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明今年上初一,他的班主任王老师是他妈妈。使他得意的是,每天和妈妈一起上学,一起回家,偌大的书包不用自己背了,而由妈妈代劳。一天,一位邻居对王老师说:“如果你不教学,或你儿子不在你们校上学,他自己就不用背书包了?上了高中怎么办?”这一问,给王老师提了一个醒:不能太娇惯孩子。王老师心想,教儿子自立应从背书包开始。放学了,其他同学都背起书包一溜烟地“飞”走了,只有明明眼巴巴地等着妈妈。明明见了妈妈,一边责怪妈妈太磨蹭,一边将自己的书包扔上妈妈的自行车。王老师看着被自己惯坏了的儿子,不无后悔地说:“明…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的身边,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景,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在玩耍,一不小心,被身边的椅子绊了一下,摔倒了,大哭……这时,他的母亲匆匆跑来,一边抱起孩子,一边说:“宝宝不哭,宝宝不哭,椅子坏,椅子绊了宝宝,妈妈打椅子。”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的身边,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景,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在玩耍,一不小心,被身边的椅子绊了一下,摔倒了,大哭……这时,他的母亲匆匆跑来,一边抱起孩子,一边说:“宝宝不哭,宝宝不哭,椅子坏,椅子绊了宝宝,妈妈打椅子。”  相似文献   

4.
清晨入园,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紧紧抓住大人的衣襟,哭着说:“妈妈,我今天不想上幼儿园。”妈妈急着上班,一把扯下孩子的手,“不许哭!再哭,妈妈就不来接你。”孩子虽然勉强止住了哭声,但他的眼泪还在流。 游戏时,明明一不小心撞到了玲玲,玲玲大哭起来、明明连忙把她扶起来,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但玲玲还在哭。明明理直气壮地说:“我都向你道歉了,你还哭什么?再哭,我就告老师去。”玲玲的哭声比刚才小了些,但她仍在抽泣。 上述现象,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只要有孩子的地方,就难免会有哭声。哭,是孩子…  相似文献   

5.
随着妈妈扬起的手,一记耳光重重地甩在我脸上。我既震惊又委屈熏咬紧牙关,没让眼泪流出来,因为哭了,就证明是认错了。而今天我没有错,所以我绝不认错!我“砰”地一声关上了门,恨恨地说:“这个家我再也呆不下去了。你们永远都只认得分数!”我漫无目的地走在夏日的街道上,阳光灸烤着大地。我却感到凉,一种透心的凉。这时,迎面走来一对母子。母亲一边给小男孩揉着额头上的伤,一边大声责骂着小男孩太调皮。这情景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妈妈带我去书店。在熙来攘往的大街上,我和妈妈走散了。看着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无助与恐惧让我视线…  相似文献   

