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滦州影戏剧本《炎天雪》对传奇《金锁记》进行了改编,删去了传奇以“金锁”为关目的情节,窦天章的身份从文人改换为武将,影戏中的“探监”具有滦州影戏特色,对张驴儿的惩处也更为严厉,最为重要的是影戏增加了秀虎山落草、招安情节。一是对手抄本的部分内容进行了细微调整,二是对手抄本少量疏漏的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石印本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话本小说与唐传奇比较,具有语言浅显通俗、内容常中出奇、人物市井小民的美学特征。语言浅显通俗,主要表现为语言口语化,这与话本的表演性、受众的市民化、作者的平民化密切相关;内容常中出奇,旨在从平凡生活中提炼出奇异动人的故事情节,且多用“巧合法”编撰故事,这与市民受众的审美趣味及故事题材的来源不无关系;人物市井小民突破描写历史英雄的传统套路,使小说摆脱了记史的束缚,提高了人物塑造的艺术水平。话本小说以其俗、奇、新的美学特征丰富了小说的艺术宝库,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靖康劫难使得传统影戏流传至冀东地区,至迟在明代万历年间冀东地区的影戏发展至滦州影戏阶段,清代道光年间滦州影戏又发展为乐亭影戏,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性风格。冀东地区的民歌、曲艺、歌舞音乐、器乐都对乐亭影戏音乐具有或多或少的影响。乐亭影戏音乐的地域性风格形成史的研究为新形势下乐亭影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了理论参照,也为民族音乐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地方性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4.
《十五贯》是依据小说《错斩崔宁》改编而来的一部传奇名作。从小说到传奇主要人物身世和经历的改变,可以透视不同作家对商贾阶层或同情或鄙视的不同看法,以及传奇与话本的不同价值,即它记录了一代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5.
<十五贯>是依据小说<错斩崔宁>改编而来的一部传奇名作.从小说到传奇主要人物身世和经历的改变,可以透视不同作家对商贾阶层或同情或鄙视的不同看法,以及传奇与话本的不同价值,即它记录了一代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6.
通俗文学是相对于雅文学而言的,它来自于传统的章回体小说和话本小说;来自于民间的传奇故事;来自于西方的推理小说,侦破小说、惊险小说.通俗文学与雅文学在性质上的主要区别在于:“雅文学是人学,灵魂之学;俗文学属于故事学.”①雅文学以人物为情节的重心,而故事情节退居为次要位置,俗文学以情节作为作品的重心,以其曲折、离奇、紧张的悬念、快捷的节奏取悦于读者.  相似文献   

7.
英雄传奇小说在吸取前代文学的各种艺术积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其艺术渊源是史传文学和说话艺术。史传文学的思想精神、人物和故事情节、结构模式和叙述视角多为英雄传奇小说模仿、借鉴。说话艺术在篇幅上为英雄传奇长篇化提供了条件;其“小说”含义的扩大化为英雄传奇小说提供了更丰富的创作素材;使用的技巧和手法也为后世英雄传奇所效法;讲述故事体制上的特点则直接影响到英雄传奇小说“分章别回”形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冀东皮影是流行于河北省北部地区,并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族艺术形式。这一剧种起源于河北滦州,后来在隶属滦州管辖的乐亭县又盛行起来,因此有“滦州影”、“乐亭影”之称。因为它的影人、道具是用驴皮制成,并且遍布于冀东各地,所以又称“冀东皮影”。 影戏的起源有许多不同的传说。一说始于楚汉相争时张良在城楼设影人迷惑敌人;一说源于西汉文帝刘恒时,宫妃巧剪桐叶作人形映于纱窗之上,哄着太子玩耍;又一说  相似文献   

9.
在明清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中,有几类特定也是英雄传奇特有的故事情节模式,值得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第一类是英雄获罪故事模式;第二类是英雄临阵收妻故事模式;第三类是英雄故事的家族性延续。每一类故事情节模式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不仅相互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剪灯新话》是联结唐传奇和《聊斋志异》的一座桥梁,是一部开明代文言小说先河的作品。作者在创作该小说集的过程中,特别是其中的婚恋题材小说,有意识的吸收了宋代话本小说的营养。可以从爱情观、情欲观、故事情节三个方面阐述《剪灯新话》中婚恋题材的话本小说因素。  相似文献   

