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创造性阅读,即让读者赋予文本以自己的意义。若仅仅停留在实读层面上,那是远远不够的。要引导学生在掌握愿意的基础上敢于向作者挑战,根据自己的经验、价值观、所处环境等对课文进行多元理解。让学生跳出文本这个狭小的天地,进行合理演绎,拓展文本的外延。善于合理想象,挖掘作者的未尽之言,真正让阅读成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一、鼓励大胆挑战孟子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名家名篇照样也会有失误和疏漏,因此要引导学生采用批判性阅读的方式,大胆质疑,敢于挑战,不迷信文本,不迷信大师。要深入研究,仔细推敲,抱着怀疑精神来读文本,把文本读活、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初中英语议论文读写教学为例,从读前导入,创造主题语境,激活思维;解读文本,关注体裁结构,培养逻辑性思维;回归文本,创设评价语言,形成批判性思维;迁移文本,强化以读促写,培养创造性思维四个方面开展思维品质培养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村上春树的小说《僵尸》以情爱为平台,借用“僵尸”,构建阅读期待,细腻而又真实地捕捉爱情唯美化、神圣化的另一层面,进而诱使读者一起对自身生存处境进行批判性审视和深层次质疑。本文试图通过解读文本中的“闭上眼睛“这一结局,来诠释作者对人类自身生存处境进行批判性审视和深层次质疑。  相似文献   

4.
赵琴 《小学教学研究》2023,(9):51-52+60
统编版语文教材重视课外阅读,提倡读整本书,在第三学段小说整本书阅读指导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目标要素导读会、精品经典品读会、策略方法探究会、收获成效展示会,并以“四会”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关键能力,促进持久阅读,引领深度阅读,呈现多元发展,建构起面向未来的具有普遍性、可持续、有深度、多元化的语文小说阅读课堂实践样态,实现以小说为载体,促进学生提升多读书、把整本书读好的阅读素养目标。  相似文献   

5.
英美文学小说阅读不仅是英语语言的学习,更是对作者思想内涵,思想高度,思想境界的领悟。通过运用文学理论分析文本,学生会自觉形成批判性思维,不断思考小说的内涵与外延。因此,文学理论为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我们需要在文学史学习的基上,不断加入文学理论的学习,使学生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学会批判性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本细读"高效阅读法分为四个步骤:读文本语境、读文本结构、读文本细节、读文本语言。实践训练表明,"文本细读"高效阅读法既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成绩,促进了学生思想和情感的升华。  相似文献   

7.
作文材料是批判性阅读的重要对象,将研究对象从一般性的文本阅读延伸至作文材料的阅读上(即审题),拓展批判性阅读载体的外延,以高中应试议论文的批判性读与写为研究方向,强化批判性思维与批判性写作之间的关系,探索并形成一套可操作性强且行之有效的批判性审题、立意与创作的技巧和方法,将批判性思维在作文中的应用进行具体化、理论化和系统化,提高学生应试作文的写作能力和成绩,既有现实的需要和指导意义,同时也是对新课标关于如何发展和提升思维品质,培养高中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精神的落实。  相似文献   

8.
本节课以批判性思维为指导,引导学生层层深入阅读,通过小组合作和相互评价的方式,促进学生对课外阅读小说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深层理解、质疑推理、重构阐释等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技能。  相似文献   

9.
<正>基于学生内生力提升的批判性阅读是一种积极的阅读活动。批判性阅读教学要求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作品,精选切入角度,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探究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从而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教学《百合花》时,笔者选定的切入角度是“百合花”这一意象。在小说中,“百合花”是新媳妇被子上的图案,也是小说的标题。笔者以“探索”和“还原”为主线,  相似文献   

10.
与前现代主义文学比较而言,后现代主义小说呈现出一种新的文本和文学范式。其文本充满了现实的不确定性。这种虚实交错的现实观具有创造性和批判性的双重特质。在后现代主义作家看来,小说是虚构的产物,文本中的现实无法把握。现实为小说家所创造的游戏语言,以此来解构其所生存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
如何有效帮助学生“由读化写”一直是初中作文教学的困境之一。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仿句为例,阐述如何运用多元训练化解困境,以读悟写,以读促写。指出多元训练由三个维度建构:多遍、多边、多变,同时建议关注课程的设计、文本的选择、动态的反馈。由此文本解读的成果才能有效转化为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小说教育与散文、诗歌教育不同,小说作为带有审美门槛的文本,要让学生真正读懂优秀小说的内涵,不止是单纯的诵读理解,还要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人文素养、学科素养,洞察小说创作背后的设计路径,将小说文本进行解构并精准且生活化的传授给学生。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收录的小说文本多为反映乡土文化、映射现实、纪实的小说文本,具有一定的批判性、人文性教育意义,能够引领学生的精神向度,对学生体验社会,感受生活具有效果[1]。高中小说教学应该建立起新的“格式塔”。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家考夫卡对格式塔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邹赞 《青海师专学报》2011,31(2):123-126
通过细读小说文本,采用叙事学关于叙述视角的理论对《铁皮鼓》进行分析发现:《铁皮鼓》在第一人称叙述的总框架内融合了仰视角、叙述主体自我物化、旁观视角等多元视角形式,其叙事风格融荒诞、真实、反讽于一体。  相似文献   

14.
思辨性阅读是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文本解读和阅读教学的方式。在平时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侧重于文言基础知识以及大众化的文本解读,缺少思辨性解读。本文以《史记·刺客列传》教学为例,从课后的题目入手,运用思辨性阅读的理念,让其阅读教学展现思辨性。  相似文献   

15.
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是多元对话。阅读教学中开展多元对话常见于散文、小说、戏剧等现代文教学,在目前的文言文教学中稍显不足。《项脊轩志》一课教学,立足学生的自主探究,营造"一读为快"的阅读氛围,用问题引领文本研读,让思维和情感走向纵深。  相似文献   

16.
批判性思维对语文教学的良性发展、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自读课文的自主性强、助读系统丰富、教学目标集中的优势,将批判性思维与自读课文教学充分融合,以自读课文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用批判性思维进行自读课文教学,需要教师用心教会学生批判性思维基本模式、用好自读课文助读系统、选好批判性思维教学视角。批判性思维视野下的语文教学是为了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教学,也是促进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建立在理性思考基础上的思维,在文学类文言文教学中融入批判性思维可以从分析文本逻辑、激发学生多元思考及明慎判断等角度切入,以改变文学类文言文教学结构,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8.
小说是一种适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语文学习能力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文体。小学中高年级教材选入很多篇小说,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依据其文本构建方式和文学功能,以小说的方式教小说,让学生正确认识、理解、评价小说的读法和写法,同时逐步引导他们学会进行批判性阅读。现以短篇小说《黑孩子罗伯特》为例,谈谈怎样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是如何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的。  相似文献   

19.
古诗词文本具有诵读价值、欣赏价值和写作范本价值.本文以古诗词文本的三重价值为依据,论述了初中古诗词的教学范式:诵读、欣赏和借鉴.这种教学范式发挥了古诗词文本的多元价值,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力,深化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作者之死"的实质是否认作品中作者的"在场",剥夺作者对文本的控制权与解释权。在传记小说中,戴维·洛奇以作者身份、批评者身份进入小说文本,以彰显作者"在场";洛奇还把与小说主人公"对话"的"前传记"过程写入小说,成为小说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洛奇在传记小说文本中前景化了作者的编辑、写作、评论等行为,有力回应了现代批评理论对作者权威的否定,从而实现了"作者的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