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规约到自律:教师专业道德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道德须从传统的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转换.教师专业道德蕴涵着教师的专业责任、道德品性和专业精神.教师的专业责任是一种规约下的承诺,教师以承诺规范自己并逐渐形成专业责任感;教师的道德品性是教师个体对道德的理解与诠释,通过实践活动中的道德行为体现出来;教师的专业精神以自律为核心,推动着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  相似文献   

2.
在教师专业化的大潮中,教师道德须从传统的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转换。教师专业道德鼍涵着教师的专业责任、道德品性和专业精神。教师的专业责任是一种规约下的承诺,教师以承诺规范自己并逐渐形成专业责任感;教师的道德品性是教师个体对道德的理解与诠释,并通过实践活动中的道德行为体现出来;教师的专业精神以自律为核心,推动着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是基于专业知识与专业职责的一整套伦理标准和规范,蕴含着教师对专业的道德信念与责任承诺、对儿童及促进其发展的伦理责任.专业道德是推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层动力.完善教育法规、建构幼儿教育专业伦理体系是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发展的基础保障,发展专业精神是提升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发展水准的途径,走向专业伦理是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教育问责背景下教师的专业责任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责任是专业的必要之维和教师专业道德的基本要素,承载着教师的道德承诺。基于责任的身份是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重要向度。教育问责是教师无可逃避的现实工作情境,影响着教师的价值理念和道德信念,挑战着教师的专业责任。在结构与能动性的张力相持中,问责压力下教师专业责任被赋予殊异的内涵,主要表现为三种样式:迷失、本真和撕裂。培植教师个人的道德信念、增强教师的道德能力、赋权予教师,是问责背景下提升教师专业责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美国教师专业道德标准经历了从分隔到连贯的发展历程,在内容架构上凸显教师专业品性、教师专业责任和教师专业行为,并且强调在教师专业教育、教师许可标准、教师从业过程中培养与评估教师专业道德。美国教师专业道德标准的启发意义在于明晰师德概念内涵,贯通师德培养路径,强化教师专业道德的可实践性。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专业品性是教师专业自主性、专业素养及专业精神的集中体现。它不仅是教师的立足之本,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但目前,农村教师的专业品性提升因各种原因而被阻断。要拓展农村教师的发展观,就应立足于教师的专业品性,以专业精神为核心,注重专业自主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建构农村教师的专业素养,从而真正实现农村教师专业品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教师开展行动研究面临专业伦理缺位的问题。应基于行动研究的伦理关系,确立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在师生关系上,以尊重、理解和保护学生为道德基准,以学生发展为本;在与学校管理者关系上,坚持平等合作、民主参与和专业判断的行为准则;在自我探究与实践反思中,保持改进、敢于创新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在与同行及专业研究者合作中,秉持民主开放、信任合作和专业自主的专业精神。教师行动研究的专业伦理,是在必要的制度规约下,教师主体不断的道德认同、承诺与践履,实现制度伦理与德性伦理的整合与同构,生成道德实践智慧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8.
实践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属性,其作为过程、目的和存在表征教师教育的实践品性。基于专业实践作为致动因描绘教师教育的发生过程,为了专业实践作为目的因校检教师教育的合目的性与价值负载性,专业实践存在则通过由外至内自觉式返源显像教师教育专业实践的深层图式。从实践的概念命题着手对教师教育的实践属性命题表征进行论证,旨在标识一种从自在走向自为认知自觉,敞明和放远教师教育的专业实践意识,进而澄清教师教育的价值承诺并召唤其责任自抉。  相似文献   

9.
2002年全美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提出将专业品性纳入教师教育标准,使得这一概念成为当代美国教师教育中倍受关注和争议的新元素,虽然至今尚无统一的专业品性定义,但是品性内涵突出教师专业道德,聚焦教师行为表现,获得了广泛的认可,美国教师教育理念由此刷新。  相似文献   

10.
2002年全美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提出将"专业品性"纳入教师教育标准,使得这一概念成为当代美国教师教育中倍受关注和争议的新元素,虽然至今尚无统一的专业品性定义,但是品性内涵突出教师专业道德,聚焦教师行为表现,获得了广泛的认可,美国教师教育理念由此刷新。  相似文献   

