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篇章语言学的信息分析中,主题分析具有与主位分析不同的意义。并且,主题分析对于隐喻语篇存在特殊意义,因为主题和概念隐喻是隐喻语篇建构和识解的重要手段。主题分析帮助人们认知隐喻语篇:从创作角度,概念隐喻建构文学作品的基本主题;从识解角度,文学作品的基本主题的关系是隐喻。  相似文献   

2.
隐喻具有建构语篇主题的功能。相对于从文学修辞手段的角度探讨隐喻主题建构的功能而言,认知角度的研究能够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有较强的说服力。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内,通过分析华裔美国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中"人"隐喻和作品主题的关系,说明隐喻对于语篇主题建构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隐喻研究工作在以往都侧重于词汇以及句子两个方面的研究。隐喻是语用现象的一种,在目前文学语篇中,隐喻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文学语篇建构的过程中,一般都会使用隐喻来完成文本框架的建构,在实际工作中,促使每一位读者在读到以及读懂隐喻的基础上对文学语篇中语言的理解。所以,不管是语篇主题的发展还是语篇信息连贯,隐喻发挥的作用非常的显著。与此同时,在文学语篇中,隐喻的使用可以发挥非常显著且生动形象文体效果。立足于语篇这个层面完成研究,也就是,使用隐喻可以实现隐喻功能的揭示。同时还可以完成语篇信息发展的阐述,实现语篇组织机制的有效性,其实际上是衔接以及连贯语篇最为重要的内容,在上述的基础上促使语篇的研究范围得到进一步的扩大。  相似文献   

4.
基于思维和概念隐喻化理论和语篇系统思想,语篇可分为隐喻语篇和非隐喻语篇。隐喻语篇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系统。微观隐喻系统由隐喻本体和喻体组成,宏观隐喻系统则由微观隐喻系统构成。鉴于隐喻在语篇中的不同功能以及不同的作用方式,隐喻分为“篇章隐喻”和“修饰隐喻”,前者具有语篇建构和组织功能,后者为孤立词语修饰。“篇章隐喻”根据作用层面分为“表层隐喻”和“深层隐喻”:前者涉及语篇衔接照应,后者关涉概念和意义连贯组织。语篇分析分为两大维度:宏观维度和微观维度。在语篇宏观层面起作用的隐喻为“宏观语篇隐喻”,在语篇微观层面起作用的则为“微观语篇隐喻”。借助上述分类,可建构隐喻语篇分析框架,进而推动隐喻语篇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5.
隐喻是建构和解读诗歌语篇的有效策略,在诗歌中具有思维、认知和组织功能。隐喻体现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思维过程,也建构了英语诗歌的蕴意。源域和目标域的相映射,实现了形式和内容上的统一。诗人以源域意象为载体,通过源域链条和目标域链条的映射,实现语篇连贯。本文以具体的英语诗歌为实例,分析了隐喻在语篇中对于剖析诗人的思维活动、诗篇内涵和结构组织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在诗歌主题与中心隐喻框架下源域意象连贯和隐喻连贯对于构成诗歌语篇连贯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的认识,对隐喻的概念界定,和对连贯与语篇话题的认识,探究隐喻作为主题句在语篇中是如何实现连贯性的。并且通过分析具体的语篇证明主题隐喻的语篇连贯性。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语用现象,隐喻在语篇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以往的隐喻研究主要是从词汇和句子的角度进行的。实际上,隐喻对语篇主题发展、语篇连贯性等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语篇的角度研究隐喻可以进一步理解隐喻的语篇组织功能、语篇主题功能、语篇连贯功能,从而也能推动语篇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通过对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连贯与语篇话题等关系的分析,以及对隐喻概念的界定,讨论了隐喻句作为主题句在语篇中是如何实现连贯性的,并且对具体的语篇进行了分析以证明主题隐喻的语篇连贯性。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语用现象,隐喻在语篇中起着重要作用。隐喻体现了发话人的意图,具有较高的信息性,受到语境的影响和支配,隐喻的语篇建构功能在受话人寻求可接受性的过程中通过语篇连贯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人际语法隐喻是功能语言学中语法隐喻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包括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在语篇的建构中,人际语法隐喻可以合理配置语法资源,有助于语篇准确地反映语言交流的意图。  相似文献   

