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我的同桌     
初一时,座位排得很特别:一四两排是两张单人桌,而中间的两排则四张单人桌紧紧相连。每过一个月,都要整排整排地移换座位。于是,原本不同桌的也成了同桌,他们因此相知甚至成为知心好友。  相似文献   

2.
你问我答     
Q:什么是“绿色通道”制度? A:近年来,为切实保证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入学,教育部规定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都必须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即对被录取入学、经济困难的新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正是有了“绿色通道”,很多贫困生才能顺利迈进理想大学。  相似文献   

3.
一、别让座位问题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 现在每个家庭孩子不多,孩子是父母的宝贝,很多家长为孩子挑学校、挑班主任之后,挑座位已经成为他们入学“三挑”的最后一个关键内容。座位安排不好,班主任工作就很被动。我亲眼看见好些家长为座位问题冲到学校闹事,甚至还上告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  相似文献   

4.
学校是培育人的场所,学校中的一切设施都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都具有一定的教育影响作用。教室座位是一个备受关注但又常被误用和滥用的教育资源。家长为了给孩子争得一个好座位,四处托关系找熟人或凭借权力给老师“打招呼”;社会舆论呼吁教育公平,要求把座位的选择权交给孩子,让孩子们像坐公共汽车那样,“自选座位、先到先坐”;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学习上进,把座位当作一种奖惩物,按学习成绩或综合素质评分来安排座位。据2004年5月20日《广州日报》报道:广东佛山某中学有班主任为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把全班的座位都细细划了片,靠近黑板的前两排是“头等区”,  相似文献   

5.
经过那次厕所事件,我和杜小烟直接从陌生人变成死党。认识杜小烟那年我刚升入初中,因为一个有点罗嗦就不细说的理由,我比别的同学晚报到十多天。办好入学手续后,老师把我安排到一个座位上。  相似文献   

6.
固守座位 曾读到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经常出差,经常买不到对号入座的车票。可是,无论长途还是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总能找到座位。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地找过去。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可是,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如愿以偿了。他说,大多数乘客轻易就被一两节车厢拥挤的表面现象迷惑了,或者根本就没有找下去的耐心……  相似文献   

7.
邓文卓 《班主任》2014,(10):38-39
新高一开学伊始,我以学生入学体检表上的身高为依据编排了座位,自认为还算公平公正。可众口难调,这不,临时班长来"为民请命"了:"老师,李群眼神不好,坐在后排看不清黑板,能给她调换一下座位吗?""让她自己来找我。"刚接手这个班,我对很多学生情况的了解还只局限于他们的学籍卡片。  相似文献   

8.
<正>偶尔他还是会想起60年代那种双排对坐、黄色的台北公交车,因为那种座位方式让他和那个女孩有长达半年的"相亲"时间,而那颜色根本就是他们爱情的象征。那时候他在松山一家机械工厂当技工,晚上则在城内一家商工学校夜间部进修,高三那年的某一天,那女孩出现在他眼前。他上车的地方是公交车的起站,所以通常都有座位,他习惯在上车之前买一个菠萝面包当晚餐,在车内乘客逐渐增多之前啃完。  相似文献   

9.
邓霞 《广东教育》2002,(10):21-21
这是新生入学的第二天,学生习惯地等待着班主任安排座位。我看着他们那急切、认真的样子,就说:“别急。在排座位之前,我们先来讨论一下怎么个排法,给排座位订几条原则,好不好?”学生积极响应,争先恐后地发言,最后归结出了3条原则:一是矮的在前,高的在后;二是照顾有生理缺陷的同学;三是把方便让给别人。之后,我用充满信任的语气说:“我完全相信同学们说话会算数,会把原则变为每个人的具体行动。现在由你们自己按这3条原则,自邀同位,两人商议共找一个恰当的座位坐好,然后由大家评议,看谁能按原则办事,谁就是言行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那是去“北京市节水展馆“回来的路上,因为从学校到“节水展馆“需坐一个多小时的汽车,此时,师生都深感疲惫.有座位的同学在犯困,而没有座位的同学只能懒洋洋地站着.……  相似文献   

11.
主持老师: 您好!我有一个困惑压在心中,好难受,希望得到您的帮助。我和一位同学很要好,我们同住一个寝室,从入学那天开始两年多了,我们一起上学、放学;一起去食堂吃饭,关系很好。可是,有一点让我感觉很难受,我甚至想过不交这个朋友了。问题是这样的,当她有烦恼时我总能在第一时间安慰她,可是,当我有烦恼时她却不安慰我。  相似文献   

