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中国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去年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半个世纪以来,这一国家级艺术大展为我国美术领域人才的涌现及其作品的展示。提供了一个平台,是我国历史最长、档次最高、影响最广、规模最大、最具权威的综合性美展。该展自去年8月开始,便在杭州、成都、汕头、长春、厦门、广州、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展出,  相似文献   

2.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6-97
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的《设计中国(ChinaDesignNow)》展览,是英国第一次举办的最新当代中国设计展,将首次阐释经济发展对中国都市的建筑和艺术设计的影响。此大规模展几乎囊括中国设计艺术全领域,包括奥运重大工程建筑的设计、中产阶级消费的住宅空间,“后毛泽东时代”的设计先锋新锐佳作。而摄影家胡杨的“上海人家”系列和翁奋的“中国家庭照”系列则以真实质朴的影像,全面记录城市生活的各层面。  相似文献   

3.
1999年12月20日,又一个众望所归节日般的日子。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为此,一个以“共庆澳门回归祖国——中国艺术大展”为题的国家庆典展览即将在北京开幕。“中国艺术大展”由文化部主办,华瀚国际文化发展公司承办。主。承办单位成功地运作了1997年香港回归时的“中国艺术大展”,国家主席江泽民曾到该展参观并题字留念。而这一次庆澳门回归“中国艺术大展”由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担任组委会名誉主席,文化部副部长李源潮任组委会主任,文化部副部长潘震宙、孟晓驷任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艺术家吴冠中。…  相似文献   

4.
纸扎艺术     
纸扎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中一种可供观赏的立体造型艺术,具有艺术形象的直观性、具体性和静止性等这些美术的基本特征。它以各种颜色的纸张和竹枝或麻杆、芦苇杆为主要制作材料,既与一般的雕塑艺术和剪纸艺术较为接近,又以其特殊的要求,特殊的制作方式,特别的材料而有别于它们,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净色的雕塑作品更显得多彩多姿。福建莆田民间纸扎艺术家林文富的作品造型生动、做工精细、色彩鲜艳、装饰华丽、栩栩如生。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民间艺术展览。1997年4月林文富纸扎艺术赴美国洛杉机参加“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当场…  相似文献   

5.
最近,旅居奥地利的中国女画家刘秀鸣为出席“2001北京新世纪国际妇女艺术展”的开幕式专程来到北京。这是她继1998年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世纪·女性”艺术大展之后,新世纪的第一年回到自己的祖国参加艺术展览。刘秀鸣非常看重这一类在自己的国家举办的展览,因为参观展览的人中有自己的师长和亲朋好友。她特别愿意听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说三道四;希望他们为自己在艺术上的进步指点迷津。而她因此所获得的则是一个“以画会友”的宝贵机会。“会友”在她来看,也许比展览本身更重要。作为一名海外游子,最渴望的莫过于能够与国人、亲人的交流。…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潍坊市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潍坊三件宝,风筝、王辉、郑板桥。最近,我有幸采访了“三宝”之一的王辉。王辉是位根雕和书法艺术家。早在1983年5月,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就为他拍摄了专题纪录片;他的根雕作品曾多次在潍坊国际风筝会上展出,并连续在中国首届及第二届根艺优秀作品大奖赛中获优秀奖。他的书法作品蜚声海内外,先后在“琴岛杯”、“正大杯”等全国及国际性大展赛中13次获奖,并且被收入(中国当代书画家全集》、(中国当代书法名家墨迹》、帼际现代书法集人《世界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集》;他本人也被编川国际现代书…  相似文献   

7.
2010年文化遗产日期间,由中国文化部主办的“巧夺天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于6月9日至17日在北京展览馆展出。该展荟萃百名工艺美术家的318件手工作品并邀请众多“能工巧匠”现场展示技艺,答疑解惑。  相似文献   

8.
唐代的红雪     
朱红 《寻根》2005,(3):54-56
2004年岁末至2005年年初,上海博物馆举办了一次“周秦汉唐文明大展”,集中展示了何家村窖藏及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诸多文物。在四楼展厅所陈列的陕西何家村窖藏文物中,大批金银器的展示,反映了唐代道教文化的兴盛。其中一素面银质盛器,上有墨书“光明碎红砂……”等字。为此次大展而出版的《周秦汉唐文明》一书对所盛之物加以说明:“光明红砂即丹砂,又名朱砂、汞砂,是炼丹的主要药品。  相似文献   

