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中医学课程体系中,中医学基础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它是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古代哲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对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因、病机、养生与治则等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而形成的独特而理性的认识。其内涵丰富、概念深邃、实践性强的特点,使多数学生在初次接触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抽象、复杂、难以理解,学习难度较大。笔者多年来针对中医学基础教学内容的特点,坚持在授课过程中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提高学生的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具有不同的理论体系。根据科学理论的基本条件判断。中医学与西医学都是科学。髓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西医学研究人的生命活动、研究疾病的观点和方法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而中医学总的看来在基本理论框架上没有多大改变。其发展主要是常规科学的发展。表现为长期积淀的经验。中、西医理论模式不同,但二者是互补的。中医学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来丰富和发展自己,但必须坚持与发扬中医的特色与优势,不能套用西医理论模式。这样中医学才能在理论上有突破性的进展。引发世界主流医学的革命。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与复杂性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中医学的研究对象、基础理论、辨证论治和思维方式等方面考察了中医学的复杂性并且探讨了中医学是否是科学、中医学与复杂性科学性的关系、中医学应走什么道路等问题,着重揭示了中医学在理论与方法上与复杂性科学的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以开放复杂巨系统的理论与方法,从科学对象、科学方法与科学理论三个方面,阐明中医学与西医学之间的异同:前者是复杂性科学,以天地人巨系统和人的形、气、神为对象,研究人的生命运动之道,目的在于保证健康;后者是简单性科学,以人的物质实体为对象,研究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目的在于消除疾病。中医学与西医学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互相补充的;中医学的最大特点与优势是把调动患者自我痊愈能力放在首位,而用药则是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5.
祖国医学(中医学)与现代医学(西医学)的理论体系完全不同。西医学是以解剖学为基础,再研究生理、病理。中医学是以功能(生理)为核心,再派生出结构、病理。在《生理卫生》所述的属于现代医学的体系,因此,与中代医学在概念上差异很大。现就“五脏”在《生理卫生》中所述的与中医学的概念差异简述如下: 心脏中医学谓“心主血”,这与《生理卫生》中所述的心脏是血液循环动力相吻合。在中医学中,心也指意识、思维、精神,谓“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所以,在决心、思想、情感、意志等字中都有心的偏旁。这与《生理卫生》中所述的神经系统大脑的功能相吻合。肺脏中医学谓“肺主气“,与《生理卫  相似文献   

6.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最重要的范畴之一,最早出现于《尚书》。大致有两种含义:一是直观朴素的含义,二是神秘主义含义。五行到西汉时期得到发展,通过对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的五行思想与《黄帝内经》中的五行思想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发展了五行的神秘主义思想,而《黄帝内经》发展了五行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明析五行在中医学与中国哲学中的不同作用和意义,由此得出:中国古代医学与哲学存在水乳交融的联系,中医学是中国哲学的实践,中国哲学又是中医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基础文本以汉字为载体,在高职语文教育教学范畴内,对汉语言文字学与中医学基础的辨证关系进行研究。一方面,汉语言文字学的运用可以加深医学专业的学生对中医学基础的理解;反之,对中医学术语的解释又丰富了语文课堂。对汉语言文字学与中医学辩证关系的研究,是中医学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学内容研究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校招生》2002,(11):44-44
在中国传统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医学一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作为世界古代五大传统医学之一,也是惟一流传至今,现在仍不断发展的传统医学的中医学,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在那个时代,以《周易》为依托的《皇帝内经》就萌发了中医学的源头。在世世代代的传接中,“天人合一”成了支撑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中医学始终扎根于中华大地深厚的沃土之中,而成为获得最佳效果的学科。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医学与儒家、道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阐述中国古代医学与儒家、道家思想的内在联系,来说明中国古代医学与儒家、道家思想的内在联系,说明中国古代医学与儒、道思想的相通之处:中国哲学为中医学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而中医学也为中国哲学提供了坚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哲学不再抽象,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与人类共生存。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基础课程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启蒙课程,对于新入学的中医学子,中医学基础课程学习的效果优劣会影响到以后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其它中医各科学习。影响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因素是多元的,除了完备的授课资料的准备之外,还存在着教师教学的教学法的努力创新和与时俱进。