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2005年元旦开始全面改.版。其中,深受观众喜爱的、完全由自己原创的《看见》栏目将成为全国第一家日播的记录片栏目:每天一档,每档20分钟。值得注意的是,广告商再三要求,一定要在《看见》播出之前安排3分钟广告,并称《看见》时段的广告已全部售完。这就引出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中国记录片究竟有没有市场?中国记录片怎样才能有市场?  相似文献   

2.
一种另类的新闻专题——《传奇故事》的“不同”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奇故事》是江西卫视2005年元月1日开播的一档日播新闻栏目,或者说是一档“另类”的新闻专题节目。它通过对新闻素材的再加工,挖掘其中蕴涵的矛盾和转机,使新闻本质富有了传奇色彩。节目从开播伊始就展示了强大的竞争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收视率不断攀升。开播一年后,即在全国10城市AC尼尔森数据中跃居全国卫视晚间自办节目前三位。笔者作为《传奇故事》的一名编导,一直在节目制作一线。本文主要阐述《传奇故事》与其它新闻类节目的“不同”之处。一、以采撷全国各地优秀新闻节目素材为主,自拍节目为辅。《传奇故事》作为一档日播栏目,…  相似文献   

3.
洪宜 《新闻爱好者》2010,(1):174-175
被誉为上班族“精神高地”的《上班这点事》是上海文广第一财经频道推出的国内第一档轻喜剧风格、日播职场谈话类节目。该节目在2008年7月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经济委员会评选的全国创优栏目奖,并入围2008中国电视榜年度最佳脱口秀节目.在2009年年初改版为周播版新型公益求职类真人秀。  相似文献   

4.
刘通 《青年记者》2017,(30):78-79
作为央视新闻频道一档周播的国际新闻杂志型深度报道栏目,《世界周刊》“着力于信息整合,打破不同媒体间隔,开辟独具特色的全媒体地带,从海量的信息碎片中捕捉世界发展的轨迹,从每周的国际事件中提炼出最有价值的内容,协助正在融入世界的中国人对周遭的环境有一个全面和理性的认识”.①自2003年5月4日开播以来,凭借其稳定的节目形态、特色鲜明的内容版块、新闻杂志型的节目编排以及对国际新闻事件和人物的深度解析,《世界周刊》不仅在深度报道栏目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更在电视国际新闻深度报道方面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5.
付香宇 《大观周刊》2012,(20):289-290
故事化的电视法制栏目常采用“悬念”和“冲突”增强故事性、吸引观众,作为一档以“讲”为主的栏目,《法律讲堂》在叙事结构上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本文用实证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分析《法律讲堂》(生活版)的2012年4月4日至4月13日十期节目中悬念和冲突的运用、总结启示和把握的“度”.  相似文献   

6.
蔡毅 《声屏世界》2008,(3):55-55
宁波电视台《阿拉讲大道》栏目自2006年底开播至今,已经1年多时间了。作为一档日播类的方言述评节目,《阿拉讲大道》已经深入宁波广大电视观众心里,收视率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相似文献   

7.
顾乡 《新闻实践》2012,(10):57-58
作为报纸做电视的尝试,《快报时间》是都市快报制作的第一档电视新闻栏目,201 1年11月8日在华数0频道正式开始日播。2012年1月1日起,《快报时间》开始在浙江公共频道日播;另有每晚5分钟精华版在浙江公共频道播出;还有20分钟的展问版每天在宁波三套播出。  相似文献   

8.
《视听界》2008,(4):F0003
《江苏大地》作为江苏公共频道自办的我省惟一一档省级“三农”电视栏目,自2007年成功大幅扩版为每天75分钟的大型日播新闻栏目之后,2008年继续坚持精耕细作,朝着打造主流“三农”新闻平台的目标又迈出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今日一线》是南方电视台经济频道制作的一档以社会新闻为主的日播式电视新闻栏目。栏目自我定位为电视新闻杂志。30分钟的节目共由三个板块组成,分别为:《封面》——关注社会热点、突发事件并作深度报  相似文献   

10.
张瑞  印睿 《视听界》2010,(3):57-58
江苏城市频道2009年年初开播的日播类新闻评论栏目《新闻夜宴》,是一档对近期重大新闻事件进行深度解析,发表意见或评述的栏目,好评如潮。城市频道称其为“新新闻评论类节目”,这个“新”不仅代表新媒体技术,更凸显出栏目在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媒体背景下所蕴含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1.
《新闻周刊》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晚间播出的一档新闻杂志型深度报道栏目。作为周播性新闻杂志节目,自2003年开播以来,《新闻周刊》秉持浓缩过去七天的中国历史这一理念,迅速成为国内同类型栏目中的佼佼者。因此,对《新闻周刊》的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形态、内容、主持人三个方面浅析该栏目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北京卫视《档案》栏目是一档兼收人文、历史和军事等题材的揭秘性纪实栏目,2009年2月4日开播。2011年伊始,栏目由周播改为日播。解密历史事件真相、探寻人物传奇经历,《档案》的成功不仅因其题材选择满足了观众的猎奇与求知心理,更重要的是其独特的节目构建方式。本文试从节目元素和情节叙述两个方面探讨和解析《档案》栏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3.
刘珺 《青年记者》2012,(20):88-89
《看见》是央视综合频道2010年12月6日推出的一档现实题材的午间专题栏目,节目关注时代变化和百姓的感受,内容紧贴热点话题,关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题材十分丰富,社会反响不错.节目开播不到一年,2011年8月7日又新推出《看见》周末版,每周日的22:28播出,时长45分钟,周末版持续关注时事热点人物,在节目深度上有所增加.同时,《看见》的日播节目逐渐淡出,主推周末版,着力打造深度节目.  相似文献   

