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讨论法”是一种较常用的教学方法,此法若运用得当,可以确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但若操作不当,则会流于形式而收效甚微.那么如何认识“讨论法”,怎样实施“讨论法”呢?本文就此谈谈不成熟的浅见.一.对“讨论法”的认识在林林总总的教学方法中,讨论法可谓老树常青且倍受青睐.这是因为此法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讨论中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和启迪,学生则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思维探索活动,学生的学习处于“问题一思考一探索一解答”的积极状态.对于同样问题,由…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综合素质。而若要实现上述目标,教师则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受到思想启迪,情感熏陶,能力训练。对此,笔者由教学方法、教学创新等方面入手,谈谈实现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的策略。一、优选教学方法,激发情趣1.趣味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若教师能够以幽默趣味、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与手段,则可营造出活跃、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  相似文献   

3.
一、语文素质教育教学方法的师生共存性在语文教学方面,出现过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有的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的则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语文素质教育教学方法则兼顾双方积极性的调动,具有师生共存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消极被动的客体。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即使教师D若悬河,也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没有教师的教,要完成教学任务也只是空谈。语文素质教育教学方法特别强调教学重心应从教师的‘墩”转到学生的“学’上来,要教学生学会学习。目前,语文教学加大了…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领导者,而且还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教学效果的检测者。有人提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表现在“传授”、“引导”、“启迪”和“点拨”四方面。的确,学生的学习若处于“不知到知”阶段,教师的“传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学生由“已知向未知”的学习发展时,则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迪”;当学生的学习处于相对独立阶段时,教师将起到画龙点睛的“点拨”作用。以上所述虽反映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进程的一般规律,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相应的主…  相似文献   

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的这句至理名言给我们以莫大的启示。在这里,我想若把“学”改为“教”字并适用于我们教师身上,是否也能得到深刻的启迪呢?  相似文献   

6.
漫谈提问     
提问,是教学过程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所谓谈话教学法,就是教师和学生用口头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若运用恰当,可以启迪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口头表达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果运用不当,也会弄巧成拙,影响教学效果。下面就课堂提问谈些点滴体会。一忌不加思索,信口乱问。教师所提问题过于简单,如“是不是?”“对不对?”之类,学生往往一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启发性原则”?自孔子以来,曾有各种解释,但从我们所了解的部分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大力运用这个原则的体验来看,觉得应作这样的概述更为科学一些:“启”是指教师的外因作用。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恰当引导,创设各种学习情境,激发思维,鼓励质疑,给予启迪,在启迪中培养探求、创新能力,组织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发”是外因通过内因而起的作用,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遵照正确的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积极进行独立思考,尽快地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教学的活动中,学生能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逐渐养成肯于动脑而又善于动脑的习惯,则往往取决于教师的启发作用如何。  相似文献   

8.
有幸聆听了杨初春老师的“快速作文教学法”讲座和示范课,我受到深刻的启迪,深感“快速作文教学”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教学民主的理念。这种教学方法把学生放在与教师平等的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快速作文教学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在教学中是认识活动的主体。要把人类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财富,并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认识和实践才能实现。传统的作文教学采用“教师…  相似文献   

9.
想象是人的大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黑格尔说:“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书法是线条的造型艺术,因而同样离不开想象。晋代书法家卫夫人说:“每为一个字,各象其形,斯为妙也”。东汉书法家蔡邕说:“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纵横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尽管我们小学的“写字”不同于书法,我们小学写字教学目的不是培养书法家,但这种想象力对于开拓学生思维、启迪学生的写字悟性,提高学生的写字技能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在写字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的想象呢?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原形启迪,唤起想象 如教“伞”和“鱼”两字,教师可用语言启迪学生关于伞和鱼的形象:“伞”的“人”要写得大方,像伞盖能罩住下面的部件;“鱼”字由鱼头、鱼身、鱼尾三部分构成,“鱼头”比“鱼身”“田”要短要小。随着教师的讲解,学生的脑海里唤起了具体可感的“伞”和“鱼”的形象,拉近了写字与生活的距离,写起来就不会将“伞”的人字头写得很小或很大,将“鱼”写成大头鱼了。 二、会意启迪,唤起想象  相似文献   

