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土课程,是以具有“乡土特征”的课程资源为基础建构的地方性质的课程,是对青少年进行乡土教育的重要载体。乡土课程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它是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是地方与学校特色发展的动力支持,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课程基地,是“五育”融合育人的重要课程行动。本研究以山东省P市乡土课程的调研为行动始点,在组建课程开发团队与乡土课程资源的收集、筛选、整理的过程中,以乡土课程标准制定、特色乡土教材的开发以及配套资源库建设为重点,进行了乡土课程开发的实践行动。并对当下课程实施、课程协调、课程评价、课程指向和乡土教育价值等乡土课程问题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形式、方式、方法与模式都在改变。微课程正是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得以出现的新的教学形式,是基于在线学习、移动学习与自主学习的新型教学媒介。高中语言微课程开发与应用,在当下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对于提升学生学习质量与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高中语文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展开探讨,提出以PPT为载体创设微课程、以情景剧为形体创设微课程、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创设微课程等三种形式的高中微课程开发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实践教育技术理念的重要环节。提升师范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据《现代教育技术》公修课,引导学生开展微型课程开发,有效融合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微课程内容的开发,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与意义,探究与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具体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有了一些新的改变,尤其是新的教育方式,微课程就是其中一种。微课程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它具有完整的教学设计环节,包含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信息传播速度快、课程参与度高。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微课程更注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也更注重教育模式的更新,几乎可以说,微课程走在教育资源的最前沿。那么,本文就以初中信息技术为课题来研究一下微课堂的开发与运用。  相似文献   

5.
李琼 《学周刊C版》2023,(23):93-95
微课程是中小学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产物,教师应在满足教育教学活动需求的基础上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得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微课程打破了以往的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为课程设计的理论指导,实现在线学习,打破时空限制,在疫情防控的情况下具有突出的应用优势。文章针对微课程的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了分析,希望借助本文的探讨,可以帮助广大教师推进微课程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目前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教育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过程。课程整合,是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超越不同知识体系而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目标和衡量标准是看其能否有效地改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真正贯彻课程目标, 达到课程预期效果,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校本课程建设是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任务,但是一些农村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不注重体现乡土化特色,在很多方面均存在错位现象,可以采取确立乡土化校本课程的建设目标、制定乡土化校本课程建设规划、调查乡土化的校本课程资源、研究农村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学习需求、完善乡土化的校本课程内容等措施,以体现乡土化特色。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劳动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渗透与融合是必然趋势.文章阐述了信息时代融合式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模式及策略,并通过《守护"深圳蓝"环保智能灯的创意与制作》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说明课程以项目式学习方式展开,分为六个环节:引入问题知劳动、劳动协作与分工、劳动方案设计、劳动作品制作、劳动作品优化和劳动作品评价与提升,将德智体美劳有机融合在一起,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目前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教育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过程。课程整合,是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超越不同知识体系而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目标和衡量标准是看其能否有效地改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真正贯彻课程目标,达到课程预期效果,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乡土课程资源是帮助学生学习历史、拓宽知识面、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课程资源,将乡土课程资源融入历史课堂教学,是发挥历史教育价值的有效途径。本文以陇东地区为例,运用文献阅读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结合陇东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陇东地区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情况,探讨了陇东地区在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中所存在的缺少乡土教材、乡土课程资源呈现方式单一等问题,并提出增强教师开发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意识、编写乡土资源校本教材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微课程为变革教育、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提供了思路,微课程的学习资源特性要求系统的教学设计。在微课程建设中,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微课质量的重要保障。本文从分析ADDIE教学设计模型与微课教学设计结合的可行性入手,依据《中职英语教学大纲》,从中职英语教学实际出发,探索基于"分析、设计、开发、实施与评价"五个环节的微课教学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网络也在向线上教育做业务延伸。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体验方式,是以微视频为核心,辅之以相应的教学资源与学习支持的学习资源,凭借着"短、平、快"的特征,微课程也逐渐成为在线教育的一种时尚。受地域条件、师资力量等的限制,学生往往不能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而微课程的存在却能够突破诸多条件的束缚,给学生提供了享有优等教育的机会,学生大可以利用闲暇时间进入微课程来补充知识点。为发挥微课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显著作用,本文对于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我校在校本课程建设中,以校本课程的内容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载体,以综合小课题的形式将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我校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也凸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园艺文化,充实了校本课程的内容和活动方式,为我们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4.
ADDIE模型在微课程设计中的应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课程为变革教育、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提供了思路,微课程的学习资源特性要求系统的教学设计。文章从微课程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入手,梳理了ADDIE教学设计模型的发展历程,并对模型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ADDIE的微课程教学设计模型,并重点阐述了该模型。模型具有联系的、动态的、整体优化的系统特征,可以更好地为设计、开发高质量的微课程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郭春飞 《现代教学》2013,(7):119-120
乡土课程是依托学生生长、生活地方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变化发展的经济社会资源而开发的课程。它是以培养具有乡土情怀的人为课程目标,以乡土素材资源为课程内容,以在乡土情境中学习为主要实施方式的课程。乡土课程的育人价值,是指发展学生认识乡土、热爱乡土、建设乡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时代悄然到来,微课也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资源形式,微课有力地推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在教育教学中日益显示出其独特作用,并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 心理课作为一门课程,有其独特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运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帮助学生获得情感共鸣,增强情感体验.其中,视频赏析这种教学方式最为常见,也最受学生青睐.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视频课程,具有易接受性、娱乐性及趣味性、短小精悍等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不仅能够以一种教学资源和手段应用于传统高中心理课堂,也是对高中心理课的补充和拓展.  相似文献   

17.
如何思考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材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以来,教育部实施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改革,各地已陆续开发或编写了不少具有地方性知识特色的乡土教材(地方教材、校本教材),中国乡土知识传承和乡土课程与教材建设问题开始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是我国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8.
陈群雁  黄树生 《文教资料》2011,(27):168-169
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的背景下.积极发掘地方人文教育资源,开发校本特色课程,创造性地开展乡土人文教育,是学校课程整体架构的现实需要.更是教育终极价值的体现。无锡市以《以吴文化为内核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课题为引领,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平台.开发校本特色课程,取得了卓著的成就,激活了“儿童的世界”.使乡土教育不再成为是弱势的“历史的世界”,有效地培养青少年的家乡意识、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提升了学校内涵和教育品质.  相似文献   

19.
我校在校本课程建设中,以校本课程的内容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载体,以综合小课题的形式将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我校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也凸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园艺文化,充实了校本课程的内容和活动方式,为我们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0.
乡土文化是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的文化。将乡土文化资源纳入少先队教育,不仅是提升少先队工作实效性的重要举措,还有利于学校形成特色少先队活动品牌。笔者从所在的水乡农村学校实际出发,充分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从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融合学科课程、构建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开发并实施基于乡土文化的少先队教育课程,增进队员对家乡文化的热爱,最终形成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