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散居回族经济既是我国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国回族经济不可分离的主体,它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散居回族经济是伴随着散居回族的形成和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散居回族经济的发展是由散居回族经济的主体即广大散居回族劳动者的居住状况、劳动条件和发展环境所决定的。从散居回族经济发展历程来看.大致经历了长达近千年的自然经济条件下的自然发展;  相似文献   

2.
回建 《档案天地》2009,(7):46-49
(接上期) 第五章 散居回族经济融合提升发展的实践路径 第一节 散居回族内部经济发展中的融合提升 一、以内部的合作化提升散居回族整体竞争力 (一)内部合作化是散居回族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散居回族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基本上是在市场引导下自发发展起来的,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因而具有范围小、层次低、扩展慢的特点。许多地方把专业化分工和产业化经营看作是将来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第五节 回族文化对散居回族经济发展的导引 文化是国家、民族全部智慧和文明的集中体现,是保持国家、民族生机与活力的强大精神内核,是经济发展的深层推动力。回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近千年的生存和发展中.民族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培育和丰富.对回族的生存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散居回族,虽然散居在祖国各地.但是共同的民族文化却使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生活习惯代代相传.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4.
回建 《档案天地》2009,(3):47-53
一、散居回族村庄经济结构调查分析 散居回族村庄经济是散居回族经济结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字统计.全国共有回族人口9816805人,其中居住在农村人口5369712人,占回族人口的54.70%。可见,居住在农村和从事农业的回族人口还占很大比重.而散居回族中村庄经济发展也是其重要的一支。  相似文献   

5.
回建 《档案天地》2009,(4):45-45
(二)散居回族传统经济特色需要在工业化背景下拓展 在历史上,散居回族经济发展在产业选择、技术更新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具体表现为,在商业方面,回族具有悠久的经商传统和杰出的经商禀赋。回族商人的经商禀赋来自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回族的先民来自波斯、阿拉伯商人.子承父业.其后裔大多以经商为生.另一部分人虽由于外部环境的制约而改行从事农业生产.但仍保留兼营商业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6.
散居回族经济特征是散居回族经济区别于其他民族经济的最显著的特点和标志,也是散居回族经济最具个性的地方,反映了散居回族经济的本质特点。散居回族经济特征是指由散居回族劳动者素质、散居回族经济的资源禀赋、发展环境和主客观条件,以及经济结构、经济规模、经济理念、经济活动方式、经济运行机制等多方面内容组合而成,反映了散居回族经济个性的经济象征和标志。  相似文献   

7.
回建 《档案天地》2009,(1):52-55
经济增长方式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形式和多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增长的方法和形式。其核心内容是生产要素分配和使用的方法和形式。经济增长方式从一定意义上体现了经济要素的不同组合和实现经济发展的途径和目标。散居回族经济增长方式是散居回族经济不同要素的组合.反映了其经济发展的途径和目标.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内生力。  相似文献   

8.
回建 《档案天地》2009,(8):39-47
(二)发挥资源优势,提高散居回族资源利用率 我国回族散居地区地大物博.自然资源储量丰富,品种齐全,在全国资源地理格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此外,散居回族地区生物资源复杂多样.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所在.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这些自然资源.不仅是散居回族地区发展的需要.也是全国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二、散居回族的空间分布与地缘联系基于上述原因.散居回族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地理多样性和人文区位的过渡性特点.与汉族在全国范围混杂居的格局.不仅为回族共同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文区位条件.而且演绎出回汉族际关系的重要性及回族在中华民族总体关系格局中的角色特征。  相似文献   

10.
去年,回建先生由唐山改任邯郸。十月,途经拜望,见赠《中国散居回族经济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一书并嘱为评,当时并未多想,竟贸然应允了。回来读罢全书,大为后悔。一来,我不懂经济学;二来,对回族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也只限于多年前参加民族工作检查时的一些肤浅接触。  相似文献   

11.
作为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回族在广泛的散杂居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与认同。婚姻仪礼是人生重要的过渡仪式,回族婚俗也是当地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詹姆斯·凯瑞首倡的传播仪式观的理论视角,分析散居回族在民族婚俗逐渐失落后,如何使用象征符号和外在表征丰富婚姻仪礼,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反映出的复杂的文化认同。并探讨回族婚姻仪礼现场的文化共享,如何影响了当地回族社群的内部秩序和回族仪礼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加快发展广播影视产业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本文从经济及社会两个层面分析了广播影视产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并探讨了广播影视产业在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发展机遇,对做强广播影视产业的战略途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周对葵  邬义钧 《传媒》2008,(4):66-67
在产业经济学中,产业结构高度化即高级化,其涵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产业的高附加值化和高技术化,即在产业中普遍应用高新技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二是产业高集约化,即产业组织合理化,有较高的规模经济效益;三是产业高加工度化,即加工深度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是加快经济增长的本质要求,而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将发展文化产业纳入我国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引擎地位。在“十二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将迎来跨越式发展,在调整产业结构、带动产业升级中发挥重大作用。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中、在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历程中面临着如何进行路径选择的问题。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将是“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主线。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支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史。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重要组成部分的、人口位居第三位的回族。她的产生、成长和发展更具明显特色,既传承着伊斯兰文化的优良传统:又有机融合于中华民族总体发展之中。中共唐山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长回建(回族)同志,曾两度在孟村回族自治县担任主要领导,现身处繁重岗位、笔耕不辍,以《中国散居回族经济发展研究》为题,完成他的博士学位论文。通观全文,立论高远,研析深刻。富有新意,材料详实可靠,可说是一部融历史性、学术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具有重要价值的力作。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对于我们通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参考意义之大是不言而喻的。征得作者同意,本刊从本期起,将连载部分章节,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从碳排放的视角分析区域发展和产业结构特征的差异,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区域发展差异的影响,厘清结构性减排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及实现提供有意义的分析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一靓 《大观周刊》2011,(24):57-58,60
河南开封地区是我国回族散居地区的典型代表,在民族教育方面,近十年来开封地区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与进步,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之处。就开封市的教育问题加以探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出版产业发展的原则姚德鑫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一个国家经济的成长、社会的进步归根到底是由产业成长和各产业之间的良性循环而推动的。因此,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施行正确的产业发展政策,是保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出版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经济发展和面临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中国的经济产业结构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如何在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通过融入中国文化和艺术元素,提高产业的附加值是值得深入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本文的核心观点是,利用产业转型期的契机,把中国文化和艺术融入到国际产业链的分工合作中,借此提升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附加价值,保障中国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佳  许瑞 《新闻世界》2013,(8):196-197
本文从国家经济发展政策解读入手,论证中国广告产业的发展契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济战略。但目前我国广告产业的发展面临低集中度与泛专业化两大问题,要解决这两犬问题,中国广告产业必须要实现转型和升级,其实现路径就是集群化发展以及用创意创新广告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