10.
丘海英 《考试周刊》2012,(45):90-90
“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教育专家的话让我们深思,给我们以启迪,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活课堂,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现代教学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王凤梅 《考试周刊》2011,(90):126-126
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教育专家的话让我们深思,给我们以启迪,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激活课堂,增加教学中学生的生命意识,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现代教学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在“虚拟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都深刻地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变化与激励,尤其是学生,普遍对这种教学方式表示认同和接受。由于“虚拟课堂”的运用毕竟是新事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虚拟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互补仍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探索实践过程。在实际操作活动中,需要清醒地认识两种教学方法各自的特点,有策略地融合两种教学方法开展优势互补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最近几年,我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尝试了“阅读—讨论—练习”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这种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锻炼学生的主动思维,培养自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在传递信息过程(阅读)中起着“排忧解难”的作用,在信息加工整理过程(讨论)中起着点拔、启迪作用,而在反馈信息过程(练习)中则起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日常教学中,课堂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然而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经常“答非所问”。学生为什么会“答非所问”?我们借着一节常态课中的两则教学片段探究学生答非所问的原因,从中思考教师的提问行为,给一线教师一些启迪。虽然两则教学片断不足以看清日常课堂教学的全貌,但是,这是一节常态课,教师不自觉地流露出的习惯性行为,常常隐含着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如果我们能从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中感悟到什么,  相似文献   

15.
苏联教育家普希金教授曾说:“好的教学方法应能培养学生深刻的、巩固的、自觉的知识,并能使学生听讲时,思维永远处于积极状态之中。好的教学方法,不在于能否把课本知识讲深讲透,而在于对学生能否做到相机诱导,启迪思维。古人说:“思源于疑”。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设疑—生疑—质疑—释疑”教学法是培  相似文献   

16.
周淑玲 《学周刊C版》2010,(6):207-207
古典诗歌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蕴涵了诸多美的因素。“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理”,闪耀着美的光彩,给人以深刻启迪。教师针对不同诗歌的特色采用“三美”教学,会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不断提高学生古诗审美水平。  相似文献   

17.
教学不仅是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诸多的教学方法中,提问式在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它作为一种艺术,很多教师并不能如愿以偿地展示。在具体教学中,有的教师满堂提问,所提的问题很直白,“对不对”,“是吗”,简单的二元问题。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这并没真正启迪学生思维,反而还会养成思维的惰性。有的教师则问得太玄奥,学生一头雾水,半天找不到北,这会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素质教育全面展开,教育艺术也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那么,在教学全过程中,如何保持学生对所提的问题感兴趣,维持学生旺盛活跃…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教学作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活动.若课堂中教师采用专制式教学作风,学生处于静止状态,这种教学方法只会使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被压抑,长此以往,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缺失.因此,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动静关系,既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启迪思维,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呢?  相似文献   

19.
日常教学中,课堂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然而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经常“答非所问”。学生为什么会“答非所问”?我们借着一节常态课中的两则教学片段探究学生答非所问的原因,从中思考教师的提问行为,给一线教师一些启迪。虽然两则教学片断不足以看清日常课堂教学的全貌,但是,这是一节常态课,教师不自觉地流露出的习惯性行为,常常隐含着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如果我们能从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中感悟到什么,或许更能触动一线教师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曾经说过:“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盖在于引导启迪,学生自奋其力,自知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看来,这种“滔滔讲说”在创新教学中是一大弊病了,相反学生“自奋其力,自知其知”则是在创新教学中趟出的一条阳光大道。在教学中,学生何以“自奋其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