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今文人多"书癖",只是选书的目的各不同。或为了收藏,在版本、版次上特别讲究,或兴趣所致,在三五类上收获甚丰,或随心所欲,见着喜欢的就义无反顾……自然,文人买书也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学者曹聚仁先生是"骨灰级"的书虫,虽然屡遭散  相似文献   

2.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① ,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② ,也拟泛轻舟 ③ 。只恐双溪舴艋舟④ ,载不动许多愁。[注 ]:①尘香 :谓尘土中的落花有香气。②双溪 :河流名 ,在今浙江省金华境内。此处在唐宋时是文人经常游览的风景区。③拟 :打算。④舴艋 :像蚱蜢一样的小船。【新读】此词是李清照在丈夫亡故 ,金兵南侵 ,自己避乱流离于浙东以后的作品 ,表现了自己飘零异乡时枯寂悲苦的情怀 ,以及遭遇国破家亡、沧桑世变之后的沉哀隐痛。全词所贯注的思想感情 ,就像前人评价李清照词而引用庾信作品里的话说 :“不无危苦之辞…  相似文献   

3.
《一笑散》是明李开先创作的院本剧作集。作为文人创作的院本,《一笑散》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它一方面恪守着金元院本的本色,注重“谑浪调笑”,成为破愁解闷的良药;另一方面又呈现出鲜明的文人院本风貌,成为文人抒情达意的工具。《一笑散》在三个方面展现出文人院本的风貌:注重文字的表达;注重言外之意;体现出作者的情怀。  相似文献   

4.
泓伯评国画     
孙武先生所作《雨后泉声》,其用笔用墨及构图都不错。幽谷山涧之中怪石嶙峋,杂树丛生,潺潺的流水声伴随着双溪竞相自山涧中流出,使寂静的山野平添了一种幽韵与趣味,这就是在画面上静与动的意境表现方  相似文献   

5.
陈淳的名字,意味着中国画的文人花鸟画大写意形态的完全成熟。文人写意花鸟画内质之“逸”、笔墨之“松”、形态之“散”的表现之统一,只有到了陈淳的淡墨挥写才臻于大成。从陈淳的生平、画法、创作方法、水墨观、表现风格等方面进行探讨,可以归结出其文人花鸟画大写意形态“散”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赤诚与愚昧"是传统解读法对<儒林外史>中马二先生性格的普遍认同.从中国文人依附政治的奴性情结出发,结合作者的身世和当时的社会现实,马二先生是人性在现实中的本真表现,也是文人"集体无意识"下人格的一种极致表现,还是作者历史理性回声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7.
鲁迅先生曾说:文人还是人……,心里就仍然有是非,有爱憎;但又因为是文人,他的是非就愈分明,爱憎也愈热烈。我们自然不敢自称文人,但深爱作文的我们却有着强烈的愿望,梦想着内心的激动与安静、  相似文献   

8.
清群先生写诗写词、舞文弄墨,很多不了解清群先生的都说清群先生应该是位文人,其实以我观之,清群先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哲人,清群先生自己都说:我的歌词来源于我对宇宙的理解,我的歌词来源于我对人生的认识。编辑部准备编发清群先生的歌词专辑,一百多首  相似文献   

9.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相似文献   

10.
丁昊 《文教资料》2008,(34):7-8
初盛唐是词史的初始阶段.初盛唐文人词的发展为中晚唐文人词乃至宋词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晚唐词体的完备.离不开早期文人词词体的积淀与贡献.本文试图从标题形式、词的形体、句武句法等三个方面阐述初盛唐文人词的体制特征.并对刘扬忠先生关于早期文人词体制的观点及论述进行了评说.  相似文献   

11.
距苏州25公里的古镇角直,虽地处僻远之乡,但因是“声著吴中的文人萃集之地”,故“声名几与名州大邑等说”。晚唐著名文学家陆龟蒙与中唐雕塑家杨惠之都与此镇有着不解之缘。 陆龟蒙(?—881年),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出生于吴中世家,少时攻读四书五经,举进士不中。后曾任苏、湖二州刺史的幕僚,有一次去饶州办公,刺史  相似文献   

12.
<正>婉约凄清的文字,像"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像"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哪怕是春花烂漫阳光普照之时,信手拈来读过,也总觉得几分凄凉涌上心头,弥久不散。但凡苏轼这样的文字,都让人有一种渺茫的痛感,似乎这样我们可以更清醒地看待人生的多变与缺憾。可就在邂逅林语堂先生所著  相似文献   

13.
1946年4月,上海北新书局出版了赵景深先生的散文集《文人印象》,该书被列为《创作新刊》之一。这是作者继《文人剪影》之后问世的又一本记述数十位现代作家印象的结集。作为《文人剪影》续编的《文人印象》,与前集体式相同,是一本专写人物的微型侧记。全书以单篇形式,收有《老舍》、《孙席珍》、  相似文献   

14.
具有现代文体意义的文体概念“散语”出现于宋代,是中印文化交流的产物。与宋四六一样,“散语”同时具有文体和句式的双层含义。唐宋时代文人的文体观念发生了革命性变革,现代文体中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一类文体概念已经产生、成熟。  相似文献   

15.
婺源县第二中学更名为婺源县天佑中学婺源县第二中学,前身为婺源中学,创建于一九二四年,已有七十年的办学历史,是省重点中学之一。为了纪念我国近代杰出的科技界先驱、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新一代青年少年为振兴中华而热爱科学、勤奋学习、自强不...  相似文献   

16.
《清塘荷韵》是季羡林先生晚年的佳作。文章凸现了先生对生命张力的颂扬、生命韧性的体悟、生命轮回的彻悟、生活情趣的热爱。笔者把它们归为文人对精神家园的守望。  相似文献   

17.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此词写于作者避乱浙江金华时。起句“风住尘香花已尽”是写景“造境”。狂风停息,尘土中还夹杂着芬芳的  相似文献   

18.
文人与医药     
中国文人与医药历来有着一种十分特殊的关系。中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历代文人对于医学理论和医术也并不排斥,他们将钻研医学药理,作为其闲适生活的组成部分,且视同书画、音乐一样,用以修养身心,而对于烹煎药物,也有着一种像喝茶饮酒那样的偏好。魏晋之时服散成风,据说是何晏首先倡导,继而魏晋上流社  相似文献   

19.
常看到有的老师拿出整堂课或半堂课的时间来,让学生随意提问题。这样做,可叫作学生“散问”。其得与失当如何看待? 学生散问,其得有三:一曰激疑。从来都是先生讲,学生听;先生问,学生答。现  相似文献   

20.
明代拟话本和章回小说是在虚拟传播语境下形成的产物。尽管没有了固定的、可见的受众群体,但现场效果的虚拟还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甚至左右着文人的创作思维,譬如保留话本的入话、韵散结合形式,仍然坚持随意性很大的敷衍等表达方式和说书人的口吻等,这些都表明:晚明文人创作理念一直处在虚拟传播语境之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