11.
勇敢的精神内涵在现代发生着转变。由于现代风险呈现内隐化、理性化的特点,要求专业人员用专门技术去克服。专业勇敢是专业道德及技术基础上的勇敢,其特点在于它降低了勇敢的道德难度和实践难度,是身体勇敢的规范化。专业勇敢的培育以道德责任为引领,以专业技能为基础,教师自身也需要具备勇敢精神。  相似文献   

12.
提升专业品性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是教师专业自主性、专业素养及专业精神的集中体现。承担教师教育职责的高校应以提高专业自主性为重心推进农村教师教育改革,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中心,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以形成专业精神为核心,创新教师教育教学模式,最终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提升专业品性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是教师专业自主性、专业素养及专业精神的集中体现。承担教师教育职责的高校应以提高专业自主性为重心推进农村教师教育改革,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中心,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以形成专业精神为核心,创新教师教育教学模式,最终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论大学教师的精神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燕 《高教探索》2007,2(3):127-129
大学精神是大学理念的核心,是大学之为“大学”的质的规定性。大学精神与大学教师的精神品性是共契共通的。优良大学精神的孕育、形成与延续内在地要求大学教师要确立起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职业责任观、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学术自由观、服务与引领相统一的社会责任观,还要树立起崇高的学术追求并养成独立的学者人格。  相似文献   

15.
德性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品性,教师要有善良与爱心,这是德性之本,责任与公正乃教师德性之源。一个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德性,以一分真诚的心唤醒学生,多一分宽容,多一分关爱,多一分呵护,学生一定会还教师一个十分的惊喜和百分的宽慰。  相似文献   

16.
教学是“为人”的事业,是追求真、善、美的事业,教学活动也就具有了伦理品性。而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不道德或反道德的偏差性行为却表明教师的教学伦理状况堪忧.这就需要加强教师的教学伦理建设,不断发扬教师的伦理精神、合理的定位教学伦理角色、确立教师教学伦理责任。  相似文献   

17.
孙宁 《生活教育》2008,(12):10-14
教师的专业素质从本质内容结构上看.包含专业技能、专业道德和专业精神三个方面。三者之中,作为信念、追求等内在价值观最集中体现的专业精神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和最根本的标志。它可以促使教师弥补在专业技能和专业道德方面的不足.促进教师个人的成长与完善.并藉以感动和  相似文献   

18.
法的品性展示着法的使命、尊严和生命,它是不断敞开着的生长过程,也是思想对其不断解蔽的思辨过程。西方法哲学经典理论从各自视角对法的品性的解读呈现出多样化图像,我们可以从中统合出法的品性之"三一"式体系:法的公理品性、共识品性和公器品性。法的公理品性,是人的尊严与生存法则,体现着法的总精神,它是良知与良法之根;法的共识品性,是对法的公理品性的道德信念,体现为公共正义感和民族精神;法的公器品性,是指法对其公理品性的具体确认与强制实现。前两种品性保证了法之良法品质,后一种品性保障了法之效力性能,这三种品性共同构成法的精髓:法是通过道德共识而对自由公理的普遍确认与有效保障之神器。  相似文献   

19.
教师实践智慧是作为反思性实践者的教师在追求教育实践合理性的驱动下,对自己和他人的教育教学及生活经验的感悟积累和基于实践背景对相关理论的解读而形成的有利于探究解决实践问题,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并促进教师、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彰显教育的道德品性的综合才能.它的主要特征是:实践生成、机智灵活、个体默会、多元整合、道德品性.教师实践智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相似文献   

20.
教师德性作为实践场域中的教师道德,是教师历经反复的道德实践而生成的专业品性,以教育良心、教师善和教育理解力表现出来.教师的教育幸福是其在教育活动中获得的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源自教师对教育的真正理解、对生命成长的深切感悟与作为"研究者"的充实.教师德性与教育幸福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德性创造教育幸福,教育幸福提升教师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