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西方文化和思维差异决定了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不同.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英语多静态,汉语多动态;英语表达比较抽象,而汉语表达比较具体.本文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概述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及其对翻译T-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西方文化和思维差异决定了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不同.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英语多静态,汉语多动态;英语表达比较抽象,而汉语表达比较具体.本文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概述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及其对翻译T-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西方文化和思维差异决定了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不同.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英语多静态,汉语多动态;英语表达比较抽象,而汉语表达比较具体.本文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概述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及其对翻译T-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李曙英 《海外英语》2013,(3X):150-152
否定表达是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的语言现象。由于文化背景、语言体系等差异,两种语言的否定表达既有对等性,也有不对等性。英语中的一些否定句,翻译成汉语的肯定句比翻译成否定句更能体现英语句的表达本意和汉语的表达习惯。反之亦然。探讨英汉否定表达的差异及翻译技巧有助于英语语言的学习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英语是形态语言,汉语是非形态语言。因此,在构词方面,英语以词缀构词为主,而汉语主要以复合构词为主。随着现代汉语的不断发展,汉语中的派生词不断增多,于是汉语词缀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通过英语词缀和现代汉语词缀的对比,探讨它们之间的差异及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6.
由于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在语法和表达习惯上的差异,英译汉时不能完全按照英语原句的句子词性和句子成分直译成汉语,必须转换某些词的词性或者句子成分才能用汉语准确地表达出来英语原文的意思。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中常见的翻译题型充分体现了英汉翻译中英汉两种语言在思维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当两个否定成分限定同一个词时,或者是一个否定成分否定另一个否定成分时,二者互相抵冲取得肯定意义,称为双重否定(double negation)。这种语言现象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中都是普遍存在的。本文试将双重否定在英语、汉语两种语言中的表达形式进行简略的比较,以观察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等同与差异。  相似文献   

8.
英语和汉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二者之间理所当然存在较大差异。由于英语和汉语作为全球使用范围较广的语言和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对于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不断加深。本文将从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方面存在差异的原因和两者之间各自具有的特点进行着重分析。  相似文献   

9.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语言,因而英汉句法有许多差异。这些差异显示了汉语和英语句法各自的特点,同时这些差异也会在英汉句式转换时产生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由于受汉语的影响和干扰,用汉族的思维方式,语法规则和语言习惯而形成的一种中介语言。它的创造既包含有汉语的一些特征,又含有英语特征的一种语言系统。在日常使用中它是不合英语规范和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是由于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所以两种语言在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语言习惯,表达方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在使用的过程中中式英语也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1.
"文学的无限可能性"是一种渊源于古代且一直存在的特殊文学品格。在后现代主义的众多作家中,阿根廷诗人和小说家博尔赫斯在其短篇小说创作中,自觉地走向无限,描述了梦与迷宫、时空观和宇宙观、世界与人的走向、读者接受等数个"无限可能性"层次,从而将文学的无限可能性推向极致。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文论史上,文学真实论源远流长且极具生命力。然而,随着后现代主义对真理、本质等哲学范畴的消解,这一文论传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言说和评判文学的重要法则,文学真实性不可能被取消,但必须做出重大调整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性和言说文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美学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当代西方具有广泛影响的一股重要美学思潮,在很多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得到了体现。通过对后现代主义的重要代表,凯特·冯内古特的《五号屠场》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该小说对传统美学价值进行了彻底的颠覆,显示了强烈的后现代美学特征,即黑色幽默和削平深层模式。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华文长篇小说创作呈现繁荣的局面,朱崇科的《身体意识形态》从这些小说中的“力比多实践”的角度出发,运用后现代文化理论对此进行了别开生面的评述。作者指出,长篇小说中的性描写(力比多实践)实际上是特定历史背景下各种文化政治力量争夺话语权的结果。书中很多颇有新意的观点,展现出作者驾驭文本的能力和活用理论的匠心。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在文学上的地位举足轻重,贡献颇多。该文以鲁迅及其影响下的乡土小说和左翼、东北作家群、京派等创作的乡土小说为研究对象,仅就启蒙的文化批判主题、左翼文学中乡土小说的社会政治视角、精神家园的追寻三个方面阐述中国现代小说中"游子还乡"母题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章学诚的小说观源于班固《汉书》以来的史家传统小说观,但又有新的变化:一是对小说的史学价值作了新的阐释;二是提出小说"历三变"论,肯定了唐传奇、明清通俗小说的地位;三是对小说的文学价值有独到的阐发;四是对小说创作中的虚实关系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章学诚的小说观新旧杂陈,说明史家传统的目录学小说观念业已分裂,正在被文学本位的小说观所取代。  相似文献   

17.
在后现代社会的文化语境中,后现代主义电影是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与消费社会的商品化逻辑、高度发达的科技以及媒介紧密联系在一起。后现代文化的平面化、无深度感、商品化和复制化的特点在后现代电影中得到充分的展示。钟少雄导演的《嘻游记》是后现代电影的又一力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后现代元素。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30年代,以奥尔德斯·赫胥黎、伊夫林·沃、乔治·奥威尔为代表的作家继续发扬了英国文学中的讽刺传统,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意境,创作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讽刺小说来抨击资产阶级中上层社会的腐败与堕落。本文以赫胥黎的三部主要作品为例探讨小说中塑造的一个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滑稽个体人物及群组人物。  相似文献   

19.
余德庄是新时期重庆小说创作的重要作家,他以《忧魂》、《海噬》、《太阳雨》等三部长篇小说,充分显示了自己的创作实力。忧患意识和批判精神,在三部作品中一以贯之,而作品的时空体形式却有了明显变化,表现出作者对文学传统的反思和审慎的间离,及不断超越自我的鲜明意识。将城市文化精神与地域文化特色作有机的统一和融通,是读者对余德庄新一轮创作的期待。  相似文献   

20.
海岩是新时期女性意识十分自觉的男性作家之一。他以爱情作为小说叙事的基础,对女性形象及其意义承载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挖掘;他站在女性价值的立场,对女性致力于自我生命意识的追求给予充分的认同与肯定。在女性叙事视角中,他探讨了女性的悲剧生成;在后现代女性主义意识形态理念的影响下,他对传统的女性文化作了新的演绎。他的小说以男性作家别样的女性想象与深挚的女性关怀而显示出特色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