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业报报道的社会性,一直是新闻主管部门和专业报同行的关注点;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专业报报道的社会性,是当前值得探讨的课题.一、专业报报道的社会性是市场化进程的产物在计划经济时代,专业报作为某一行业、专业部门的机关报,在管理体制、经费来源、发行渠道乃至传播受众等方面,都呈明显的单一性.报纸在新闻价值取向、报道内容乃至版面形式等方面,也都带有明显的机关工作色彩,一般只需在各自的系统内扮演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工作简报角色(至多在末版开辟一个职工文艺副刊园地),无须过多考虑报道的社会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新闻改革的发展进程,专业报与其他传播媒体一样开始发生深刻的变革:其一,专业主管部门工作职能转换,促使专业报的新闻价值取向由以往单一指导性向多元服务性转变,报纸的商品属性增强.其二,新闻事业空前繁荣,传播媒体竞争加剧,迫于发行和收益的巨大压力,促使专业报必须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参与报业竟争.其三,受众需求的多样化和选择性增强,促使专业报必须扩大报道层面,以革新的内容和形式来获取更广泛的社会认同.其四,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和市场化进程加快,各行各业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日趋密切,也促使专业报报道必须面向更阔的社会空间.可见,客观形势变  相似文献   

2.
社会新闻的特点是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内容涉及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近几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现象,即为百姓排忧解难的服务性、实用性社会新闻异军突起,越来越受到各家报社的重视和广大读者的喜爱。报纸的社会新闻版除了担负着每天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外,为老百姓服务的服务性报道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温州日报在2000年6月份改版后,对提升社会新闻的服务性、实用性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开展法律援助为民服务。运用法律援助来为广大群众服务是温州日报社会新闻部做好服务性报道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广大群众的自我法律保护意…  相似文献   

3.
社会新闻或社会特写,有的报纸叫社会扫描或社会热点,又有的叫热点追踪或热点访谈,名称虽然不同,但内容多是读者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的报道,这是有别于通常的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或文化体育新闻等动态性新闻的另一类新闻体裁.本文试就社会性报道与广播电视报的关系,特别是与省级广播电视报的关系作些分析,以求教于广大读者和广播电视报界同仁.  相似文献   

4.
张霞 《河北广播》2006,(4):88-89
什么是社会新闻?从内容上分它应该属于对新闻进行分类的一种形式。由于它往往以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社会事件、社会生活、社会风貌、社会趋势等为报道对象,因而其报道视角具有直接、鲜明的贴近性、社会性和独特性,具体来说,就是具有广泛、平易、生动、警示、启迪、趣味性强和人情味浓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当今,教育为社会所广泛参与和关注,对教育问题的报道自然也吸引了众多的眼球。但是,却有新闻业内人士认为,教育新闻与其他行业新闻一样,本身并无普遍的社会性可言。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对教育新闻的报道虽然不少,但有相当多的报道其新闻视角还局囿于常规教育工作的小圈子里,缺乏对社会公众的吸引力。因而有人认为,教育专业报要走向社会,必须大量移植社会新闻,借此来扩大读者面,增加影响力。上述观点,我认为有欠妥当。与其他一些行业新闻相比,教育新闻具有更强的社会性。这一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论证…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社会新闻?至今无公认的定义。如顾名思义,讲经济新闻就是报道经济活动的新闻,讲科技新闻就是报道科技活动的新闻,尚可;倘说社会新闻就是报道社会活动的新闻,便不确切。因为报纸上的新闻,绝大多数都是报道社会活动、社会现象的,都具有社会性,从广义上说都可以叫社会新闻。显然,这里讲的社会新闻,有它特定的含义。社会新闻,沿用的是早期新闻学书上的名称。二十年代,我国著名记者邵飘萍所著《实际应用新闻学》中说:“十余年前,报纸中社会新闻之地位,并不视为重要,不能与政治、外交、财政并列……近年以  相似文献   

