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昌斌 《青年记者》2012,(33):47-48
新闻优化,是编辑过程中的一种创新活动——通过改变新闻素材形态提升其价值,增强新闻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新闻优化在充分尊重新闻事实的同时,也为编者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挖掘意外意外即偶然。黑格尔认为:"偶然性一般来讲,即指一物存在之根据不在其自身而在他物。"  相似文献   

2.
刘冰 《青年记者》2004,(9):52-52
什么是“观点新闻”“观点新闻”,简言之就是在新闻报道中体现记者观点,反映记者对某一新闻事件特殊认识的新闻,就是有分析、有见解、有思想的新闻。“观点新闻”属于深度报道,但又不同于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是通过策划,挖掘“冰点”背后的新闻,使之成为“热点”;或对大多数读者关心的问题和事件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意义的挖掘和“炒作”,包括分析性报道、解释性报道、前瞻性报道等。“观点新闻”则不同,它不用炒作,也不用有组织有计划的策划,就是对某一固有新闻素材带有记者独特认识的报道。它一般也用不着连续报道,三五百字就可以解决问题。“观点新闻”也不同于言论,它首先是新闻,是建立在新闻事实的基  相似文献   

3.
一条有报道价值的新闻,往往可从多个角度去挖掘、表现。角度的不同、挖掘的深浅,表达出的主题和意义就会相去甚远。如果不能对新闻素材进行认真提炼,写出的稿件就会角度不新、思想陈旧,本来颇有新闻价值的内容也可能被淹没于其它芜杂的材料之中。因此,如何选取表现新闻事实的角度,把新闻写深写透写活,  相似文献   

4.
对王荫南烈士的生平及其行事与操守略如上述,而作为一位学者和诗人,更不可忽视的是他的文学主张。这里只略举数语,便可见一斑。他认为:“论诗之主旨,固以国计民生社稷为准则,”“古人所谓民胞物与者,非民自胞而物自与也。我即民胞之一也,故民有痛而我亦痛;我即物与之一也,故物有苦即我有苦。”因此,要求诗人“要以饥溺为本怀,恻隐为初志,博爱平等为其一生之大欲,合世界国家于一身者也。有一夫不得其所,则诗人不得安,诗人之自身咏  相似文献   

5.
郭凯 《军事记者》2003,(12):16-17
近年来,“成就报道”如一道隔三岔五就要吃的“家常菜”,频繁地出现在媒体上。如何建构成就报道的创新机制,挖掘成就性报道的“创新点”,寻找成就报道改革的突破口,使成就性报道与时俱进、常报常新,是媒体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成就性报道:媒体“新宠”为什么现在成就报道这么多,这么频繁?笔者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和军队建设的大好局面,为成就性报道提供了更多的新闻素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速度在世界上是“一枝独秀”,GDP每年保持着7-8%的增长率,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6.
清朝,有一位姓钱的秀才,写文章最不简潔,人都管他中叫“罗嗦先生”。甚至他的妻子都嫌他罗嗦。有一次,这位罗嗦先生赴京赶考,临走的时候,他妻子再三嘱咐他:写文章无论如何不要罗嗦。他也答应了。到京后考试完毕,当他快要返里的时候,事先给妻子写了一封家信:“吾妻妆次:前日罗嗦而令不复罗嗦矣。吾在下月即将返里:不在初一,即在初二;不在初二,即在初三;不在初三,即在初四……(以下引者略);不在二十八,即在二十九。所以不写三十日,下月因小月之故也。  相似文献   

7.
秘书在领导身边工作,上情下达,对情况了解较多,视野也比较开阔。秘书能经常参加各种会议,起草各类文件和有关文字材料等等。这些工作如果能与新闻工作结合起来,就会相得益彰,产生新的效应。一、从会议中挖掘新闻素材。秘书参加会议的机会多一些,有的会议本身就有新闻价值,而有的会议表面上看没有什么新闻价值,但只要你善于挖掘,就能在会海中挖出“活鱼”来,就能发现新闻素材。1987年9月,我厂召开了一次技术工作会议。会上,厂长回顾  相似文献   

8.
当记者大多有过这种感受:一次采访之后,有些素材总觉得留着会有用场,因此弃之不甘,萦萦于怀。这种日积月累的新闻素材“剩余”,就构成了记者丰富的新闻信息资源。如何适时开发和利用这些新闻资源、多重挖掘新闻资源的价值,有一个方法问题。新闻信息资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属于一般现象,是记者直接看到的、听到的感性东西;对于这些  相似文献   

9.
从事新闻报道的每一位记者,无时不在寻求价值高的新闻素材,尤其对独家新闻素材,更是情有独钟。然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采访范围,地市报新闻记者的采访范围更小。一打眼就发现有较高价值的新闻素材是很少的,大量的是表面看来价值不高的司空见惯的东西,而基层记者都有一定数量的发稿任务,怎样才能使这类新闻素材增  相似文献   

10.
吴华清 《新闻实践》2011,(11):43-45
记者深入基层,创作大量关乎民生、民意、民情的现场新闻,转了作风,改了文风,赢得了群众的欢迎,也的确出现了不少新闻佳作。但是,细细分析各媒体报道就不难发现,走基层报道凸显两种弊端:一是“活”而不“厚”,即文风较清新朴实,但新闻主题欠挖掘,新闻价值欠发现;二是“厚”而不“活”,即主题较重大深厚,但文风仍欠鲜活,写法欠创新。  相似文献   

11.
新闻采写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也离不开必然与偶然的双重交织。必然性为我们提供这种社会行为的准则,而偶然性的机遇,则为我们的新闻采写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场景。于是,我们在“碰巧”中就能抓住一些好的素材,好的“点子”,甚至能“巧”出“绝活”。 一位同事在随领导下乡采访时,偶然听说当地一位土家老人用30年时间将一棵柳树育成过河桥的故事,他马上深入进行采访,写出了《土家老人三十年育成活柳桥》的新闻,在当年被评为省广播学会  相似文献   