6.
一个黑孩子出生后,体弱多病,他母亲到处为他寻药,也无济于事。后来,那孩子的母亲听从一位乡村医生的建议,让那孩子去学拳击,以增强体质,强健筋骨。因为学拳击的缘故,黑孩子的身体好了起来,而且比一般的孩子结实多了,但他的性格非常暴烈,常常惹是生非,不是把东家的孩子打哭了,就是把西家的东西破坏了,弄得四周的邻居都非常不满,孩子的妈妈也常常不停地向邻居们道歉,严重的还主动赔偿。完了以后,就回家痛打自己的儿子,一边打,一边骂,一边哭。黑孩子老老实实地跪在地上,一边让母亲打,一边认错。但过不了多久,他的毛病又犯了,又要接受母亲的痛斥…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我在一家鞋店遇到一件这样的事:一位母亲正带着两个孩子逛这家鞋店,她的女儿看上了一双精美别致的童鞋,于是就向母亲提买鞋的要求。她先是哀求,随即是生气,最后是大吵大闹,一边哭一边不停地喊:“妈妈,我就是要那双鞋,给我买嘛。”妈妈在无奈之下终于满足了她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周凌  姚华 《早期教育》2006,(9):14-14
一、变变我的脸。 开学两周以来,张皓杰小朋友还是会不停地哭着叫“妈妈”。一次,老师看到了身边的彩色纸,灵机一动,对他说:“你看这张纸多漂亮!”他没理会,继续哭。老师又说:“我会变魔术哦!”他的哭声小了点,抬起眼看着老师。见奏效了,老师连忙说:“我能变出你的脸,你想看吗?”哭声停了,他瞪大了眼睛看着老师。老师便拿起彩色纸,一边故意用很夸张的动作撕出一个不规则的图形,一边大声地说:“变!变!变!”这一举动让张皓杰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也把所有孩子都吸引住了。老师随手拿起笔,在图形上画上了哭的表情:“这是张皓杰的小脸,想要的话我们一起来变出自己的小脸吧!”孩子们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我在心理学校接待了一位母亲,她充满焦虑和不解地跟我讲了刚刚发生的事(孩子的爸爸一直在旁边默默地坐着):“真没想到!前两天,我刚上初一的儿子打开煤气要自杀! 差一点儿,幸亏他后来又关上了。那天我下班回家,孩子正在屋里哭。他告诉我,老师又批评他了!他在班里就忍不住哭了,后来借日上厕所就回了家,在家越想越难受,就打开了煤气。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话着没意思。 “我想不明白;我们这么好的家庭,吃穿条件都要比一般的家庭好,我们把整个的精力都投到他身上了,他怎么会活着没意思? “在自杀的前一段时间,他就为…  相似文献   

10.
母亲的厨房     
赵正永 《辅导员》2011,(21):18-18
一位美国男孩在他出生前三个月.父亲就因为一场意外事故去世了。他母亲独自一人生下了他。为了维持生计.妈妈一边工作.一边读了护士学校.成为一名注册护士。她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抚养大了儿子,从小到大.孩子和妈妈的关系都非常亲密而融洽.虽然他从没有得到过父爱。  相似文献   

11.
母亲     
母亲叫我把楼上的箱子拿下来。我站在楼梯口,看着手里笨重而结实的箱子,手一松,箱子便顺着楼梯鼓咚鼓咚地滚了下去。同时从客厅里传来拖鞋噼哩啪啦摩擦地板的声音,紧跟着是母亲的女高音:“当心点当心点!怎么了?怎么回事?”看见母亲拿着梳子披头散发地冲进来,惊慌失措地冲着滚下来的木箱大喊:“慢点!摔疼了没有?赶快揉……”母亲终于定了定神,疑惑的目光顺着楼梯向上移。四目相对的刹那,我竟莫名其妙地冲母亲微微一笑。母亲孩子似的拍着胸口大大松了一口气:“我的天!”然后气急败坏地冲我大喊:“死丫头!一天到晚吓人!”大…  相似文献   

12.
林希 《神州学人》2000,(5):37-39
4.午后幼儿园 午后幼儿园的老师是南斯拉夫人,叫亚斯娜。她是一个50岁左右的胖太太,人很慈祥。 郭闽刚入园的时候,亚斯娜太太让我陪着郭闽,可我只陪了20分钟就想回家。亚斯娜太太很担心:“他要是哭了怎么办?”我笑了:“放心吧!我的孩子自18个月上幼儿园,从来就没有哭过!” 我说的是实话,想当年,接送儿子的任务是他爸爸负责的。近乎全新村的人都知道他们父子:“那跟在小郭自行车后面颠啊颠的‘小小郭’上幼儿园总是那么快快活活的。”那些每天为孩子不肯上幼儿园而发愁的家长看着更是羡慕。 郭闽和爸爸的关系在那时要比…  相似文献   