9.
入波澜壮阔的21世纪,中国当代美术全线飘红、市场火爆,我们应当为之喝彩,也有理由喝彩,但与飘红、火爆并存的偏颇、隐忧,却挥之不去。《中国画廊当代美术精品大展》绝无“熔五色石补天”的奢望,也无“艺海导航”的使命,只是力图从学术性和市场性结合、现实性和趋势性统一的维度,探索中国当代美术的历史走向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山西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山西省文化厅等单位,将于2002年9月20日至27日在山西古城平遥举办“2002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山西平遥古城,名列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是仅存的一座保护完好的明清古城。距今已600多年。其完整的城墙、古城池、古街道和古建筑群,展示出一幅非同寻常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画卷,具有独特的魅力。山西省曾于2001年举办国际摄影节,平遥以其独特的传统色彩被国际摄影专家选中,摄影节取得极大成功。“2002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内容丰富,举办有中外摄影家作品展,露天红灯晚会,图片编辑培训班、图片交易会、摄影大师现场点评等活动,为加大平遥地方文化的含量,一些民间社交活动将在摄影展期间为大会助兴。届时,美国、西班牙、俄罗斯、法国的知名摄影家和主题展将赴平遥参展,国内也有摄影家和组织报名参加。古城搭台 图片传情——中国山西将举办“2002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宋晓年  相似文献   

11.
谢建军作品     
《中外文化交流》2008,(8):62-63
谢建军(乐耕、京南布衣),1969年生于河北固安,现为河北省廊坊画院专业画家,创作部主任、院办公室主任,廊坊市青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美术家协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徐悲鸿画院特聘画师。曾多次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美展并有作品获奖;曾获首届中国美术金彩奖,  相似文献   

12.
第26届“拱”之大展(ARCO)于今年2月在马德里登场,271家画廊来自30个国度,其中22家的亚洲画廊远远多于去年的14家。当2006年“拱”之大展在西方渐具影响并于全球化趋势中、在艺术潮流的推波助澜及艺术市场的巨大潜力背景下.亚洲连同拉丁美洲,共同建构起今年“拱”之大展国际化策略的重要轴心。参加今年“拱”之大展的韩国画廊15家,中国画廊5家及1家以色列画廊和1家首次参展的伊朗画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中国风水的起源与传播刘沛林风水是古代先民为选择理想的生活环境而形成的一门学问。它强调“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为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哲学观念并行一悖的文化思想,对中国几千年来民居、村落、城市用葬地环境的选择,产生了深刻的...  相似文献   

14.
最近,以色列拉玛特甘市远东艺术博物馆举办的《齐白石水印木刻画展》格外引起我的兴趣。这倒并非是由于作品本身,而是由于和作品一同展出的一封信件——齐白五老人于1955年写给“以色列进步艺术友协”的亲笔信。信件全文如下:以色列进步艺术友协:衷心感谢你们对我九十五岁生日的祝贺和明信片的献礼。愿中以两国的文化艺术交流更进一步的发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齐白石(印章)信件是用印有“中国美术家协会”字样的信笺所写的。望着这封42年前的信件,我陷入了沉思……白石老人若能活到今天,亲眼看看这个展览会有多么高兴啊!正在我沉…  相似文献   

15.
刚成历史的2009年,中国电影市场的纪录屡屡被打破,连续3部电影的票房超过4亿人民币。电影市场的繁荣,让国内著名导演看到“钱途”和希望,纷纷筹排新片,计划2010年大展宏图。这种景象,自然吸引不少正在中国市场掘金的“风险投资”……  相似文献   

16.
张和平:生于1964年。职业画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 1992年,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首届油画研修班; 1994年,应邀参加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风情油画展",其作品《草原》之一、之二被马来西亚美术馆收藏; 1995年,应邀参加新加坡画廊举办的个人画展;  相似文献   

17.
雕塑综述     
上海在2012年有多个大型的雕塑展览,如“2012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中国姿态:第2届中国雕塑大展上海展”、“2012上海城市雕塑邀请展”、  相似文献   

18.
1996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服装博览会上,中国惟一应邀参展的服装设计师胡晓丹引起众多一流服装设计师的关注。胡晓丹用他精美绝伦的作品“紫禁城服饰”使所有与会折服,而被公认为当年世界最前卫的服装设计师。为此,杜塞尔多夫服装博览会第一次为中国人和中国的服饰作品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  相似文献   

19.
被逐渐挖掘的“历史肖像”靳尚谊,中国当代著名油画大师,1987~2001年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1998~2008年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靳尚谊绘画的市场认同度很高:截至2010年1月,其作品总成交98件,清一色为人物画,尤以肖像为主;总成交额1.8782亿元,其中单价逾500万元者8件,逾千万元的3件。  相似文献   

20.
去年金秋10月的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洋溢着一派浓厚喜庆的中国气氛,在以表演艺术为主的规模空前的“中国化节”上,推出了8项视觉艺术展示。包括来自西安的秦兵马俑原件3尊,由范迪安教授策展的雕塑与装置艺术展“移植的风景”,叶锦添的灵感来自中国剪纸的布幔和拼贴装置“中国红”,由谭燕玉、王薇薇等海外华人设计师共同策划的“新中国时尚”服饰展以及蔡国强的爆破装置“龙卷风”……其中最具特殊意义的,当属由中央美术学院孙景波教授设计完成的两幅壁画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