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多环节的教学方法 体现成人教育特色天津企业管理培训中心邢福光,宋卓和在十年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到,成人教育尤其是高层次的培训,必须克服教师课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保证知识体系完整的同时,立足于学员观念和意识的更新,提高学员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经...  相似文献   

2.
咨询企业隐性知识共享模式与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咨询企业作为典型的知识型组织,具有以知识为核心的特点。在咨询企业中运用知识管理,特别是对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共享的管理,对于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形成知识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咨询企业隐性知识共享模式,提出适合咨询企业隐性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
我校高职热能专业通过近两年产学结合的实践,形成了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适应企业生产岗位的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 一、突出能力培养,制定教学计划 我们根据高职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突出能力培养,制定了由基本素质、职业岗位能力、应变能力三部分组成的教学计划。其中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人文自然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职业岗位能力包括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实践技术和专门技能;应变能力包括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合作能力。与职业岗位能力和应变能力相对应的知识体系,要根据企业实际要求来构…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可以说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两个基本动力源。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知识将成为核心和具有柔性特点的生产要素,而对知识的管理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提高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组织而言,知识和信息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成为最主要的资源,知识经济迫切要求管理创新。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念――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正在国外一些大公司中形成并不断完善,其中心内容便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本文力求从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出发,解读企业知识管理的目标与任务,探索知识型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知识管理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增强组织竞争优势的管理方法。开放教育学籍管理应该从编码化战略选择、信息系统建设、规范化流程建设、知识共享及人员流动机制建设等方面改进管理方式和手段,以适应知识管理理念要求。  相似文献   

6.
如今,企业管理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时代企业管理的新境界在于合理利用企业内部及外界的知识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活动,更好地利用整个团体的智慧,促使整个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有效提高。企业管理者应该牢牢把握企业创新经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要求,对企业发展理念、组织结构、战略战术、规章制度、发展模式以及企业文化不断进行创新,使企业在创新模式的引导下,在知识经济时代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民办学校知识管理就是综合运用民办学校组织所具有的内外教育资源,通过建立基于学校政务和职能的知识挖掘和知识共享体系,以最大化对知识及有知识的教职员工的尊重,最大化学校知识的价值,从而提高民办学校适应市场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保持并提升学校的核心特色力的一场管理文化变革。在实际管理运作中,它强调学校知识文化的创新价值,借助于学校知识经营策略,达到整体上对知识的管理带动民办学校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生存、发展和成功,归根结底取决于其知识机构、知识管理和创新能力。因此,企业必须把提升企业变革和创新能力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战略措施。这就要求企业不断更新知识,建立客户关系管理、流程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危机管理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知识管理主动进行变革和创新,以促进社会和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知识管理对广大中小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在校本研修中,校长应该重视知识管理,采取适当的策略,通过知识的获取、生产、储存、转换和共享过程,提高学校组织及其成员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化学学科中,化学实验是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创新能力是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以感知、记忆、想象等为基础,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检索、重组、加工、创造,形成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思想的能力,具有探索性、新颖性和创造性。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培养创造精神,就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书本,打破常规,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方法,勇于开拓进取,逐渐形成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1.
我们正在步入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和技术创造将逐步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一代人,它既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挑战。如何适应新的时代发展的要求,培养新世纪的合格人才呢?我们认为,新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的确立是关键,人的创造性思维和知识创新能力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而要落实这一点,就必须重视和强调全社会的学习和教育,构建一个学习社会,促进学习意识普遍化和学习行为社会化。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与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正在步入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和技术创造将逐步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一代人,它既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挑战。如何适应新的时代发展的要求,培养新世纪的合格人才呢?我们认为,新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的确立是关键,人的创造性思维和知识创新能力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而要落实这一点,就必须重视和强调全社会的学习和教育,构建一个学习社会,促进学习意识普遍化和学习行为社会化。  相似文献   

13.
人类的学习就其实质来说是一种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经验的文化活动。学习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维持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获得已有的知识、经验,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种是创新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的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以迎接、处理好社会发生的变化。尽管创新能力很重要,但我们也不能因一味地强调创新而忽略了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素养是创新能力的根基,只有基本素养厚实,创新才有扎实的基础,人的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才越大。  相似文献   

14.
学校的知识管理是指通过对学校内外知识的识别、获取、传播、扩散、创造,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流通共享,使学校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其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组织绩效,在全球化的教育市场中获得核心竞争力,以有效实现学校的职能。它的出发点是把知识看作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常言道:班主任不是官,大小事情都沾边。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工作的教师,是学校教育意图的具体贯彻者,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班主任工作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较高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外,还要具备应对各种问题、因才施教的办法,才能管理好班集体。  相似文献   

16.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追求目标。其中教师的定位是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如何解读这一概念,通过实践研究性学习,我们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知识联盟是发达国家发展知识经济的成功经验之一,虽企业成为知识型企业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我国中小企业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一种选择。知识联盟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或大学和其它组织间以协议方式组成的一种使企业间互相获取技能、能力及合作创新能力的知识集约关系。知识联盟因是知识集约性的联盟,因而要求参与企业有知识意识与知识管理的能力。知识联盟要进行系统的准备,包括国家、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论述了知识经济时代因特网络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知识管理是图书馆中的基本任务,知识管理是使信息转化为知识,并用知识来提高特定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馆员在图书馆知识管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引导作用,提高馆员的素质已经成为一个不能回避的话题.文章提出了网络环境下馆员应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信息素质等;对馆员素质培养和培养氛围的营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学校的知识管理是指通过对学校内外知识的识别、获取、传播、扩散、创造,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流通共享,使学校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其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组织绩效,在全球化的教育市场中获得核心竞争力,以有效实现学校的职能。它的出发点是把知识看作最重要的资源,把最大限度地获取和利用知识作为提高学校总体实力的关键。知识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体现了未来学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下自学考试的学习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英敏 《中国考试》2004,(11):35-37
知识经济的到来对我们的国家既是不可回避的挑战.又是不可多得的机遇,是我们每一个致力于振兴中华的人都应该高度重视的。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我国政府于1998年2月提出建设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建成国家创新体系,它主要包括:(1)知识创新系统(国家科研机构为主);(2)技术创新系统(国家高新技术集团为主);(3)知识传播系统(高校、职业培训机构为主);(4)知识应用系统(企业与社会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