11.
影戏的娱乐、审美功能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戏虽然是为满足俗民的“信仰”需求而产生的,但作为戏尉的一种,它也具有多重审美价值和审美功能:作为戏剧的一种,观众可以像欣赏其他戏剧那样或看或听,以领略其神情韵味;影戏艺人有非常强的插科打诨和即兴创编能力;影戏具有一些“人戏”所无法比拟的特性,可展现更为广阔的世界;影人作为一种内涵丰富的工艺品能给广大民众以强烈的审美娱悦;艺人操作娴熟并有许多特技表演。  相似文献   

12.
中唐古文家李观以古文知名当世,韩愈与其交好,为其作墓志,称其“才高乎当世,而行出乎古人”。他在古文运动之前英年早逝,留给世人诸多遗憾。其生平事迹在历代文献中记载甚少,专门研究李观的文章更是屈指可数。整理回顾前贤学者对李观的研究成果,可以明确今后的研究方向,以便对李观进行恰当的文学评价和适当的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13.
关汉卿和朱鼎是两个不同时代的剧作家,却同样对"玉镜台"故事进行改编,关汉卿创作了杂剧《温太真玉镜台》,朱鼎写出了传奇《玉镜台记》。前者是一部反映社会问题的婚姻爱情剧,而后者却是一部气势恢宏的英雄历史剧。文章从作品主题提炼,情节构架,人物塑造等方面对各自的创作原因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4.
"西游记"的故事源于历史真实事件。在其悠久的流传过程中,无数民间艺人与文人参与创作,"西游"故事被不断地改变情节,丰富内涵,并以各种艺术形式出现。吴承恩小说《西游记》的问世标志着"西游"故事的定型,其对后世的小说与戏曲创作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滦州影戏剧本《火焰山》根据吴承恩小说《西游记》五十九至六十一回改编而成。文章通过对二者的情节、表达方式及道德教化功能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其关联。  相似文献   

15.
李渔的白话短篇小说采取了理念先行的叙事策略。其故事都是在预设理念的指导引下安排人物,编织情节。这种策略在文本中体现在随意而巧妙的情节,符号化的人物,公开表现自我式的评论上。  相似文献   

16.
与长、中、短篇小说相比,微型小说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即:摄取富于孕育性的瞬间;人物极少,情节单一;多用白描,留下空白;结尾精彩,出人意料。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奇》是林语堂根据中国古典小说编译而成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他从《太平广记》、《清尊录》、《京本通俗小说》、《清平山堂话本》等古本中选择了20篇有代表性的小说,通过改编、删节、增译等方法将原文本重新改造。林语堂的翻译素以忠实、通顺及和美称誉,但通观《中国传奇》,这一译本较引人注意的恰恰是与原本的“偏离”———误读、伪译比比皆是。实质上造成这种偏离的重要原因当是林语堂把这种编译作为演绎自己思想的重要途径,译作与其思想体系一脉相连。从《中国传奇》里情节、人物形象、众多人物命运的变化中,我们能窥探到语堂先生通过对原小说进行误读、改编、伪译,所表达出的文化追求及审美理想。毋庸讳言,我们在赞誉林氏传播中国文化策略取得成功的同时,也没有必要回避其编译作品中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以"冀东三枝花"为例,研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媒介、公共文化及旅游场域下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场域理论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9.
《弁而钗》是晚明时期的一部以同性恋为题材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与明清时期传统的同性恋书写不同,该书作者对同性恋现象持同情、理解甚至赞赏的态度,因而展示的是一种特殊的同性情感关系.作者突出了同性恋者的至情至性,小说中的几位主人公品性高洁、俊逸不凡,他们之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在人格上也是平等的.作品中塑造的小官、优伶形象,也摆脱了以色图财牟利的传统模式,不仅洁身自爱,而且知恩图报.《弁而钗》中“南风”现象的特殊化,体现了士人审美情趣和社会各阶层价值观念的一些微妙变化,具有比较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