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讨论教学法是在中医学教师准备下,预先进行精心设计和组织,采用分为若干教学小组,鼓励学生就研讨专题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小组讨论中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模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讨论中教师为学生梳理出了中医知识理论体系的独特逻辑特性,引导学生自主进行中医理论的辩论和思考,通过学生的努力得出自己的结论。通过讨论教学法的运用,中医学基础授课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学生对抽象深奥的中医理论有足够的兴趣,并且达到掌握与运用中医理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在西医院校的教学中存在很多困境,最突出的问题就在于教材的内容繁多,而学生精力有限的矛盾,且很少有临床见习示教的机会,加之本身深奥难以理解,很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对中医学的兴趣。为了满足当今医学的发展现状,我们的中医学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而比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让学生对于中医学理论的掌握,以及探究思维的塑造,都有一定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次从实验室研究视角对中医学知识的生成过程给予新的解释路径。中、西医学本质不同已经成为共识,对中医学科学性的追问被对其合理性的考量所取代。中医学以被建构出来的"黄帝的身体"为研究对象,其知识的生产过程因相伴随的各种与境而呈现出复杂性,这也成为中医学知识难以被理解的原因之一。而如何清晰地解释自身成为近代以来一直困扰中医学的问题。如今这个问题的解决我们可以诉诸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实验室研究的重点在于把焦点置于知识生成的与境上,其目的是揭示知识的建构性特质。虽然这种方法受到科学社会学家和科学史家的诟病,但是在描述知识的生成过程层面来看却可称之为范本。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     
《河北自学考试》2014,(6):136-136
专业解读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按照中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名词,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该专业培养具备中医药基础理论、中医学专门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的中医师。  相似文献   

14.
丁奕元 《亚太教育》2019,(10):40-40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的中医教学方式过于依赖中医典籍,且采取“填鸭式”教学,严重影响了教学成果。基于此情况,本文选取PBL教学联合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为例,介绍了两种新型教育理念的含义,就PBL教学联合翻转课堂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予以分析,探究PBL教学联合翻转课堂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要点,对PBL教学联合翻转课堂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评估,以促进新型教育理念在中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保证中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科范式、科学发展样式要求中医学课程模式与之相应,然而中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长期采用西医院校学科课程的模式,影响了中医学人才的培养。以“证”引领的中医学综合课程依“证”划分教学单元、分层组织教学,体现了中医学整体性、综合性的特点,使中医学理论、临床融为一体,理、法、方、药合而为一,赋中医学教学全新的理念,给教与学留下了创造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探讨PBL教学法在《中医学》教学中应用效果。选择我校2014年9月—2015年9月进行《中医学》学习的学生240名,根据教学方式将其分为传统教学组与PBL教学组,每组各120名。观察对比两组学生《中医学》期末考试成绩优良率,以及对教学方法满意程度。结果显示:PBL教学组《中医学》课程考试成绩优良率为88.33%,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68.33%(P<0.05)。PBL教学组学生对教师满意度、知识掌握程度、学习兴趣、临床思维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BL教学法在《中医学》教学中具有显著应用效果,为向临床提供综合知识与专业技能合格人才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是医学高专康复专业的必修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重点从中医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理论课与实训课相融等方面探讨康复专业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8.
亚健康状态是指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现代医学对其研究很多,但多是对症治疗,与之相比,中医学对亚健康状态的研究有许多潜在的优势,隐含在基本理论以及临床治疗中,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剖析亚健康状态的成因、预防,往往能屡建奇功.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中医学专业毕业生尚不能完全胜任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医学高职毕业生的培养与发展,贯穿于院校基本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三个教育阶段。将终身学习理念融入其毕业后中医教育和继续中医教育过程,创新中医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对解决上述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中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分析了我国中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中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对策,即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学科与导师队伍的水平,稳定医、教、研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