老服务的供给机制现状,发现居家养老仍是首选、养老机构床位大量空置、精神慰藉等高层次需求覆盖有限、专业护理人员匮乏等现象突出。结合当前南京市居家养老的需求变化新趋势及特点,提出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运行机制创新的具体举措:加快养老产品创新、探索建立养老"喘息服务",坚持推行居家养老需求的精准供给,完善前端"个案护理管理",借助智能技术推进服务供给的多元化等。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1,(20)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够减轻社区居委会压力,使养老服务更加专业化、提高服务质量和内容、激发老年群体互助,所以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有必要的。针对现在介入过程中出现的工作者专业化程度低、缺乏政府的资金支持、养老服务供需矛盾、工作者薪资待遇低等问题,提出提高工作者专业程度、扩充服务资金来源、细化养老服务内容、提高工作者薪资水平的对策,有利于提供更专业、更全面的服务,为居家养老事业而努力。  相似文献   

12.
作为嵌入式养老的创新模式,家庭照护床位是解决当前养老服务困境,推动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精细化治理的重要举措.然而,当前的试点仍存在需求不足、供给乏力的双重困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家庭照护床位认识不清、理解错位;政策实施中尚未有效解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碎片化问题,资源整合定位不准、整合层次低.基于此,本文提出回归家庭照护床位政策本色,强调其准市场化服务属性,明确其补充、协调、整合的功能定位,探索以街镇-社区为基点、以"养老管家"为媒介、以智能科技为支撑、以老年人住所为场域、以老年人个体为中心的服务终端功能性整合路径,完善配套激励相容机制、支付保障机制,推动实现"医-养-康-护"一体化居家养老.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现实需求,即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政社联动的创新实践,是提高政府部门治理能力的重大举措,有利于转变政府文化职能,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共文化资源的配置效率,分析了当前在政府购买中存在着职责履行不到位、承接主体不充分、公众参与度及绩效评估体系不健全的尴尬局面的困境,并提出了对应的措施,即强化政府作为购买者的责任、培育社会文化组织、调动公众参与度、对购买行为进行绩效评估等,以期更好地优化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我国人口向老龄化迈进的时代,面对日益广泛的养老需求,需要养老服务企业思考如何完善养老体系,整合的养老资源等问题。本文利用福建省晋江市城市地区的问卷调查数据,建立二元Logit模型对中小城市中年群体对于企业养老服务购买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健康因素(慢性疾病、心理疾病、残疾等)、社区养老服务质量、社会养老保险、朋友影响、获得渠道、服务评价以及企业品牌等9个因素对中小城市中年群体购买企业养老服务意愿的影响具有统计显著性。  相似文献   

15.
武慧 《今日科苑》2007,(8):112-112
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以居家养老为核心辅以社会化养老服务,这是我国新型的养老模式。应以法律、法规、政策规范社会养老服务,并将老龄事业纳入国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于1999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各省市开始对老年福祉服务模式进行积极的调查与探究,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应运而生。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和社区如何将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建设引领到人们视线当中,满足老年人对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是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就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建设展开论述,分别从政府、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以期更好地解决中国老龄化问题。  相似文献   

17.
陈景 《科技风》2023,(33):162-164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形势日益严峻,居家智慧养老应运而生,它能有效突破养老瓶颈。但目前,城市居家智慧养老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老年人对智慧养老认同度不高、居家智慧养老医疗服务不足、居家智慧养老产品及服务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专业人才不足等,并就此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期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养老,使老年人乐享晚年。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技术在养老服务领域的作用愈发显著。现阶段可以从发展目标、模式分类、重点内容以及实施机制四个方面,对域外发达国家的人工智能养老战略与政策展开探讨。其在内容上包括构建安全的人工智能养老系统、践行综合照护服务理念、注重解决伦理和法律困境、不断提升公民人工智能素养,在实施机制上包括政府大力支持智能养老发展、企业和行业协会积极参与。我国应借鉴国外人工智能养老战略中的有益经验,如树立以老年人为中心的人工智能养老服务理念、在实施人工智能战略过程中形成多元化资金筹集渠道等。具体的完善措施包括:采取符合我国实际的人工智能养老战略模式、建立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的人工智能养老服务供给体系、提升老年人对人工智能养老服务的支付能力,以及形成政府主导和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人工智能养老治理局面。  相似文献   

19.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小珍 《大众科技》2006,(4):183-184
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迫切要求建立和健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文章在对我国农村现行两种主要养老方式——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居家养老概念,并分析了为使农村养老在法制、经济和保障水平等方面得到有效的支持,政府应发挥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地方政府间在跨域治理的过程中面临着地方政府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信息的不对称、协商的低效率、利益分配与共享机制不健全、监督乏力等实践难题、进而影响了跨域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跨域公共问题的有效治理需要创新政府绩效评估机制,建立与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完善监督机制等具体路径来促进地方政府间协作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