14.
卢传才  黄宁  李欣 《新闻前哨》2014,(12):36-38
《新闻360》是湖北电视综合频道2010年推出的一档以帮忙为特色的日播大型民生新闻栏目,其前身是2008年开播的新闻栏目《综合1时间》。去年以来,节目时长增加到70分钟,每天17:55开始播出。《新闻360》突出“帮忙”特点,着力内容创新,栏目逐渐成熟,今年更是喜获“湖北新闻”优秀栏目一等奖。一、栏目定位“帮忙”,既与频道理念一致,又凸显自身特色《新闻360》从创办之日开始,就坚持不懈地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问题  李艳 《现代传播》2006,(4):154-156
《大家》是一档周播的长篇人物专访栏目,2003年5月18日在央视十套开播,2005年9月13日又成为央视一套晚间黄金时段主打栏目。开播三年来,《大家》始终秉承这样一种理念:抢救性采访那些影响了历史进程、推动了社会进步的各领域“大家”,不仅为了记录他们风雨浮沉的人生,更为了探寻支撑他们上下求索的精神力量,与观众一起感悟“大家”的精神境界、分享“大家”的人生智慧。良好的观众口碑,表明《大家》栏目在人物选取、表现形式、价值定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首先,从采访对象看,高度决定价值。《大家》栏目选取的是我国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  相似文献   

16.
汤集安 《声屏世界》2005,(12):39-40
作为湖南新闻界唯一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殊荣的长沙电视政法频道《方圆之间》的有机组成部分,《新讲法》是一档以“讲述故事、解读法律”为宗旨,集新闻、专题于一体的日播型法律类综合栏目。整个栏目时长60分钟.分为《连环话》《重头戏》、人物访谈《有请当事人》三个主要板块。目前,政法频道的收视率一直稳居省会14个电视媒体的前三甲,  相似文献   

17.
200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开播,它是一档兼具新闻时效性、法治思想性和法律服务性的新闻性法制专题节目。《法治在线》栏目日常版由三个板块组成。《第一现场》以纪实的手法展现具有震撼力的法治事件现场,是《法治在线》区别于其他众多法治节目的个性所在;《法治聚焦》是对《第一现场》中所展现的法治事件的深层解读,《互动地带》板块是栏目为观众提供法律服务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柴静最近很火。柴静现在很忙。新书《看见》甫一面世,不出一月,销售量突破百万册,创下媒体人出书之最。采访她的媒体同行想必不少。对于我们发出的采访邀请,她原本的态度是:"原则上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大约是考虑到《新闻战线》作为新闻专业期刊的严谨性,两天以后,我们得到她同意接受采访的回复:"那就发来采访提纲吧,只探讨业务。"未曾想,我们连夜赶出来的这篇对话,实实在在是一番关于新闻传播的学术讨论。她想得很深,又精于表达。难怪一档深夜时分的周播电视杂志栏目如此人气十足,叫好叫座——真诚地倾听,敏锐地"看见",冷静地沉淀,客观地呈现。  相似文献   

19.
《今日说法》诞生于1999年,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档全日播法制栏目,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栏目。栏目秉持"点滴记录中国法治进程"的理念,以"重在普法,监督执法,促进立法、服务百姓"为宗旨,全力打造"中国人的法律午餐"。《道德观察》作为中国惟一一档全国平台播出的道德类全日播栏目,直击种种道德事件,一方面对可歌可泣的高尚行为进行讴歌,在感动中激发每个人心中向善的力量;另一方面对种种不道德的行为进行揭露和鞭挞,在震撼中让每个人用思考完成心灵的净化,已成为"深刻反映中国道德现状、深入进行道德思考、促进中国道德生态建设"的电视互动平台。作为两档重要节目的主持人——路一鸣,出生于东北、求学于古都西安,在北京成为一名优秀主持人,从而服务于全国广大电视观众……近日,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路一鸣,以期通过一名社会法制类栏目主持人的经历及视角去了解和认知我国社会法制类栏目。  相似文献   

20.
青少频道创办的《八区故事》北京电视台改为日播节目后,收视率迅速攀升,目前日平均收视率基本稳定在0.8~1.2左右(AC尼尔森数据)。作为弱势频道中的一档低投入的日播栏目,何以在同质化竞争极为严峻的形势下取得如此良好的收视回报呢?笔者认为,这主要应归功于《八区故事》栏目的叙事策略即讲故事的套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