7.
贾学清 《新闻界》2006,(2):121-121
随着上世纪80年代晚报的突起,特别是近年来社会娱乐文化的发展,社会新闻的地位迅速提高。具有浓郁城市特色的都市报、晚报、生活类报纸等,更是把社会新闻作为重要的看点、卖点。社会新闻以街谈巷议为特色,反映社会生活中的人物事件、社会风气、社会问题、风俗民情以及自然界和社会上的奇闻逸事,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较强的人情昧,增强了媒介与受众的接近性,因而能够引起广大读者的兴趣。要做好社会新闻,就要在写作中很好地揣度受众心理,确立正确的写作理念,写出大众喜闻乐见的好新闻。那么,受众对社会新闻的阅读心理是怎样的?与此相应,社会新闻的内容侧重点是什么?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简单的疏理和剖析。  相似文献   

8.
时政新闻一直是严肃新闻的代名词,也是各类媒体重要的报道内容之一。近几年来,《阿克苏广播电视报》作为一份生活服务类报纸,在保持专业报纸的特色下,立足声屏,面向家庭,以鲜明的特色服务于广大听众、观众、读者,不断强化新闻在报纸中的重要性,增加了新闻报道的相关版面,把整张报纸的内容分成新闻、娱乐、生活三大部分。在新闻特别是时  相似文献   

9.
杨竞 《记者摇篮》2005,(6):21-21
随着报业的发展,报纸的文化娱乐报道已经成为各大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搞好文化娱乐新闻的报道是摆在我们每个文化娱乐记者面前的新课题。由于媒体的性质不一样,报道的角度也不一样。文化新闻走向娱乐化是近年来各大传媒的普遍趋势。在内容上.以报道影视明星动态为主,更有甚者刺探明星隐私、故意炒作以吸引读者;在形式上,用语言夸张煽情,  相似文献   

10.
社会新闻是以当前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风气为题材,与广大群众生活、利益、情趣密切相关的新闻报道。按其内容来分,有反映社会生活中新动向的趋向性社会新闻;有反映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和人际关系的风尚性社会新闻;有揭露鞭挞不良社会现象的批评性社会新闻;有反映突发性事件的事件性社会新闻;有报道天文地理等知识、动态的服务性社会新闻等。现在不少报纸进一步加强了对社会新闻的报道,专门设立了社会新闻专栏,增加了报纸的可读性,受到了读者的欢迎。社会新闻和其他方面的报道一样,除了它所报道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必须具备新闻五要素等以  相似文献   

11.
刘婷婷 《新闻窗》2012,(1):37-38
社会新闻含义相当广泛,主要是指关于民生方面的社会问题、社会事件、社会风貌、社会生活方面等进行报道,在题材和内容上更为贴切老百姓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联系,而在报道手法上,社会新闻的报道方式可以更活跃。社会新闻跟政治新闻、军事新闻、经济新闻、文化新闻、科技新闻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广泛社会性、生动趣味性和人情冷暖性。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视社会新闻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它不仅以其贴近生活、时效性强、反应迅速、观点新颖给电视新闻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相似文献   

12.
王文勇 《新闻实践》2005,(11):53-53
社会新闻虽然不是党报报道的主要内容,但如今不少党报也在积极探索社会新闻的报道路子。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增强社会新闻的亲和力,是提高党报社会新闻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一、聚焦百姓生活,在报道内容上体现亲和力 党报社会新闻的报道对象应该定位在哪里?我们的实践是:深入百姓生活,倾听百姓呼声,反映百姓困难,关注百姓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就关注百姓生活这点来说,党报社会新闻和都市类报纸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不同的是,都  相似文献   