12.
林灿洪 《广东教育》2005,(11):67-67
说起小学教师,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可能都是弱不禁风、谈吐优雅的文人。我是小学教师,偏偏却是一个近1.8米高的堂堂男子汉,走路咚咚有声,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大老粗,不论怎样看都不像老师。记得有一个学年开学的第一天,我接手一个新班,一个家长带着迟到的孩子进教室,我忙走上前准备带孩子回座位,谁知这个家长却上上下下打量我半天,就是不肯把孩子交给我,直到巡查的领导来到才给我解了围。后来,这个家长跟我熟了才对我说,当时还以为我是人贩子呢。你看,多丢人。这个故事一时间成为同事们茶余饭后的笑料。  相似文献   

13.
傅赟婷 《湖南教育》2006,(10):15-15
在教学“确定位置”一课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每个学生根据手中的座位卡去寻找自己的座位。当所有学生找到座位坐下来后,我发现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互相坐错了位置,被其他同学找了出来。我走过去,一看他们手中的座位卡便明白了:男孩的是第3组第5个,女孩的是第5组第3个,正好反了过来,于是我问男孩:“你为什么坐错了?”  相似文献   

14.
新学期的第一天,我给孩子们调座位。当我调了几个小朋友的座位后,孙××小朋友对我说:“老师,能不能给我也调调座位呢?”我问:“为什么呀?”她用略带渴求的口吻说:“我想和小朋友们挨着坐。”孙××是我班比较调皮的孩子,经常有小朋友告她的状。因此,我们就把她...  相似文献   

15.
姚凤荣 《宁夏教育》2012,(7):139-139
下班后,我像赴约似地急匆匆赶往42路车站。看着已经进站的汽车,我加快了步伐,跑了几步终于如愿以偿赶上了这趟车,目光在车厢里一搜索:嘿!运气不错,居然还有个座位。因为回家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加上一天工作后的劳累,有个座位总会舒坦一些,心中不免一阵惬意。坐在座位上喘息之余,我的思绪不禁回到了去年六月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16.
付桂娟 《贵州教育》2013,(15):14-15
以往开学之初,给学生分座位,我无外乎有两种方式:一是按照身高,个子矮的在前,高的在后:二是根据成绩,上学期期末考试分数高的在前,低的在后。但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观察,我发现这两种座位分配方式都不科学。因为在学生心目中,后面的座位始终都是调皮学生和学圃生的地盘,是经常被老师和同学遗忘的角落,无论成绩高低、表现好坏,一旦坐了后面就极易“破罐子破摔”,处于自甘堕落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冯海军 《现代语文》2006,(11):26-27
一、教学实录:(一)听读例作,推测人物,揭示题目。‘师:同学们,你们入学已经有一个月半了吧,你们平时关心自己的同学吗?对同学是否了解吗?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猜猜他(她)是谁?”  相似文献   

18.
我的大朋友     
“胡凯佳,你这件衣服好漂亮呀!”早上,陈老师大老远就对我叫道。唉,连穿什么衣服她都注意,我这位大朋友真是太平洋的警察———管得宽!陈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30来岁,高高胖胖的。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和我做朋友,还是她自己提出来的呢!五年一期时,陈老师才教我们班。那一次,她调好学生座位,并说不准更改。可我坐在后面根本看不见黑板,我想调座位又怕陈老师不答应,于是,我便要妈妈帮忙。下课后,陈老师找到我,搂着我的肩膀说:“以后有什么事就自己来找我,我又不吃人,怕什么,记住,我是你的大朋友。”听了这话,我…  相似文献   

19.
情是万物之源,真情无言似有言。我坚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题记 没有爱的天空是枯燥无味的,没有情的天空是狭小的,没有真情的天空更是一片迷茫。 我的生活中有真情的存在,所以,我快乐。 一、母爱,你能选择吗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人问3个男人,如果他们全家都掉到水里,他会先救谁。理智的男人回答说:“我会先救我老婆,有了老婆还怕没有孩子吗?”聪明的  相似文献   

20.
狠笑话十则     
《第二课堂(小学)》2010,(8):122-124
有一个人,不管坐什么车,都要坐靠着窗户的座位。一天,要坐飞机了,他拿登机牌的时候跟空姐说想要一张靠窗户的,空姐跟他说没有了。登机后,他随便找了一个靠窗的座位坐了下来。不久后来了一个人,对他说:“这是我的座位。”然后要他让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