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思源中学是创办于1998年的一所普通的初级中学。虽然只有五年多的办学历程,但学校已经初步完成了三个阶段的跨越式发展:一是1998年我们以武术教育为突破口,把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奠基工程;二是2000年我们将民族优秀文化技艺课程列入课表,促进了优秀民族文化的内涵发展;三是2002年我们提出关注特长、关注情感、关注生命的“以特长促合格”的育人理念,使我校的文化教育与人的精神发展得到了充分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上海教育》2004,(8S):52-52
思源中学是创办于1998年的一所普通的初级中学。虽然只有五年多的办学历程,但学校已经初步完成了三个阶段的跨越式发展:一是1998年我们以武术教育为突破口,把弘扬民族优秀化作为学校教育的奠基工程;二是2000年我们将民族优秀化技艺课程列入课表,促进了优秀民族化的内涵发展:三是2002年我们提出关注特长、关注情感、关注生命的“以特长促合格”的育人理念,  相似文献   

3.
为了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营造“一校一品”的格局,黑河市实验小学把“精选国粹特色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确立了“1+X”的特色办学模式,“1”是指开展师生经典诵读和主题阅读特色活动,“X”是指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的武术、戏曲、书法、国画、嗣棋等精选国粹特色课程。这一特色项目意在培养小学生的现代意识和民族精神。经过几年的实践,学校现已形成诵读活动常规化、阅读活动特色化、特色课程鲜明化的教育格局。  相似文献   

4.
背景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史的礼仪之邦。思源中学办学六年来,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十项民族特色技艺在必修课、选修课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渗透,形成了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为进一步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凸  相似文献   

5.
〔摘%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广州市花都区雅瑶中学以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为抓手,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写传统魅力,展青春风采"的艺术教育办学特色。根据国家颁布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的精神,雅瑶中学积极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美术校本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取得了明显成效,进一步深化了学校的艺术教育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6.
薛颖 《辽宁教育》2022,(6):75-77
沈阳市皇姑区宁山路小学以"至远教育"为办学特色,关注生命成长,遵循教育规律,构建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生命成长"为延展的"至远"课程体系.学校先后被评为"沈阳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学校""沈阳市首批义务教育阶段劳动教育特色学校""沈阳市新优质均衡示范学校".2021年7月,"双减"政策的出台,让学校、社会...  相似文献   

7.
《四川教育》2015,(Z1):18
【编者按】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条指出:"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既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积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承和弘扬革命传统文化。"2014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的通知》在"活动目的"中指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党的  相似文献   

8.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它体现了学校的个性魅力、校园精神及办学特色。近年来,我校坚持以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校园文化建设主题,锻造"学校精神",实现文化育人,打造和谐品牌校园。  相似文献   

9.
中华武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精神内涵。本文通过阐述中华武术的内涵,分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中华武术教育的价值,以及如何在教学中进行渗透,三个方面加以介绍,以期更好地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初中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提高初中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武术作为我国一个特色、经典的传统技艺,可谓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不断汲取了国内外优秀的文化、智慧结晶,从传统的技艺层面上升到了武德、武魂的精神高度,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丰富了我国民族文化的精神财富.本文针对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强调了武德教育对于武术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在高校武术课程教学当中武德教育的弱化和缺失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加强武德教育的途径,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武术作为我国一个特色、经典的传统技艺,可谓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不断汲取了国内外优秀的文化、智慧结晶,从传统的技艺层面上升到了武德、武魂的精神高度,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丰富了我国民族文化的精神财富.本文针对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强调了武德教育对于武术教育的重要性,指出并分析了在高校武术课程教学当中武德教育的弱化和缺失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加强武德教育的途径,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个民族之所以源远流长,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拥有着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根基。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公民"四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丰实政治课堂,提升政治课堂的文化底蕴,需要积极地促进  相似文献   

13.
刘忠 《语文知识》2015,(3):56-58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来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从中"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并能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规定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分学段系统融  相似文献   

14.
一、基本思路 以"三个代表"思想和十七大报告关于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为指导,以文本教材为载体,以课程建设、学科渗透、环境熏陶、主题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形式为依托,以经典诵读为基本形式,以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为目标,开展国学启蒙教育,使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不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民族精神,弘扬中华美德.  相似文献   

15.
王长芬 《现代教学》2015,(Z1):35-36
立足"文化立校、自强育人"的办学思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中,我校以文化建设为基点,以学校特色发展为核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文化建设有机整合。在学校文化的建构中保障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中丰富和发展学校文化的内涵,达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整体发展。一、环境浸润,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修养,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6.
校本课程开发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我校立足学科建设、打造学校特色,几年来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已开发实施了弘扬与培养民族精神的校本课程系列,我们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办学宗旨及教师资源,侧重于以“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读书”为主题的学校特色下校本课程的开发,从而全面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7.
黄琼 《现代教学》2015,(Z1):43-44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巧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可为学生奠定良好的文化素养基础,促使学生未来能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上海市光明中学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以国学、京剧、书法三项国粹为切入点,通过课程推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通过活动辐射,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品牌;通过社团创建,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弘扬民族精神,传承  相似文献   

18.
仝伟 《华章》2010,(36)
加强学校武术文化教育,提高青少年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振奋民族精神已成为当前我国学校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命题.而武术文化素养教育的提出,是对实现这一命题的人文关怀,是对学校武术文化教育中"内化"问题的现实关切.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武术文化素养教育为切入点,依托高校武术教学实际,分别从武术文化知识结构、武术文化意识、武术运动技能、武德、武术审美五个方面探讨我国高校武术教学应如何加强大学生武术文化素养教育,以期提高学生的武术文化素养,使民族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能够真正渗透到高校武术教学过程,内化为学生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9.
张萦 《广西教育》2008,(10):27-27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校的办学特色。如何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学校管理者所应考虑的。为此,从2004年起我校就开设了以学习诵读《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让中华传统文化成为学校永不干涸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20.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1],有力增强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教育部在2014年《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