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相似文献   

2.
《今日中学生》2013,(11):28-31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相似文献   

3.
孙苑 《语文天地》2010,(9):11-12
太原王弘中在连州。与学佛人景常、元慧游。异日,从二人者行于其居之后,丘荒之间.上高而望,得异处焉。斩茅而佳树列,发石而清泉激。辇粪壤。燔辎翳,却立而视之:出者突然成丘,陷者呀然成谷;洼者为池,而缺者为洞;若有鬼神异物阴来相之。自是弘中与二人者晨往而夕忘归焉.乃立屋以避风雨寒暑。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笔者对中国现代写作教学的整体看法是:失魂落魄。上焉者,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的基本任务、基本内容语焉不详。让人找不着北。下焉者,语文教师(多数不写作,不会写作也不懂写作)不知写作教学的目标到底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只是被高考中考作文试题和满分作文拎着转;学生从不知写作为何物,也不知道自己写这些作文到底干什么、怎么写。但最近.笔者意识到自己有些孤陋。  相似文献   

5.
操舟若神     
李琪 《现代语文》2004,(12):9-9
颜渊问仲尼曰:“吾尝济乎觞深之渊.津人操舟若神。吾问焉,曰:‘操舟可学邪?’曰:‘深可善游者数能,若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操之也。’吾问焉而不吾告,敢问何谓也?”  相似文献   

6.
孙老蔫     
王大片和孙老焉是同一届下乡的同窗,几年后,由于王大片经营有方,三间大瓦房一夜之间“刷”地起来了。孙老蔫一家仍曲在不足50平方米的矮屋内,王大片整天意气风发。红光满面;孙老焉则事事被王大片压着显得面黄饥瘦。“孙老焉”也就这样被叫开了。  相似文献   

7.
最近读《论语》,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日:“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人,鲜洁以出,似善伦;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  相似文献   

8.
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  相似文献   

9.
《四川教育》2009,(7):F0004-F0004
广汉市中小学校舍及配套设施,在“5·12”地震中受损严重.共计倒塌房屋115间,面积6400平方米;造成危房4583间,面积近30万平方米,其中D级危房7.8万平方米。毁坏教学仪器设备2748台件套,  相似文献   

10.
《浙江教育科学》2008,(2):30-35
惊喜感恩之心 孟子云:“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教育是个乐事,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更是人生一大快事也。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 1.研究背景 《论语》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还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在我国,人们很早就重视学与教的交流了.  相似文献   

12.
沉默,是一个人气质和品格的深刻体现,是一种包容着丰富智慧的美德。沉默是一种含蓄的语言,是一种深层意义和高层方式的表达。荀子说过:“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语而百姓期焉,夫此有常以至其诚者也。”当今一位作家说得也很精彩:“太阳不语,自是一种辉煌:高山不语,自是一种巍峨;蓝天不语,自是一种高远;大地不语,自是一种广博……”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齐大夫作伪 齐景公惩奢而好俭。诸大夫复日浸乎淫靡,然惧景公之知,矫情事焉。每入朝,驾赢马朴车以从,衣恶甚,冠缨殆欲绝也。齐景公谓其诚也,怜焉。召群臣曰:“寡人使子囊带.赐而锦衣一袭及辫琫容刀各一以为身章。而等勿过偷也。”皆对曰:“臣等藉君威灵,得从大大之后.食虽弗凿,  相似文献   

14.
周永学 《成才之路》2011,(5):6-M0003
沉默,是一个人气质和品格的深刻体现,是一种包容着丰富智慧的美德。沉默是一种含蓄的语言,是一种深层意义和高层方式的表达。苟子说过:“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语而百姓期焉,夫此有常以至其诚者也。”当今一位作家说得也很精彩:“太阳不语,自是一种辉煌;高山不语,门是一种巍峨;蓝天不语,自是一种高远;大地不语,自是一种广博……”  相似文献   

15.
姜钰 《学语文》2006,(5):19-1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述而》,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教育警句。这句话的完整表述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把这句话翻译为:“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也定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选择优点而学习,看到短处而改正自己’。”李泽厚还援引朱熹《四书章句集解》:“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焉,是二人者皆我之师也。尹氏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则善恶皆我之师,进善其有穷乎?”李泽厚对于朱熹执意为“三人”说并不满意,认为朱熹在这里…  相似文献   

16.
孟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是说学习需要积累,积累如同源头活水,只有储量丰富,才能源源不断,清清如许;只有饱读诗书,学富五车,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神。积累的重要性自不必说,如何积累呢?有以下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7.
舟遥遥以轻飚,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慑晨光之喜熹。乃瞻横宇,载欣戴奔.僮仆欢迎,稚予侯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筋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遇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焉焉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相似文献   

18.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会产生重要影响。孔子很重视从师。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主张学无常师。以善者、能者为师,所以当有人问子贡:“仲尼焉学?”子贡回答说:“……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孔子是主张尊师的,但不是盲从。  相似文献   

19.
虎恃勇毙     
人有之山而与虎遇者,其穷也,则谓之日:“虎,而且止!吾将与而斗丽死之也。”虎闻其言,丽蒂有懈焉,止以待之。其人间则伐树为梃,执焉而呼日:“虎来!”前与之合,而折其前之左足;既而又合,而折其右足,以死。  相似文献   

20.
沉默,是一个人气质和品格的深刻体现,是一种包容着丰富智慧的美德.沉默是一种含蓄的语言,是一种深层意义和高层方式的表达.荀子说过:“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语而百姓期焉,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