13.
孩子与钱     
有一天,我们的两个孩子交上了坏运气:老大克里斯把一枚两毛五的硬币从嘴里咽了下去,不巧正卡在喉咙眼上。当时克里斯才4岁,我赶紧抓住他的双脚让他头冲下悬在那儿。他妈妈用手拍着他的背,一直折腾到那个硬币从他嘴里吐出,滚到楼板上才停下来。我们的小儿子尼科当时才2岁,在一旁一边恐惧地看着我们折腾,一边可怜地哭着。克里斯刚觉得好受一点,就拾起那枚硬币从窗口扔了出去。就  相似文献   

14.
当接到女儿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作妈妈的我心中不知是喜是怕还是忧……女儿18岁了,还从来没有离开过我的身边,就在昨晚还和爸爸妈妈挤在一个床上撒娇,可现在就要离开我们到很远的城市去上大学!一想到这儿,就止不住泪如泉涌。朋友们看着不解,在一边不停地劝:“孩子上大学是喜事,哭什么?”可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好像孩子不是去上大学,而是去前线一样……  相似文献   

15.
哎,我生病了     
这些日子,我在幼儿园的表现是越来 越好。身体状况也不错,连妈妈都说:“这孩子的适应能力还是蛮强的,我的担心是多余了。”妈妈刚刚表扬了我,哎!我呀,就生病了。这一病还不轻呢! 这天早晨我一点劲也没有,不想动,懒懒地躺在床上,对妈妈说:“妈妈,睡觉。”“宝贝,快起来,要不我们都迟到了。”妈妈边说边给我准备衣服。咳,真急人,我哭着说:“妈妈,抱抱我”。妈妈笑嘻嘻地看着我说:“又撒娇,男孩子可不能这样噢。哟,这小脸怎么这么红。”妈妈终于发现我不对劲了(粗心的妈妈)。妈妈伸手摸一下我的额头,“老公老公,孩子…  相似文献   

16.
当接到女儿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作妈妈的我心中不知是喜是怕还是忧……女儿18岁了,还从来没有离开过我的身边,就在昨晚还和爸爸妈妈挤在一个床上撒娇,可现在就要离开我们到很远的城市去上大学!一想到这儿,就止不住泪如泉涌.朋友们看着不解,在一边不停地劝:"孩子上大学是喜事,哭什么?"可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好像孩子不是去上大学,而是去前线一样……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关于孩子和母亲的故事。 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于是小孩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蚂蚁宝宝。蚂蚁遇见障碍物过不去了,小孩就用小手搭桥让它爬过去。母亲一脸欣喜。  相似文献   

18.
汪文 《科技文萃》2001,1(7):101-106
“孩子搬自行车到6层, 足足用了半小时!” 我提心吊胆地看着: 一个6岁的孩子,吃力地搬着一辆自行车,在楼梯上跌跌撞撞、七倒八歪,他要把这辆自行 车从一层搬到六层。  相似文献   

19.
女儿就要离开家,到遥远的城市去了。接到女儿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这当妈妈的心中不知是喜是忧……女儿18岁了,还一刻不曾离开过我的身边,就在昨晚她还和爸爸妈妈挤在一个床上撒娇,可现在她要离开我们,到很远的城市去上大学了。一想到这儿,就止不住泪如泉涌。朋友们看着不理解,在一边不停地劝:“孩子上大学是喜事,哭什么?”可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好像孩子不是去上大学,而是去老山前线一样……  相似文献   

20.
感受压力     
中央电视台曾经播过这样一个节目,主持人请大家就“感受压力”发表自己的感想,一位中年人给大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儿子因为受到“孔融让梨”的启发,吃水果的时候就拣了最大的一个梨让给大家,递给奶奶,奶奶说:“乖孙子,你吃。”给爷爷,爷爷说:“好孩子,你自己吃吧!”给妈妈、姑姑,她们非但不吃,还大大地表扬了他一番。孩子很是得意。到这位父亲的时候,他毫不客气咬了一大口,看着被咬掉一半的梨,孩子愣了一下,然后伤心地大哭起来。最后,这位父亲又说,“以后他再让梨的时候,是绝对不会给我的!我觉得,这就是压力,让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