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昆 《记者摇篮》2006,(11):13-15
如果随意问起一名职业记者,你在工作中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几乎所有的记者都会这样回答:缺少新闻线索,特别是缺少能够打动人的“好”线索,整天东一头西一头地奔波,就好像是在大雾中寻找。“苦”和“累”,“烦恼”和“焦虑”,成了他们的口头禅。其实,笔者以为,现代的记者之所以有这样的苦恼,究其原因往往是头脑中缺乏系统的抓新闻线索的思路和方法,整天疲于奔波。这种被动性地工作结果就是劳累,不仅身体累,心也跟着累。记者抓新闻线索和采访,就好似渔民捕鱼一样,如果没有丰富的经验和方法,没有科学的知识,即使他每天不停地作业,捕获的鱼并不一…  相似文献   

2.
各行各业的人都有焦虑,焦虑本身是一种正常现象.记者的焦虑由其职业特性所决定,且焦虑产生后,记者一般不与外人语,而是通过自我克制来化解.我认为,记者要善于调整对自己的期望值,从而避免焦虑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堕落     
《今传媒》2005,(1):36-37
新闻记者,是一群生活在高倍放大镜下的人们。他们既可以因自己的工作赢得声誉与荣耀,又可能在违规行为中身败名裂。 不知何时开始,记者这种“守护社会良心底线的崇高职业”被某些人一次又一次地玷污。正因如此,记者在人们心目中不再神圣,国人对记者的看法和尊崇也有所“改变”。而这种“改变”,正是时下某些记者走向堕落之现状。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更是用“记者之患”一词来表达他对目前记者堕落的痛心疾首。在一些记者为了社会的纯洁奋勇战斗的时候,也有一些记者,在违背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路上越走越远……  相似文献   

4.
何昆 《新闻记者》2006,(12):82-83
如果随意问起一名职业记者.你在工作中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几乎所有的记者都会这样回答:缺少新闻线索,特别是缺少能够打动人的“好”线索,整天东一头西一头地奔波。就好像是在大雾中寻找。“苦”和“累”,“烦恼”和“焦虑”,成了他们的口头禅。  相似文献   

5.
记者究竟是不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在又一个记者节来临的时候,这是我在心里想得最多的问题.实际上,今年9月底,这个问题就曾经在微博上的媒体人圈子里火过一阵子.在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观点的鲜明对立.一种观点认为,记者有着不同于大多数职业的特质,有人将这种特质总结为“良心职业”,还有人则更进一步,称之为“圣职”.持这种观点的人大多习惯于将记者与牧师、律师、医生、教师等职业归为一类,认为这些职业承担了较为特殊的使命,对于社会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企业报记者。去年我们报社在办新闻培训班时,听一位大报记者讲,“成熟的记者发现新闻就像猫闻到鱼腥味,有着天生的新闻嗅觉”。听后感到这“新闻敏感”特神秘,兴许我这辈子也不具备这种素质。我知道这“新闻敏感”是记者最重要的能力,今后我该怎么认识它和对待它?请予指教。四川刘凯接到读者刘凯的信,我们发现南京师大新闻学院苏宏元教授的《你知道什么是“新闻敏感”吗》一文很有针对性,不但清楚地界定了“新闻敏感”的心理学内涵,而且强调了新闻敏感,源于“新闻实践和职业训练”的科学认识,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正确理解,增强从事新闻工作、培养“新闻敏感”能力的信心。——编者  相似文献   

7.
《纽约时报》在每天的报头上都印有这样一句社训:登载“所有适宜登的新闻”。“适宜”一词,表明报纸对新闻的刊载是有选择的。只是“适宜”与“不适宜”得完全由记者来决定。记者拥有决定让什么样的消息进入大众传播渠道的权力。通过报道,记者能对其所报道的人或事给予有助或有害的影响,能干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每一个人。这种作用,使得西方社会不得不叹服记者是“无冕之王”,西方记者也标榜自己的职业是  相似文献   

8.
当年刚作记者,便有前辈谆谆告诫:“记者这一行是个苦差事,要有吃苦的准备。”记得已故的新闻署老领导,非常善于总结新闻工作经验体会的胡乔木同志也说过:“新闻工作是世界上最艰苦的劳动之一。”我是先下乡,尔后在县、地当通讯干事,再后才成为职业报人的。这种经历,没少遇到吃苦受累的“活儿”。那是70年代,有一次奉派下乡去采访一位叫杨长青的优秀共  相似文献   

9.
当年刚作记者,便有前辈谆谆告诫:“记者这一行是个苦差事,要有吃苦的准备。”记得已故的新闻署老领导,非常善于总结新闻工作经验体会的胡乔木同志也说过:“新闻工作是世界上最艰苦的劳动之一。”我是先下乡,尔后在县、地当通讯干事,再后才成为职业报人的。这种经历,没少遇到吃苦受累的“活儿”。那是70年代,有一次奉派下乡去采访一位叫杨长青的优秀共  相似文献   

