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义和团运动失败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武装斗争虽一度暂时低落,但是,随着帝国主义疯狂地掠夺中国的利权和压迫中国人民,以及清政府大肆出卖国家利权、加强对人民的剥削,中国人民救国的呼声越来越响亮。中国人民要求“收回利权”的斗争在全国范围內普遍地开展起来。1905年以后的苏杭甬铁路收回自办运动,便是反映这一要求的显著事件之一。这次斗争不仅在时间上持续达数年之久,有力地打击了英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2.
清末津镇路权的收回和自办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它们争夺政治贷款、投资兴办工厂、修筑铁路、开采矿山、设立银行,并以赤裸裸的军事掠夺手段,夺取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迅速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铁路投资在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铁路投资便于商品的倾销和原料的掠夺,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帝国主义在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国家中争夺势力范围的重要手段。因此,中日《马关条约》签定之后,伴随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中国狂潮的高涨,铁路投资的竞争也达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一般地说,这场竞争,首先是由1895年6月法国取得从越南境内的谅山入中国境内龙州的铁路修筑权,和  相似文献   

3.
近代列强对中国铁路利权的疯狂掠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 19世纪末年起 ,帝国主义开始采取以铁路投资为掠夺中国利权、奴役中国人民的手段。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后半期 ,形成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三次高潮。清政府在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后 ,割地赔款 ,国力大损 ,英、俄、法、日、德、比、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乘机对清政府施加压力 ,攫取中国的铁路权益。他们或强行擅筑 ,或假借“合办” ,或通过贷款控制 ,吞噬和瓜分中国路权 ,形成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第一次高潮。列强在中国领土上强行修建和直接经营的铁路有 :俄国修建的东省铁路 ,法国修建的滇越铁路 ,德国修建的胶济铁路…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把铁路作为侵略中国的工具。《马关条约》签订后,英、法在滇蜀铁路的主权上竞相争夺和角逐,企图控制铁路沿线的领土及资源。英、法的侵略行径,激起川滇人民的愤懑与反抗。相反,对于英、法在川滇交通线上的争夺,清政府束手无策,畏缩犹豫,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与无能。  相似文献   

5.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一面输出资本,向外扩张,一面为分割世界,争夺势力范围而斗争。铁路、矿务、航运是一个国家的利源,尤其是铁路犹如人的肢体之脉络。铁路所及,国力即随之俱来。帝国主义侵略弱国,争夺势力范围,不能不争夺该国铁路权。日本《朝日新闻》在1903年赤裸裸地鼓吹用铁道政策分人土,亡人国。它说:“铁路所  相似文献   

6.
一创办铁路推动立宪在晚清十年新政时期,汤寿潜是一位十分活跃的人物。他的主要活动是创办铁路与推动立宪。早在1898年,英商怡和洋行与盛宣怀签订了《苏杭甬铁路草约》,强迫接受它的借款,  相似文献   

7.
一、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争夺铁路利权是其扩大势力范围的一个最重要步骤.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后,它们对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的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进到资本输出为主,即除了争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以外,还必须争夺资本的投资地;除了一般经济权利的攫得外,还加上势力范围的划分,而铁路权的夺取又是帝国主义争夺投资地盘或势力范围最首要的一个步骤.从甲午中日战后帝国主义在我国攫夺铁路利权的各种事实中,我们可以认识下列各点:首先,通过对铁路修筑  相似文献   

8.
历史回眸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以开设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矿设厂等方式加紧对中国经济上的侵略,同时以德国为首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1897年冬,德国以传教士在山东被杀为借口,派舰队强占了胶州湾,第二年又强迫清政府将胶州湾租借给德国,并允许德国在山东修筑铁路、开采矿山等,把山东变为德国的“势力范围”。历史只有过去没有未来,因为未来是靠我们创造的。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放松了对中国的控制,日本乘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权益。大战开始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  相似文献   

9.
南浔铁路是江西境内的第一条客运铁路,也是江西省最早、最大的一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二十世纪初期,中国人民为反对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掀起了收回路权运动。1904年10月(光绪三十年九月)由太常寺卿李盛铎等一百一十名江西籍京官首倡,联名向清政府商部呈请“自行筹款,修筑本省境内铁路”。同年11月被批准,12月即在南昌成立“江西全省  相似文献   

10.
1945年9月2日,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国主义,在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向中苏美英四国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这一天,标志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胜利和法西斯的失败而告终.日本统治阶级,从明治维新以来,就实行了一条对外扩张、掠夺的路线.二十年之后,日本由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其对外路线,进一步发展为妄图吞并亚洲、称霸世界.日本帝国主义特别对邻近的中国垂诞欲滴,1894年至1895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并迫使腐朽的清政府屈服,割去了我国领土台湾和澎湖列岛,获得了大量战争赔款.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从俄国人手中夺去了我国的旅顺、大连与南满铁路.  相似文献   

