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学生发展是学校工作的归宿点,那么教师发展就是学校工作的着力点。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根本,是教育事业的元气,我们为教育事业培本固元,最根本的工作就是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何燕 《内蒙古教育》2003,(12):1-1,19
教师教育是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的统称。它是师范教育与教师继续教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统一组织的现代体制,是实现教师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历史要求。教师教育是我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师资来源和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发展教育事业的主要力量,教师提高素质的途径之一就是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力争做专家型和学者型的教师。  相似文献   

4.
教育创新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选择,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新发展,它是时代赋予教育事业新的历史使命。作为教育创新主体的教师,要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的高度,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推进教育创新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相似文献   

5.
教育质量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教师素质是决定性的因素。但是社会的转型使得许多老师感受不到教师职业的尊严与满足,只教不研的现象并不少见,专业素质原地踏步或摇晃衰减的情况也令人不安的凸显出来,视而不见就是对教育事业不负责任。认识危害,寻求对策,教师专业发展最根本的途径一言蔽之就是“研”。  相似文献   

6.
爱与责任     
李膺 《甘肃教育》2005,(10):1-1
“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教师的“爱”,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岗位,热爱事业。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以培育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好自己的光荣职责。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育学科是教师教育事业发展的根系所在,它的建设与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师教育体系的建构。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学科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处于教师教育主体的高等师范院校应承担起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重任,明确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是新课程改革、教师教育制度大学化的必然要求,树立正确认识、科学规划、着眼于长远发展的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8.
关于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瑾 《教育探索》2002,(1):85-87
一、新时期的师德内涵教师职业道德是高层次的道德,它的内容除了德育内容的一般要求外,特别强调要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终生献身教育事业,自觉做到教书育人,关心和热爱每一个学生,诲人不倦。教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对青少年一代的培养工作,才能坚定职业信念和理想,产生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又集中体现为对学生的热爱,这既是教师必备的情感品质和职业道德规范,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性。这一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既要…  相似文献   

9.
秦平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25(12):117-120
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和推广,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文章探讨了适应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教师应具备新的素质。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关系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因此,应该加快师范教育改革的步伐,完善实现教师专业化素质培养的途径,推动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师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落实和贯彻,教师是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可以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是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就没有学校的发展,就没有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双语教师队伍建设是西藏双语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对西藏双语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西藏基础教育阶段双语教师的调查发现,新时期西藏双语教学师资队伍总体上处于良好水平,能够较好地适应西藏双语教育分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结构不完善、身份认同感危机、自主发展意愿较弱、专业化发展水平偏低、双语师范生培养和双语教师在职培训体系有待强化等问题,进而从宏观制度和微观教师个体层面提出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培养培训一体化模式、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明确准入门槛、增强身份认同感和自主发展的主观能动性等加强西藏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关系到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和特殊教育的质量,是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不仅包括教师所应有的共同素质,还包括特殊教育职业所特别需要的专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方面。目前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在于特殊教育教师的数量严重缺乏、专业水平不高、培训制度不完善,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在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培养、完善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制度、尽快建立和实行特殊教育专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
教师职业幸福感群体缺失的制度困境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幸福感体现着教师的职业认知、职业素养和职业价值观,是构成教师职业动力、职业道德和教育伦理体系的重要基础,体现为教师不仅满足于自己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和教育成就感、遵守一定的教育伦理规范,而且对教育伦理具有深切的认同感,将教育伦理作为自己的生命追求去恪守。基于教师教育终身发展的视角探讨了普通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制度成因,并反思重建尊重教师个性和教师终身发展的内生性教师制度变革。  相似文献   

14.
在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起着关键作用的今天,教师的专业发展显得尤其重要。然而,学校的管理模式、行政管理权、评价体系、非正式组织及社会公众对教师的态度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因此,行政部门的放权、评价体系的改善、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加强学校与社会的沟通对教师专业自主权的发展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教师信念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中,教师信念、教师知识和教师能力是三个主要的维度。其中,教师信念在教师专业结构中位于较高层次,它统摄着教师专业结构中的其他方面。所以,研究信息技术教师信念对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信念相关理论的论述,结合信息技术教师信念状况,提出重建信息技术教师信念的策略,即"应试教育的学校文化向素质教育的学校文化的变革"、"将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信念生成与转变作为教师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信息技术教师应积极在实践中进行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16.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wo images of teachers as seen by students of education: the ideal teacher and their own self‐image as teachers. The research compares th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hese two images using two sub‐groups of students of education: students at an academic teachers’ college who will be referred to as student teachers and beginning teachers, who, while teaching, are completing their academic degrees at teachers’ colleges or regional academic colleges.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89 students at the two colleges by means of a questionnaire that included open‐ended questions which were analyzed qualitatively. The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two major categories that comprise perceptions of the ideal teacher: first, personal qualities; and second, knowledge of the subject taught as well as didactic knowledge. Both groups of students similarly attribut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ersonal qualities of the ideal teacher, but there is a difference in their percep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knowledge: the beginning teachers attributed great importance to knowledge and perceived it as a quality similar in importance to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while the student teachers, who had not begun their teaching careers, attributed less importance to knowledge as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ideal teacher. A quality which was less prominent when profiling the ideal teacher is general education and wide perspectives. The teacher as a socializing agent, a person who promotes social goals, was not mentioned at all. Students maintained that, during their studies, they had improved their qualities as ‘empathetic and attentive’ teachers, ‘knowledgeable in teaching methods’, and in ‘leadership’. But they had hardly improved their knowledge of the subject they taught or their level of general knowledge. The discussion of knowledge and the desirable personal qualities of a teacher is relevant to the current debate regarding the relative merits of disciplinary education in contrast to pedagogical education in preparation for teaching as a profession. The clear preference for disciplinary education by policy makers in Israel and elsewhere in the field of teacher education is contradictory to the emphasis placed on the personal development of future teachers and their pedagogical education by the students of education who participated in this research.  相似文献   

17.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已成为现代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校本教研是源于学校发展的需要,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教师需要而展开的教研形式,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从教师对校本教研的看法、教育观念、教育知识、教育能力等四个方面来调查分析校本教研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和方向,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要素。小学教师的专业化面临着很多问题,"校本发展"是提高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刘旭 《中学教育》2010,(2):43-46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呈现出一种不合理的状态,具体表现为教师外部流失、教师内部流失以及教师流动纠纷。从教师自身进行剖析,试图在法律上通过制定教师工资标准、明确教师职业性质、规范聘任制度来保障中小学教师的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20.
教师教育信念研究是教师研究的重要之维,对推动教师发展乃至教育变革均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CNKI中有关"教师教育信念"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我国教师教育信念研究涉及到教师教育信念的结构、影响因素、教育信念与教育行为的关系、教师教育信念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育信念的转变等内容,我国教师教育信念的研究趋于丰富和细化,其中,对不同类型的教师教育信念关注和研究方法的选择是主要的方面。虽然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以后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在研究内容上,需要在不同类型教师的教育信念、教师教育信念转变及其路径等方面加强研究;在研究方法上,要积极融合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方法,并借鉴"隐喻"、视频分析等新兴的研究方法,增加研究深度;在研究导向上,加强教师教育信念的本土化研究,充分重视行动对教师教育信念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