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者来信     
高考阅卷能否批得慢点儿? 首个“六月高考”已经顺利结束,而广大考生及家长所关注的焦点,也随之转移到了高考试卷的批阅上。据报道,在10天的正式阅卷时间内,3400多名来自浙江全省各地的阅卷老师必须批阅完108万份试卷。 在如此大的工作量下,具体到每一份试卷,阅卷老师还能投入多大的精力,还能否保证批阅的质量,令人担忧。 去年4月25日的《南方周末》,曾刊登了一位多次参加过高考阅卷工作老师的  相似文献   

2.
建达 《大观周刊》2011,(24):I0001-I0001
“西安高考阅卷队伍惊现本科生”,6月15日,这样一条消息在新闻媒体一经刊出,立即引起社会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3.
调查与排行     
《青年记者》2012,(13):22
今年的"地球一小时"已经过去了,本刊就公众对这一活动的认知及参与情况做了简要的调查,结果显示,9成多的人知道"地球一小时"活动,但有近2/3的人并没有参加这一活动,有些人没有参加的原因是"没人组织"。  相似文献   

4.
大众媒体参与教育报道,拓展教育领域的信息传播,既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同时也是媒体在竞争态势下争夺"眼球",寻求大众亲和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在教育报道中,一年一度的高考是我们必须唱好的重头戏。对此,许多媒体都不惜人力、物力和版面来做高考报道,目的就是为了在服务读者的过程中赢得读者认可、赢得竞争优势。本文以今年的高考报道为例,对报纸在传播高考信息时如何更好地拓展服务功能作一分析。"非常高考"为媒体打服务牌提供了契机今年的高考,是我国恢复高考二十多年来最特殊的一年,被称之为"非常高考"。这是因为今年高考在时间上首次从7月提前到6月举行,而且考生人数也创下历史之最——全国考生接近600万人,其中浙江考生有26万人之多。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三年八月十一日《北京日报》头版发表的《她教出了高考英语得满分的学生——记执教山区十三年的怀柔县一中英语教师孟雁君》的通讯,是一篇颇有新闻性、又有鲜明主题的引人注目的报道。一九八三年高考,北京市的近五万八千名考生中,有两名考生英语考试成绩获得满分,这两人又同来自怀柔县一中。这件事,在高考阅卷的教师中一时传为美谈。八月七日,《北京晚报》在头版用短消息报道了这一喜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影响最大的一套少儿科普读物,最初是由一个女儿缠着妈妈提问"问出来"的。参加编写这套书的一位作者,从北大化学系的本科生,最终成了著名的科普作家。这套书的"文革版"虽然是"政治挂帅",却也帮助了一些人参加高考。50年后的今天,它在筹备出版第6版的时候,正在通过网络向全国的孩子们征集问题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1990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理论课程的考试和阅卷工作业已结束。我参加了阅卷工作,现在谈谈本年度考试中所反映出的一些问题,也供其他备考者参考。从卷面看,这次新闻理论考试突出的问题有两个: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融会贯通较差;基本原理的领悟方面,学以致用不够。自学高考是人们公认的难度较大的成人教育形式,考生利用工作余暇时间看书,学习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宋中岳 《大观周刊》2012,(12):203-203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向最让教师头疼。笔者有幸参与今年高考作文的阅卷工作,对此有一些心得体会。2011年高考作文,与2010年作文有很大不同,学生存在哪些问题,教师该如何应对这种变化,调整并适应高考教学,让学生考得高分?行之有效的方法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我太太今年参加高考阅卷时被“封”为小组长。一日,一摄影记者匆匆走进阅卷点对她及小组成员说,“请小组长用手指着试卷,其他人靠近点,大家的眼神都往试卷看。”听太太回家聊及此事,心中有点不快。 几天后更不快的是看到7月16日某报A3版右下角的一幅新闻照片。因为其改版“动作”之一就是给新闻照片以更大的刊载空间,故这张大照片的视觉效果奇好。从照片上看,两位涂口红着盛装的女孩正蹲在菜地里笑。文字说明是:“百色革命老区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彝族农民在地里管理蔬菜。”可是,我对这两位穿崭新民族服装(衣袖上新褶痕清晰可见)下地干活的“农民”越看越感到别扭。按生活逻辑推理,这种装束与其  相似文献   

