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散的炊烟     
马德 《考试》2006,(12)
惟一不变的是炊烟。就在村庄之上,就在树梢之上,就在一群麻雀之上。秋天老了,是冬天;炊烟老了,是新的炊烟。炊烟可以自由散去,但根是散不去的。它的根无处不在,在故乡的天空中,在故乡的大地上,在那浓得化不开的云彩下,在一块鹅卵石与另一块鹅卵石的缝隙里。天空是不会散的,大地也不会散,就像母亲,那么  相似文献   

2.
人犯错误是难免的。我以前有睡懒觉的坏习惯,还发生了一件难堪的事。一个冬天的早晨,公鸡喔喔打鸣。天亮了,妈妈叫我起床早读。可是由于天气很冷,我实在合不得离开暖和的被窝。心想再睡一会儿起来读书也不  相似文献   

3.
走散的炊烟     
惟一不变的是炊烟。 就在村庄之上,就在树梢之上,就在一群麻雀之上。 秋天老了,是冬天;炊烟老了,是新的炊烟。 炊烟可以自由散去,但根是散不去的。它的根无处不在,在故乡的天空中,在故乡的大地上,在那浓得化不开的云彩下,在一块鹅卵石与另一块鹅卵石的缝隙里。 天空是不会散的,大地也不会散,就像母亲,那么忠贞,那么坚韧,在游子的心中,在鱼尾纹的最深处。 就是那一地的炊烟哟。  相似文献   

4.
走散的炊烟     
惟一不变的是炊烟。就在村庄之上,就在树梢之上,就在一群麻雀之上。秋天老了,是冬天;炊烟老了,是新的炊烟。炊烟可以自由散去,但根是散不去的。它的根无处不在,在故乡的天空中,在故乡的大地上,在那浓得化不开的云彩下,在一块鹅卵石与另一块鹅卵石的缝隙里。  相似文献   

5.
名数学家华罗庚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买主买了一只公鸡回家.第一天,喂公鸡一把米;第二天,又喂公鸡一把米;……连续十天,每天都喂给公鸡一把米.公鸡就这十天的经验,下了一个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给中学生作科技报告时,曾讲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 一只公鸡被一位买主买回了家。第一天,主人喂了公鸡一把米;第二天,主人又喂了公鸡一把米;第三天,主人还是喂了公鸡一把米。连续十天,主人每天都给公鸡一把米。公鸡有了十天的经验,它就下结论说:主人一定每天都喂它一把米。但是,就在它得出这个结论不久,主人家来了一位客人,公鸡就被杀了。 华罗庚爷爷讲这个故事是告诫青少年朋  相似文献   

7.
当看见天空飞过的小鸟,我知道,这一切就又逝去了.当看见树上落下最后一片叶子,我知道,冬天就要来临了.而这个冬天.是否会很冷?  相似文献   

8.
棉袄     
去年冬天,妈妈为我做了一件棉袄。 那时天气很冷,虽然还没有下雪,但是街道上的空气已经又冷又硬。我每天都穿着秋衣、  相似文献   

9.
又见到了故乡的炊烟,故乡的乌篷船。激流中,橹弹奏着奋进的旋律。缓缓地,乌篷船负重的身躯艰难地行进着,博击中,乌篷船唱着一支支深沉的船歌……  相似文献   

10.
故乡的炊烟     
正清晨走到颐和园南门的船营村时,突然被从树林里飘出的炊烟惊住了脚步:多么亲切的炊烟啊!似乎很多年不见了,它缥缈似梦,此刻让我不知道身在何处何时,恍惚让我回到了故乡。故乡的炊烟是最早升起的一缕温暖。每当冬夜里鸡叫过三遍,母亲就起身点亮煤油灯,为去集市卖菜的父亲做一点面汤。擀面杖的声音响起时,炕炉子也点燃了,那一道蹿出烟囱的炊烟,慢慢氤氲地覆盖在故乡的池塘、树林上空,升腾  相似文献   

11.
悠悠故乡情     
故乡是一段传奇,也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每个人的故乡都有其独特之处,每个人心中对儿时的回忆也表露着对故乡深深的怀念。我心中的故乡,并不是北京的胡同,也不是上海的弄堂,而是依山傍水、鸟声悦耳的小镇。这个小镇有太多  相似文献   

12.
唯一不变的是炊烟。就在村庄之上,就在树梢之上,就在一群麻雀之上。秋天老了,是冬天;炊烟老了,是新的炊烟。  相似文献   

13.
那一年冬天     
那一年冬天,雪很大,风很冷,天气也格外阴沉。就是它,留给了我一生的回忆。“喂,裘夏莺,电话!”听到传达室老伯伯的叫声,我赶忙走出了教室。哇!好冷啊!雪在不停地下,我不由缩了缩脖子。拿起了听筒,传来了一个焦急的声音:“小莺吗?你妈突然得病,进了第一医院。你放  相似文献   

