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旅游城市化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历史文化名城纷纷利用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推动了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随着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使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处于高负荷的运转状态之小,环境压力不断加大,高密度的人流、大量的不文明旅游行为以及经营管理开发上的短视化行为,已对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资源造成了明显的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古迹一旦遭到破坏,就无法恢复,从而损坏了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魅力,破坏了旅游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资源环境,不断提高旅游发展质量,使旅游经济效益与社会…  相似文献   

2.
肇庆市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又是“国家级风景旅游城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其文化渊源十分深远,文化价值十分珍贵,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探讨肇庆旅游文化特点,发挥旅游文化优势,对振兴肇庆旅游经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众多的文化遗址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悠久历史的有力鉴证,对于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如何去发展遗存的保护与利用之间的辩证关系,使得历史遗存能更好得到保护与利用已成为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主要阐述了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狭义的遗址类旅游资源提出了一些开发的模式与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索生安 《内江科技》2012,(7):156-157
当前,着力于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是河南旅游业在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河南历史文化资源的特色,基于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对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认识、坚持科学的旅游开发理念、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打造历史文化旅游精品等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5.
浅议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丹  万俏宇 《科技广场》2007,(10):248-249
宗教旅游资源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其宗教氛围的神秘特性、宗教文化的历史艺术价值、宗教文化的稳定性和变化性,都是吸引旅游者的鲜明特征。本文对宗教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对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易斌 《中国科技纵横》2010,(1):246-246,251
作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的长沙,旅游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应以文化内涵为核心,积极申报世界级和国家级文化遗产,建立长沙旅游基石;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建立创新型的景点景区;扶持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建立旅游人才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7.
自1999年以来,洛阳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把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发展大旅游,带动洛阳经济腾飞,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促进洛阳的旅游事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将对本市的改革开放、全面振兴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历史文化旅游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旅游活动,不同于一般的风景观光游、消闲购物游。它是旅游者以特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主要对象,通过旅游去寻访、了解历史上前人的活动、创造和文化,汲取前人智慧的学习、发现和感受之旅;对旅游者和旅游业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具体到甘肃历史文化旅游的开发,首先要统一和提升各方面的认识,注意把握其特珠性;切实做好历史文化旅游开发的科学规划和精心策划,处理好点、线、面,实与虚,今人与古人,保护与开发等四种关系,并力图有大的突破、创新;加大智力和资金投入,充分利用一切现有条件和因素,为其发展创造必要的环境与条件;努力打违甘肃历史文化旅游的新格局和著名品牌。  相似文献   

9.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利用是矛盾的统一体,而旅游规划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探讨了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的必要性及其困境,并且以历史文化名城南京为例,研究了玄武湖和愚因两个不同发展模式下的旅游规划案例。  相似文献   

10.
意大利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大国,每年接待约2000万外国游客,外汇收入高达100亿美元.意大利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不胜枚举的艺术博物馆以及连绵数千里海岸线和高山,那里有阳光、沙滩、大海及雪场,自然吸引许多游客前往观光.  相似文献   

11.
朱清 《中国科技纵横》2013,(18):201-202,204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观光旅游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要,深度挖掘果品文化内涵,并应用于旅游产品开发,是目前观光果园开发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归纳枣文化内涵基础上,总结我国枣文化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枣文化旅游开发对策,结合乐陵国强百枣园提出具体开发构想。  相似文献   