11.
轮船曾是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世界市场和落后国家权益的重要工具。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和随后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使列强在华攫取到了更多航运特权。随之,以新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航运势力的争夺,列强间不同国家以及不同轮船公司间的争夺,帝国主义列强航运势力彼此间的消长冲突,构成这一期间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多个场景。  相似文献   

12.
轮船曾是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世界市场和落后国家权益的重要工具。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和随后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使列强在华攫取到了更多航运特权。随之,以新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航运势力的争夺,列强间不同国家以及不同轮船公司间的争夺,帝国主义列强航运势力彼此间的消长冲突,构成这一期间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多个场景。  相似文献   

13.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中 ,法国强租广州湾 ,把云南、两广划为它的势力范围 ,由于课本和相关的资料未指出广州湾的地理位置 ,许多同学以为广州湾就是珠江口 (广州外 ) ,其实广州湾是今天的湛江港及其周围地区、水域。1899年 11月 6日法国正式和清政府签订了《广州湾租界条约》 ,强租广州湾及其附近水面 ,租期 99年 ,条约中第三条规定“允准法国修筑自广州湾赤坎到安铺的铁路” ,而赤坎就在湛江港附近 ;《辞海》注释说“广州湾即湛江港” ,可见广州湾绝非珠江口 ,而是湛江港及其附近水面。“广州湾”是珠江口吗?$四川省彭山县第一中学@刘权…  相似文献   

14.
《历史学习》2010,(9):12-13
必修: 1.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列强除了穷凶极恶地对中国敲诈勒索外,还迫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相似文献   

15.
海南岛是我国仅次于台湾的第二大岛,岛上气候终年炎热,物产丰富,盛产稻、薯和橡胶、椰子、油棕以及热带水果。北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也是我国南方海防线上一个重要的战略基地。自1858年天津条约将琼州扩为通商口岸,海南岛成为各帝国主义垂涎争夺之地。1897年法帝国主义曾迫使清政府承认不将海南岛割让或租借予他国。日本帝国主义对海南岛也早已怀有野心,不久后也曾派人到岛上暗地进行侦察。认为海南岛在军  相似文献   

16.
《时局图》,是一位佚名爱国人士在大约一九○○—一九○四年之间所画,可能是根据一八九八年兴中会会员谢缵泰绘制的《时局全图》修订而成,反映帝国主义在中国瓜分势力范围的情况。图中老虎代表英国,势力范围在长江流域;熊代表沙俄,势力范围在东北,并企图南下;蛤蟆代表法国,势力范围在两广和云南;太阳代表日本,势力范围在福建,并霸占了我国台湾;肠代表德国,势力范围在山东;鹰代表美国,这时它在中国还没有势力范围,就提出了“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的政策。图中还描绘了清统治者的昏聩形象。  相似文献   

17.
论袁世凯的对外开放思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袁世凯的对外开放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自开通商“特区”,扩大开放范围。袁氏主张自开商埠,并大力开发,促进了各商埠的都市化,各地经济因之迅速发展。其二是大胆引进外资,促进经济腾飞。袁氏主张引进外资,前后素志不移,这在苏杭甬铁路、文辞协议、中美轮船公司等问题上即有体现。此外,他还注重侨资。由于我国资本匮乏,故引进外资在清末民初应该说是利大于弊。袁氏看到了这一点并加以实施、提倡,乃其开放思想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一、德国侵占胶州湾与甘军东调十九世纪末年,资本主义国家陆续变成了帝国主义,英、俄、法等帝国主义疯狂地进行竞争,德、美、日等国也相继而起,美国在中国谋芦汉路不得,转而钻营粤汉路,德国图占胶州湾,日本觊觎福建。及胶州湾事变发生,中国沿海形势急转直下,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险恶狂潮。1897年初,驻华德国公使海靖向清政府总理衙门提出交涉,竟然指名索取胶州湾,清政府以胶州湾形势紧要而拒绝;同时,清政府打算待向德、英订购的兵船制成后,即停泊胶州。当清政府还未来得及布防胶州时,德国已向胶州湾  相似文献   

19.
一八九四年,日本帝国主义肆意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一八九五年迫使腐朽卖国的清政府签定了割让台湾、辽东半岛,赔偿日本军费银二万万两等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马关条约》是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空前严重的浩劫,从此俄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帝国  相似文献   

20.
1.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人教社2006年6月第一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8页《詹天佑》辨析:一些帝国主义国家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说明人家是想修这条铁路。既然人家想修这条路,我们怎么好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