12.
新闻报道要“抢眼”“出彩”,令人耳目一新,关键是要少些“匠气”,多些灵气,普天下写稿匠多如牛毛,但成为大师、名家的寥若晨星,原因就在于此。如何做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灵气四射,文彩飞扬呢?这里谈谈我的看法。选材要精。新闻选材要精,“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是选择新闻素材的标尺。“兵不在多而贵在精”。有了精粹的新闻素材,写出精美的新闻就有了基础。解放军某部管理股卢股长近日搬家,内装价值4000余元物品的两只箱子被小偷盗走,卢股长懊丧之余,向派出所报了案。谁知次日一早,两只失窃的箱子竟然“完璧归赵”。原来,一位自称“…  相似文献   

13.
说“物”     
玄学的领袖人物王弼说过一句最著名的话是:“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物”。这里的“物”,泛指一切外物,如具体的说,恐怕也不外乎声色犬马——于是王弼的话作这样的解释也不会错,即圣人也可以享受声色犬马之乐。但是如果真这样的话,圣人与小人又有什么区别了呢?区别是有的,即圣人虽享受其乐,但不沉溺其中,就像《管子》所说“君子使物,不为物使”,或《荀子》的“君子使于,不人役于物。” 说到底,在物的享用方面,君子与小人并无根本的差别,关键的是在于人被物所主宰还是人能主宰物。 《宋史》卷四一八《文天祥传》除了记他的忠义之外,还特地提到他担当国家大任前的情况:“天祥性豪华,平生自奉  相似文献   

14.
人们浏览报纸时,一见“会议”二字往往避之堆恐不及。而一些新闻从业人员也想当然地认为会议报道就是没人看,他们认为问题在于会议没意思,责任不在新闻。这种看法大错而特错了,会议是一种客观存在,会议报道是媒体制造的一种新闻产品,新闻产品没有市场,责任当然不在会议,而在媒体。  相似文献   

15.
《舞在天津》在3月10日人民学报海外版一版《神州掠影》专栏刊出后,意外地得到读者的好评和热情的鼓励。一些新闻同行问我:“你是否事先知道天津舞会办得好,有意前去采访的?”实际上,这篇小特写,是记者偶然捕捉到的“意外之物”。今年2月底,纺织工业部组织首都8家新闻单位的记者前去天津进行为期两天的采访活动。星期六晚间出发赴天津,星期天上午即参加中国服装研究设计  相似文献   

16.
每天,翻开报纸,我们都会看到大量的会议新闻。它已成为宣传和解释党的方针政策、传送某个领域或者某个方面新信息的一种主要报道形式。如果我们逢会就报,报道方式又是老套路,势必把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淹没在套话、空话和长长的名单之中。读者不感兴趣。其指导性也就大大削弱了。那么,会议报道到底如何改?首先。不能“有会必报”。会议能否成为新闻,关键在于会议内容有无新闻价值。有的会议,如“两会”、“党代会”等重大政治性会议,不论其开会本身还是会议内容都有新闻价值。而有的会议,如工作例会,专业会议等,开会本身也许没有什么新闻价值,不能成为新闻。  相似文献   

17.
论科技报道的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个新气象,其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使科技报道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日益彰显。而考察近20年来的媒体实践,科技报道也明显地存在着一种倾向:热情有余,理性不足。由此而导致的报道失范正成为它的一根“软肋”。这势必要求我们将科技报道的规范问题纳入学理的层面进行系统的思考。一、直面“轰动性”2003年6月11日,解放日报就SARS主题在其观点版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整体战败”考量科学理性》的对话。对话中的主人公赵寿元是国际遗传学联合会主席、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他就人…  相似文献   

18.
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不能是一个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人,而应当是对有故事、有可挖掘性的新闻事件可以进行一定的深入调查和采访,这样才能保证有源源不绝的新闻素材,才能写出有一定深度和有各种社会意义的好作品,所以对新闻背后的新闻的挖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以如何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进行一定探讨。  相似文献   

19.
人云新闻评论是画龙点睛之作。但其睛,有时不在面中,而在尾上。睛是否点好,关系重大。 在新闻评论的写作中,不重视尾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蛇足”之尾。有尾与无尾,应按评论文章的内容而定,而我们有些作者在文章结束时,不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况,“精心设计”一个尾。虽为费心,也为“蛇足”之尾,因为有些文章的结论在文章的开头、或在正论部分,通过论证已把结论告诉读者,就不用再安尾巴。特别是篇幅短小的评论,论点较为清晰明了,论证亦严密有力,更应顺其自然,戛然而止。  相似文献   

20.
像勤恳的渔民、辛劳的樵夫、繁忙的采购员的满载而归,当记者采访回新闻素材的时候,那愉悦之情也自不待言。但对前者来说,可以暂告段落或就此完结的事情,对于记者却意味着,仅仅是完成了一次工作的前半。他必须毫不停歇地进入下一道工序——写作。 当一名会打枪的兵 新闻作品的体裁有消息、通讯、言论、特写、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记者要将他采回的素材加工成哪一种产品呢?按说,应当是“因材定体”。适于写消息就写消息,适合写通讯就写通讯。但我们敢说,所有新闻素材都毫无例外地可以加工成消息。因为消息是最能体现新闻作品特点与功能的、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体裁。甚至我们有时干脆就把消息叫做新闻,说新闻就指的是消息。消息作为新闻家族的一个成员,他的名字竟可同全家族的名称通用,足见其在整个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