11.
隐喻大量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一门外语时,隐喻十分重要,尤其是在语篇理解中。对隐喻的认知和建构,直接反应了二语学习者的习得水平。本文以初中至大学英语教材中的隐喻为例,进一步探讨隐喻在语篇理解中的应用,并提出关于提高隐喻能力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语篇连贯是语篇分析领域最重要的话题之一。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认知对语篇连贯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旨在研究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对语篇连贯建构的影响。文章阐释了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的理论,以一则关于美国金融危机的文章为语料,分别论证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是如何建构其语篇连贯的,探讨隐喻、转喻和语篇连贯三者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语言学家认为,从根本上讲,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隐喻本身可以作为一种独特的语篇组织机制而成为语篇分析的一个单独领域。作者以汉语真实语料为例,描述了隐喻在帮助篇章建构理解中的三大基本功能:线索功能、阶梯功能和转折功能。隐喻通过这三种功能推进了语篇的组织与建构,有助于我们对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14.
隐喻和语篇之间关系的研究促进了对两者认识的协同发展。在隐喻通过语篇获得了实证数据支持的同时,隐喻在建构和组织语篇中的能动作用也日渐显现。而隐喻作用下的语篇则由被动的数据解构体转变成积极的生成空间,具有可识解性。我们认为,语篇空间是一个由隐喻绘制的认知图,隐喻图绘的详略度、突显度、视角和动态性等识解手段,赋予了语篇意义和生命。据此,本文以Virginia Woolf的演说"女性的职业"为例,论证语篇空间意义识解过程中隐喻的认知图绘功能,为隐喻应用研究以及认知语法介入语篇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5.
名词化语法隐喻及其语篇功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词化是构成系统功能语法中语法隐喻的重要来源。从名词化隐喻的概念入手,通过大量实例,讨论名词化隐喻的类型及其附带的特征,探析名词化隐喻在语篇建构中的多种功能。掌握好名词化隐喻对语篇的理解和应用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两个不同概念域之间的应合,是人类思维和认知的重要手段。语篇的建构和理解就其本质而言也是个思维认知的过程。从语篇的角度看,隐喻的语篇连贯功能既是语篇信息发展的要求,也是交际双方互动认知的结果。本文以隐喻认知理论为基础,在关联理论框架下,从语篇组织和语篇理解两个方面探讨隐喻的语篇连贯功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Faucnnier的合成空间理论,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语篇分析中的情景语境进行隐喻解读,通过对情景语境的重新界定及其隐喻现象实时意义的建构过程,试图阐明在语篇意义生成过程中,隐喻认知机制的枢纽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利平 《考试周刊》2014,(73):82-83
名词化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语法隐喻工具,在语篇简洁、语篇衔接与展开,以及语篇客观化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正式文体中。  相似文献   

19.
自从韩礼德第一次系统地提出语法隐喻理论以来,语法隐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理论,语法隐喻仍然有很多不完善之处。其中,语篇隐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派最杰出的代表,韩礼德几乎从没有明确地谈论过语篇隐喻,他也没有把语篇隐喻纳入到语法隐喻的系统当中。然而,许多对语篇隐喻感兴趣的语言学家一致认为:除了概念隐喻和情态隐喻之外,语篇隐喻也应该被包含在语法隐喻系统之中。基于韩礼德的一致性理论和意义进化理论,作者建立了语篇隐喻的隐喻化过程的综合模式,该模式表明语篇隐喻的隐喻化过程包含两个过程:语篇化过程和隐喻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概念隐喻来源于人类的行为体验和思维活动,最终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因此概念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机制.将概念隐喻应用于英语语篇教学有助于深化学生对语篇意义建构和主题思想的理解,有助于引导学生从认知的角度赏析语篇及语篇中部分语言现象的构建原理,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认知机制差异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