10.
“无冕之王”,这是社会送给记者的称号,在公众眼里,记者职业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他们是世事变化的记录者和宣传者,是社会的良心,是正义和公正的化身。然而,近些年来,“记者”这一行业内自身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使得这一曾经无上光荣的职业光芒渐渐暗淡。在智联招聘新近完成的一项职业吸引力调查中,只有不到一成的人认同记者是“无冕之王”的说法。“新闻民工”,这是越来越多的新闻人对自己所处的或尴尬或窘迫的职业角色的自嘲。正像李希光教授所忧虑的那样:“在今天,当我们的媒体市场化后或者产业化以后,中国新一代新闻工作者正在陷入严重的工作和生活窘地。在一个饥肠辘辘的中国商业化媒体环境里,中国的记者正在变成一个整天为自己生活奔波养家糊口的人。”健康的社会依赖健康的媒体,而媒体的品格依赖于记者的职业素质。从“无冕之王”到“新闻民工”,无论在公众的眼中,还是在记者们的心中,“记者”两字都已不再像以前那样风光、神圣。当社会不断质疑记者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时,作为媒体中人,我们思考的问题应该很多。  相似文献   

11.
解航 《新闻知识》2002,(9):17-19
战地记者(wcorrespondent)的别称是“随军记者”,它也是新闻工作者中的一种职业分工,同样也包括义字记者、画家、摄影摄像记者,而他们根据亲身经历和见闻所采写(录)的战地现场新闻或目击新闻就是战地报道。这种新闻工作者最早出现在西  相似文献   

12.
平常心、责任心、事业心这“三心”,是我从做人、做事到干事业这个顺序排列的。我觉得,人活在世上,第一位的是要学会做人,然后才能干事,干出大的事业来。 记者这种职业,有时被人称为“无冕之王”。在我看来,这种“无冕之王”是没有的,无论是国内或是国外,记者的工作有很大的自主性倒是真的,可以想做自己认为可做的事,当然这必须有利于党和国家的事业才行。所以,我认为要当好记者,首先要学好做人。  相似文献   

13.
(一)胡主席在视察解放军报时的讲话中,对新闻宣传提出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明确要求。我想结合全国重大典型、武警驻无锡某团政委丁晓兵的采写经历,侧重谈一谈记者应当如何提高“把脉”能力,更好地落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一要求。记者,尤其是主流媒体的记者,大局意识和把握大局的能力,是所有意识和能力中最关键、最核心的意识和能力。同样在一个媒体当记者,同样去采写一个人物或事件,有没有大局意识、把握大局的能力强与不强大不一样。我把这种意识和能力,称之为记者的“把脉能力”。我们常说要把握时代脉搏,也知道把握历史脉搏…  相似文献   

14.
“119话务员熟悉我的声音” “一有任务就冲出去,这只是记者的职业习惯。很多报纸登我的照片,把我写得那么伟大,太抬爱我了,受之有愧。”2003年11月13日,衡阳“11·3”特大火灾事故受伤记者之一——《衡阳晚报》摄影记者李凌在衡阳市中心医院4楼病床上,谦虚地对本刊记者说。  相似文献   

15.
最重要的是什么年轻的同行常常问:“作记者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社会责任感。”我有一个初看起来是“谬论”的说法:记者这一行,是不负责任和负责任相结合的职业。记者难道可以不负责任?从一定意义上说,恐怕是如此。我曾在人民日报长期搞经济报...  相似文献   

16.
媒体人最常见的职业焦虑是信息焦虑.信息爆炸,信息超载,但最难捕捉的是有效信息.为了信息,许多记者不是在路上,就是在网上.但人脑非电脑,接收、处理难自如,因此,担心漏稿,别人发了我没发,担心别人棋高一招,这种焦虑对记者来说是常有的,挥之不去,导致心理压力大,惶恐不安,紧张.如不善排遣消解,就会出现失眠,厌食、呕吐、焦躁、疲惫等症状.  相似文献   

17.
金石明 《中国记者》2022,(11):68-69
<正>当得知自己获得本届“长江韬奋奖”的时候,我想起来更多的是我记者职业的开始,那时候,我只是单纯地想做记者。我是做了八年的语文老师后,再来做记者的。那时,我即将30岁,已是而立之年,想起高考时的“新闻”第一志愿未能如愿,选择了重新开始。  相似文献   

18.
体验式采访,是指记者参与被报道者的生产实践和工作实践,亲身体验他们劳动的酸甜苦辣,并在体验中进一步采访。在一般情况下,记者扮演的是“你做我写”的角色,不直接参与被报道者变革现实的实践。这是由记者职业的特点决定的。记者不可能对他所报道对象从事的社会实践事必躬亲,然后再去报道。但是“你做我写”,记者获得的只是间接知识,缺乏亲身体验,不能不说是个缺憾。体验式采访,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缺憾,变“你做我写”为“我做我写”。尽管每一次体验的时间有限,但对常年扮演“你做我写”角色的记者来说,还是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19.
中国记者群     
有位记者在《新闻出版报》上发表文章诉说身为记者的感受,标题叫《记者的尴尬》。“尴尬”一词,用得再贴切不过了。被人们称为“无冕之王”的记者,在中国正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当口,被推动着或自愿地走到了一种“欲说还休”的尴尬境地。那么,中国记者究竟是怎样的一群? 记者的热衷与自豪一位当记者的老同学打电话来约我写写当代的记者。我打趣道:“不怕我揭你们的老底?”她在电话那头咯咯地笑:“别以为记者都那么‘黑’,这  相似文献   

20.
报料的缘起和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所谓“报料”,是指非专职新闻人员有意识地追寻或偶然发现新闻线索并主动提供给媒体,媒体给予一定报酬的行为,提供线索的人被称为“报料人”或“线人”。这种现象早已有之,无论西方著名记者还是中国早期知名记者都有自己独特的新闻资源,新中国的通讯员制度也可谓它的前身。在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