14.
故乡的炊烟     
常在心里飘飘袅袅的,是故乡的炊烟。故乡的炊烟,总是最早欢迎黎明最后送走黄昏。早起的母亲踏着第一缕晨曦,忙碌在通红的灶门前,那长长的竹制的吹火筒,在母亲口中吹出古老的乡韵,被稻米惹得香喷喷的。当夕阳西坠的时候,劳累一天的父亲,扛着锄头,吆喝着牛儿,蹒跚在苍茫暮色里,迎着最后一缕炊烟晚归。故乡的炊烟是一部流动的乡史。千百年来,一代代先人,用勤劳智慧和汗水,主宰着故乡的兴衰沉浮。我的目光穿过遥远的时空隧道,看到半坡氏族的盛水瓦罐,正被炊烟缭绕。其实,炊烟就是一种文化,朴素的村庄,温柔的阳光,亲切的乡音,以及老农瘦长的烟杆,…  相似文献   

15.
正寒风穿过这座小镇的每一条街巷,所经之处,一切都噤了声。然而就在能听到小镇平稳呼吸声的同时,空气中又似乎有什么在悄然酝酿,偶尔发出一些声响,就像酣睡的婴儿在梦中笑出了声。这就是冬天的小镇,永远都像是陷入了一个很长很长,又很美很美的梦。只待来年梦中一枝桃花灼灼盛开,小镇也就悠悠醒来,睡眼蒙眬地打个呵欠,伸个懒腰,用柔和的目光凝视新一年的开端。似乎在这种绵长的冬天里,连太阳都学会了懒床。每天清晨六点半,才慢吞吞地从东边山头钻出一个尖尖的头,万分不舍地一步步离开被窝,  相似文献   

16.
那是故乡的相总橱那是故乡的相准林放服注视游予忙碌的旁影有一辛行呻粗枉越过故乡的相忍林遥晚着游子权泊的心一株又一株一排又一排生长着滩子苍草的乡愁一牟又一丰一年又一年繁茂着游千们飞扬的忍绪那是父亲的目光那走考亲的叮呻一束又一束一串又一争停着故乡的相忍林蓬勃成一片永恒的风景依铃密了,故乡那片禅郁的相思林依铃浓了,故乡那接袅袅的炊烟依稀阔了,故乡那条考弯的小河有一未目光静份穿过故乡的相忍林 .七八(本丈选自广水省阳仁师范学校文学刊物《髻山草》)一47一故乡的相思树@杨勇$广东省阳江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17.
故乡的石碾     
在童年的记忆里,故乡的石碾犹如一张破旧的唱片,吱吱咛咛地播放着生活的劳苦和辛酸。我的父老乡亲用他们那永不疲倦的脚步,在碾道里一圈又一圈地丈量着艰难岁月的长度。石碾,用它的笨拙和勤快勉强地扶起一道道苍白的炊烟,又勉强地把故乡的儿女养大成人。在那些日子里,忙碌的石碾也演绎出一幕幕难忘而又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冬天的花     
有个人揣着一只相机到山上来玩。是座小山,山脚下就是冒着炊烟的村庄,那炊烟,袅袅着就漫到山上来了。当时冬天了,山上也没什么好景致。树上的叶都落光了,剩下光秃秃的枝枝桠桠。偶尔有一  相似文献   

19.
2013年春节后,我在武汉又一次见到了黄春华老师。我们由于儿童文学而结识,也因为儿童文学而成为了文友。武汉的冬天很冷,我们在一起却畅谈得无比热烈。黄老师的真诚、率真,对儿童文学的追求,对生活无比的热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0.
一、“摩擦”概念的引入对于摩擦这一概念的引出,大多老师都凭借许多外部材料,如木块、砂纸等,让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运动推导出摩擦现象。虽说这也能说明问题的本质,但于学生而言,体会并不深刻。倘若换成学生自己两手之间的摩擦,那就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感受,此法让学生体会真切自然而又简捷方便。师:冬天,天气很冷,我们露在外面的一双手会感到很冷,每当这时,我们会不自觉地做什么?(搓手)谁在冬天这样做过的?请你上来表演一下。记住,你是在寒冷的冬天,你的表情神态都要像在冬天里发生的呦。(学生故作受冷状的搞笑动作惹得全场哄堂大笑)这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