12.
文化资源是一个经济社会"嵌合"的历史沉淀,本文以甘肃旅游业为例,以文化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为总目标,以旅游经济发展、旅游市场系统、社会文化、旅游环境等四类次级指标为准则层,以此选取方案层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资源开发潜力,并给出甘肃文化资源持续开发利用和法律机制构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业格局与国际旅游合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鹏  董锁成  李泽红  李宇  程昊  袁靓 《资源科学》2014,36(12):2459-2467
借助ArcGIS10.0工具,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对欧亚非三大洲65个国家旅游资源和旅游经济的空间格局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资源分布与旅游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存在较高一致性,旅游资源主要集中于西端的欧洲区和东端的亚太区,且沿海、沿河、沿交通线分布趋势明显;旅游经济发展呈现"两心三带"格局特征,海上丝绸之路和第二、三亚欧大陆桥两端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和欧洲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构建了丝绸之路国际旅游经济带合作模式,并提出组建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联盟,打造丝绸之路国际旅游文化产业带,建设丝绸之路国际无障碍旅游区和国际旅游经济特区,搭建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城市网络等政策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天水与宝鸡同属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两个次级核心城市,两地地域相接,自古社会经济联系紧密,皆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富集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在关中—天水经济区背景下,两地需要消除行政限制,携手西安打通旅游资源市场,合作形成历史文化旅游走廊.通过分析探究天水、宝鸡两地文化旅游资源整合所具有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两地整合旅游产品、旅游市场、服务设施和加强制度建设方面的对策建议,以促进两地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中国主要城市旅游效率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追求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是城市旅游发展的目标,城市旅游效率评价是城市进行旅游发展资源投入的依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以下简称DEA),以2005年中国58个主要城市为对象,对这些城市旅游效率的统计特征、分组特征、阶段特征和分解效率对总效率的贡献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该时期大多数城市的旅游处于无效率状态,且总体水平较低,平均值仅为0.44;从旅游发展的阶段上看,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更容易进入旅游发展的规模收益递减阶段;规模效率对总效率的影响和制约程度最强,其次是技术效率和利用效率。从我国城市旅游发展的阶段特征出发,对上述特征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解释,认为现阶段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导致旅游效率总体水平偏低的根本原因,并对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促进山东省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采用比较法和调查问卷法,分析了山东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山东省旅游业的对策,认为基本对策是挖掘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资源,中长期发展对策是重视高端旅游人才的培养、区域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打造特色乡村民俗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7.
三峡旅游整体开发区域利益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牟红 《软科学》2003,17(5):86-87,96
长江三峡旅游是一个整体,又是一个巨大的开发系统,要从区域整体出发,合理布局,发挥区内旅游资源的优势和潜力,形成点、线、网、面的整体功能。根据长江三峡地区的旅游开发现状,设计旅游生产力要素整合开发模式,形成共同利益的旅游开发合力。  相似文献   

18.
母涛 《软科学》2006,20(3):89-91
运用区域产业结构理论和资源优势理论分析了旅游资源开发的两种导向观,通过分析四川旅游资源开发状况,检讨四川旅游资源开发传统导向,提出四川旅游资源开发要从资源依托型转向市场导向型,要从重点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转向重点培育区域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蔡永丰 《科教文汇》2014,(20):105-106
随着旅游文化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外宣翻译在本土对外传播的旅游文化活动中愈加重要。笔者根据旅游文化外宣翻译行为的特点和旅游翻译教学改革的实际,总结出外宣翻译对高职本土旅游翻译教学的启示,期冀能促进旅游英语翻译教学,培养更多更好的本土外宣旅游翻译人才。  相似文献   

20.
地理本性是指一个区域区别于其他区域的、在地理空间上的本质特征。从Krugman的两大地理本性到中国学者提出的三大地理本性,区位要素更全面地体现了信息时代的区域特性。本文将流动空间的活跃要素融入地理本性分析框架中,构建全新的滨海城市旅游系统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对2006、2011和2016年3个年份的14个滨海城市旅游系统适应性进行全面评价并提出分类提升建议。结果表明:①14个滨海城市旅游系统适应性均呈现增强趋势,但适应性指数增速趋缓。舟山、厦门、青岛适应性指数大幅增长,大连、三亚、秦皇岛、广州、上海、连云港增长较为明显,北海、天津、宁波、深圳、烟台增长缓慢。②各城市旅游系统适应性指数具有明显差异性。三大地理本性要素中,对多数滨海城市而言,第一本性对旅游系统适应性影响最大,第二本性影响程度降低,第三本性影响程度扩大,充分反映旅游资源禀赋是滨海城市旅游系统适应性的根本支撑,创新要素等软实力正在成为适应能力增长的新动能。③基于旅游系统适应性结构可将滨海城市分为3类。第一本性适应能力存在短板时,需重点关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围绕资源特性提升旅游产品品质、丰富旅游线路;第二本性存在短板时则需完善旅游系统配套、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第三本性存在短板时则需更重视数字化、信息化等创新要素对旅游系统的助推,大力开发旅游新兴业态,增强旅游发展活力。未来应统筹推进区域资源有机整合,补齐适应性短板,为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赋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