13.
1.报纸内容表现形式的界定 报纸内容表现形式是报纸在组织新闻传播过程时,所采用的基本样式,是报道内容的表现手段,是与一个与报纸的报道形式相近的范畴.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内容表现形式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照体裁分类,可以分为:消息、通讯、评论、特写、专访等;按照写作方式划分,可以分为:倒金字塔式、非倒金字塔式、折衷式和平铺直叙式四种类型;按照报纸的基本的构成要素分类,可以分为文字新闻稿件和新闻图片,而这一种分类也是与报纸的报道内容最直接相关的,因此本研究对报纸内容表达形式的分析就是采用的第三种分类方法,以报纸的基本构成元素为对象,对体育专业报纸的报道形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历史报纸的价值"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报纸档案是报社及其工作人员在宣传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报纸所刊载的内容反映和报道了当时社会方方面面的真实情况,它具有社会性、历史性、确定性和原始记录性等特性,对于史学研究是一个重要来源。通常在编写史书前,总要对史料进行研究考据,我们在检索档案等各种历史史料时,不要忽略了对老报纸这座"历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纸质新闻媒体的一个鲜明发展趋势,就是不同类别的媒体之间差异越来越小,办报内容取向走向“趋同”。依据传统的分类,作为党委机关报的各级日报,属时事政治类报纸,报道内容以政治时事、经济和科学教育为主;而以晚报为代表的文化生活类报纸,则侧重报道社会生活、文化娱乐和体育等方面的新闻。尽管这个区别并没有制度和法律上的界限,但不同类别的报纸在新闻实践中却常常是壁垒森严,泾渭分明。近年来,随着生活的发展变化和读者阅读需求的不断更新,报纸严格区分类别的现象正在改变。一方面,各级日  相似文献   

16.
詹爱华 《新闻窗》2006,(1):50-51
在社会生活热点纷呈,社会新闻不断涌现的情况下,作为新闻传媒的报纸,热点问题的报道也呈现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态势。但是,报纸要真正做出读者欢迎,并符合方针政策要求的热点新闻报道,就必须掌握好热点新闻报道的尺度,充分注意其真实性,把握其本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热点报道的群众性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热点新闻报道的“度”上把好关,达到弘扬社会主旋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报纸的政治属性、信息属性、文化属性、商品属性,全面地显示出来.正确认识和处理专业报的社会性与专业性的辩证关系,对于把握导向,运用信息规律,依据市场规律办事,提高报纸的文化品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专业报的产生、发展和繁荣,优化了报纸结构,推进了新闻改革,开拓了报纸的自费市场,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人们赞誉专业报是:行业通向社会的桥梁,社会了解行业的窗口.这一赞誉,生动体现了专业报的社会角色,也生动体现了专业报的社会性和专业性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各家报纸纷纷推出以关心民众、贴近百姓为出发点的社会新闻,着实令人耳目一新,一时赞誉之声四起。可随着报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很多报纸在报道社会新闻时过分强调吸引读者眼球,提高阅读率,以致充满"星、腥、性",对某些偶然事件大肆渲染,没有挖掘新闻事实背后的社会背景,没有深层次的思考,使社会新闻走向低俗化。为了避免有生命力的社会新闻走入这样的误区,笔者以为当下社会新闻有必要重塑人文精神,在报道中着眼于人性、精神、情感和道德关怀。  相似文献   

19.
张英溪 《新闻窗》2006,(6):36-37
社会新闻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社会风貌、社会问题、社会事件的一种新闻题材,报道的内容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贴近、利益相关,情趣相连,因而博得了读者的广泛关注。正因为社会新闻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搞好社会新闻报道也就成为各报刊提高自身竞争力、吸引受众的一个重要手段。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建立,报纸靠读者求生存已经成为现实与必然。面对此现状,《天下文摘》如何去争取更多的读者呢?  相似文献   

20.
吴慧莉 《新闻前哨》2007,(10):73-73
新闻界的竞争激烈,各家媒体都慷慨拿出版面或时段,来扩大社会新闻的报道内容,以吸引读者。但我以为,目前的社会新闻过于泛化,报道的内容过于轻率、粗俗,价值含量不高。(1)过度追求软新闻有的报纸把社会新闻变成四季歌:学校放假了,就报道割包皮、治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