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次校本教研交流会上,一位青年教师模仿一位特级教师的教学设计上课,结果适得其反,心生纳闷。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并不少见,由于现在网络便捷,搜索一下,名师的课堂录像、教案等资料尽收眼底。于是。同一版本的课例可以在短时间内“异构”出多种新的课例,却很少能“成功升级”。名师的课,我们可以学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学?  相似文献   

2.
我国中学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观摩研讨活动已经举办多年,其间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青年教学新秀。他们的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备受广大青年教师学习和模仿。笔者研究了其中一些优质课案例,从中深受启发,同时也发现有些案例在教学方法设计上存在一些问题,特提出来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3.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青年教师必须经历成长的四个阶段,即模仿阶段、独立阶段、创造阶段、形成艺术风格阶段。听(看)课是模仿学习阶段主要的学习途径。通过听(看)课,青年教师可以快速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强化自己的教学理念,理清自己的教学思路,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对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以下是笔者在工作践中所获得的一些经验体会,希望能与广大同行共同探讨。一、课前准备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李巍老师在一次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活动中的教学设计,其课堂实录放在我刊的网站上(www.zhongshucan.corn),有兴趣的教师可查看。文后有两位老师对这节课的点评,希望本文对一线教学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已胜利闭幕。应广大教师要求,我们特从本届活动中精选了部分课例,从备课构想、精彩片断、专家点评等方面全方位展示观摩课,希望这些优秀的课例能对读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在江苏省青年教师(初中组)优秀数学课评选活动中,参赛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博得了评委和观摩听课的老师们的一致好评。这次评选活动的教学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法”和“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现把评优课上的一些精采片断作一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篇普通而又平实的课例,出自一位走出大学校门仅三年的青年教师之手,我们姑且不论课例的作者在课例设计中是否有意识树立或者无意识但却拥有对数学本质深刻认识的数学教学观,也无法臆断课例的设计与实施就一定建立在什么理论基础之上或者渗透了某种现代教育心理理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篇课例在不久前结束的安徽省中学数学青年教师新课程优秀课评比中荣获了一等奖,能够获奖首先就是一种肯定和认同,至少被认为是对该课例在教学  相似文献   

8.
季锋 《内蒙古教育》2009,(17):41-43
一、作文教学的现状:1.公开课不敢上 以苏教版教材为例,在多次参加全省的教材培训或者青年教师赛课上,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上教材里的作文的老师往往表现得不尽如人意,比如在一次青年教师会课上,一位教师上了《我身边的小能人》,台下老师似乎个个是专家,把这位教师的教学批得一无是处,试问:还有哪个教师敢上这样的公开课?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篇普通而又平实的课例,出自一位走出大学校门仅三年的青年教师之手,我们姑且不论课例的作者在课例设计中是否有意识树立或者无意识但却拥有对数学本质深刻认识的数学教学观,也无法臆断课例的设计与实施就一定建立在什么理论基础之上或者渗透了某种现代教育心理理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篇课例在不久前结束的安徽省中学数学青年教师新课程优秀课评比中荣获了一等奖。能够获奖首先就是一种肯定和认同,至少被认为是对该课例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总体或某一方面的一种基本认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教育形势的巨大变化,青年教师的成长路径日渐多样化,各种线上、线下培训及研讨活动丰富且便利。其中,模仿优秀教师的课堂无疑是一个快速提高教学水平的方法。然而,一味地专注于“移植”优秀的课堂,淡化传统的教材研读、分析等备课活动,是不可取的。青年教师一定要在模仿他人的同时,研读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从而真正体会教材的精髓,让“移植”课堂重新生根,长出新叶。  相似文献   

11.
听课感想     
我区于85年11月下旬开展了一次青年物理教师优秀课评比活动。参加地区比赛的十四位教师都是各县评选出的优秀代表。地区比赛规定初二教师讲课的内容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惯性的应用。听了七位初二教师的课,我觉得都有其特色,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但是,这些白璧之中还有几点微瑕,对于这些优秀课中仅存的几个小问题,对青年教师来说可能带有普遍性,为此我想作一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外出听课机会增多,笔者有幸观摩了不少不同学科青年教师执教的研讨课和优秀课。无意间发现,这些课呈现一个共同趋势,即学科教学行为较之以往愈加理性和深刻。这至少表明,青年教师们正在摆脱早期的改革困惑与观念桎梏,教学处理不再盲动、草率。笔者将这一令人兴奋的教学质态,称之为“理性教学”,并希冀更多的教师迈上理性教学之旅。  相似文献   

13.
一位青年教师上教研课《七颗钻石》,作为教研主任,我亲历了她磨砺这一课的整个过程,深有感触。第一次试教,这位老师把教学目标定位于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姑娘的爱心使水罐发生一次次神奇的变化,渗透“有爱就能创造奇迹”这一主旨。  相似文献   

14.
蒲韬 《今日教育》2010,(5):44-44
在今年的赛场上我又一次看到了小张老师的身影,这是她第二次参加学校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了。  相似文献   

15.
石嘴山市一小白晶德是个事业心很强的青年教师,每次优质课评选,或教学基本功大赛,她都能取得好成绩。凡听过她讲课的人,都说听她的课是一种享受。白晶德从事教学工作十几年,多次被评为优秀辅导员和先进工作者。1990年她获全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991年被评为石嘴山市“教坛新秀”。  相似文献   

16.
<正>记得第一届五年内青年教师评优课是在2010年举办的,那时我第一年当老师。当时,学校里有个同事说课出线了,要参加上课比赛,于是我和学校的老师一起去给她加油。在一天的观摩中,我不时地发出感慨:这些青年教师展示出来的课真是太精彩了,我能上的这么好吗?很幸运,我能代表学校参加第二届青年教师评优课,深知这次机会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17.
磨课是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尤其是课堂教学方面)的有效方式,通过一次"二次根式的加减"(1)的"法则呈现"部分的磨课侧记,指出课例设计需要做到脉络清晰,即"一明一暗一反思";还需要注意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即"一课一章一整体".  相似文献   

18.
一、缘起:从一次青年教师说课比赛说起 由于学校要推荐教师参加区级优质课比赛,学校教研处根据往年的做法准备这样筛选:先让35周岁以下的教师进行说课比赛,前50%的教师再进行上课比赛,根据成绩推荐参加区级比赛。在讨论这个方案是否可行时,有的教师说:这个方案比较公平,也能选出优秀的教师代表学校参赛!有的教师说:这个方案容易操作,面上铺开,择优上课。而我在想:我们开展说课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一次比赛?仅仅是为了选拔教师吗?这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开展说课不仅是一次比赛,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加油站,实现赛研结合,以赛促研。这才是我们应追求的校本教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我所在的江苏省高邮市,每年初都要举行青年教师优秀课评选活动。又到了一届赛课日,我不由脸红心跳.思绪顿时飞到2001年的优秀课评选活动上。通过镇、区的两层选拔.我有幸成为市级参赛选手。当时抽签,自己抽中了唐朝自居易的《暮江吟》,不禁欣喜若狂.一堂古诗教学模式课顿时在脑海中浮现:  相似文献   

20.
问题提出本文所提的"克隆学习",指幼儿教师在现场观摩或视频观摩之后,直接模仿优秀课例的教学形式。教师通过观察和模拟,吸纳优秀课例中的营养,并将之与自己原有的行为成分相结合,建构新的教学方式。因而克隆学习是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积累,实现创造性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