10.
视界     
>>01福建·又是一年高考时5月17日,距离2011年高考还有21天,在福建晋江市第一中学,高三学生们在为高考作最后的冲刺。对于每一个参加过高考的人来说,这都是一段难忘的人生经历。它带给我们的不论是欣喜、骄傲,还是沮丧、失望,都是那么刻骨铭心。  相似文献   

11.
第一现场     
关键词 高考 在SARS疫情得到控制之际,中国迎来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考试:高考。今年的高考有创纪录的600万人参加,在中国高校不断扩招的情况下,将有335万人被录取入各类高校。 在中国政府普及高等教育这一指导思想的推动下,目前高考升学率也越来越高,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就达到了70%,但经济不发达、教育资源欠缺的地区的考生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中的部分人会在高  相似文献   

12.
调查与排行     
《青年记者》2013,(19):23
读者眼里的高考报道是怎样的?本刊调查显示:8成多的参与调查者关注媒体上的高考报道,他们认为今年高考报道的一大优点是不再炒作"高考状元"了,不足是模式化、无新意、过度关注高考成绩、过分注重受众的猎奇心理、报道的成功案例太功利等。盘点6月的传媒,优异策划是《新民周刊》的《老大知道你是谁——"棱镜门"全揭秘》,  相似文献   

13.
报名参加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博士生考试的同学,都迫切希望了解考试时如何做答考题;而问每一位阅卷的老师,他们也只能告知,没有标准答案,阅卷时凭借的是一种对学生答卷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在多数情况下,参加阅卷的老师会有同感,因而才可能给出一个由几位老师共同签署的分数。这样说来,如何才能答得较好,显得很神秘。其实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1986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理论试卷的阅卷工作已告结束,多数学员的成绩不够理想。作为阅卷教师之一,我觉得有责任向参加和准备参加自学考试的同志说说阅卷后的一些感想。这次考试共分四类五题,一类填空,二类阐述,三类简答,四类论述,其中论述题中又包括两道大题,各占20分,共40分,第二道论述题为:“毛泽东同志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哪些要求?结合当前新闻工作的实际说明如何贯彻这些要求。”正是在这道题上,多数同志“跌了跤子”。这使我们从中发现参加自学考试的同志在学习新闻理论过程中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倾向。考生的回答中有这样几种错误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1983年12月下旬,全国新闻系统对不具备规定学历者进行了统一测试。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不含台湾)除甘肃、青海、广东、云南、西藏外都参加了统一测试。军队和铁道部系统的新闻工作者也参加了这次测试。现在,各省、市、自治区的阅卷工作已结束,并陆续将考试成绩通知本人。对政治、语文、新闻三个科目考试成绩合格者,全国新闻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将发给合格证书。这次统一测试,是全国解放以来的第一次,参加测试的人员一万多人。在中宣部和劳  相似文献   

16.
朱晖 《出版参考》2009,(7):43-43
前不久,世界百强名校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到中国招生,来自全国的40多名大学生有幸参加了面试。令人惊异的是,许多名牌大学的博士生、硕士生皆名落孙山,而一名普通的本科生却赢得了考官的青睐。这名考生叫印天。  相似文献   

17.
今年夏天,姜文和那些参加高考的学生们一样紧张、忙碌。见到他时,他正在中央戏剧学院的黑匣子剧场参加话剧《北京人》的排练。这出戏是中戏的毕业生们献给母校50年校庆的礼物。除了姜文,参加这部戏演出的还有李保田、巩俐等一批中戏培养出来的大腕儿。  相似文献   

18.
5号凌晨,海安县发生一起罕见的高考预考试卷失窃案件。文科类已考好待批阅的34卷近千份考卷不翼而飞,获知这一消息的应届考生心急如焚,家长焦虑不安。 2号至4号,海安县一千多名应届高中毕业生参加了南通市统一命题的高考预考。成绩的好坏关系  相似文献   

19.
日前,我去某县宾馆参加一个座谈会,此座谈会的主题是本地某一社会学科规划。事情不大,但记者阵容不小,本县电视台派出了三人摄制小组,本县广播电台两位记者也在做全程录音报道,加上市级日报和市电台的记者,此小小座谈会,前来参加宣传报道的有11人,这么多的人加入到当地的"新闻大战"之中,这难道是由于它的新闻价值大到如此程度,非得如此"高投入"地报道吗?这倒觉得让人生疑。对这个座谈会的宣传报道是必要的,但宣传报道的规模应与新闻的本身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由国家图书馆主办的"全国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研讨会"在国家图书馆文会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78家图书馆的领导、业界专家共计20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这是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召开的馆际互借与文献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