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研究指出:“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第一种称为现有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独立完成任务;第二种称为最近发展区,是一种准备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自行完成任务,需要教师的帮助,经过学生的不断努力完成任务。”这就是所谓的最近发展区。数学教学就是要把最近发展区的水平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那么,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如何处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呢?一、由浅入深,铺设阶梯,引入最近发展区数学教材都有一定的系统性,前面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后面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引申和发展,彼此…  相似文献   

2.
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组织数学教学郭文政前苏联心理家维果茨基研究指出:“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第一种称为现有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独立完成任务;第二种称为最近发展区,是一种准备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自行完成任务,需要教师的帮助,但是经过启发...  相似文献   

3.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原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首先提出 ,其理论核心是 :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 ,第一种称为现有发展水平 ,表现为儿童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独立完成任务。第二种称为“最近发展区” ,是一种准备水平 ,表现为儿童还不能自行完成任务 ,需要经过启发和师生共同努力才能逐步完成。“最近发展区”理论鼓励教师 ,要在最接近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心理机能上下工夫实施教学。它注重了个体差异的发展 ,这与当今素质教育提出的“因材施教”观点相一致 ;它提倡教学时挖掘学生的潜力 ,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它指导教师要注重过…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就是学生思维发展过程中 ,现有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和桥梁 .“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下的数学教学 ,其实质就是要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的过程 .首先要确定学生的两种发展水平 ,即现有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 ;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的思维实现从现有发展水平到潜在发展水平的过渡 .这里 ,教师的指导和帮助绝不仅仅是对知识难点的点拨 ,而在于怎样理解材料 ,怎样解决问题 ,即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观念的渗透 .“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数学教学提供了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数学思维方面…  相似文献   

5.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现有水平与在他人指导下或在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数学课堂引导应以"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利用搭建好的"脚手架",使学生突破"最近发展区"掌握知识,从而使思维一直处于自我学习、自我验证、自我归纳的良性循环状态中。  相似文献   

6.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学生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即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以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任务,但在别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好“最近发展区”理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曾指出:“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第一种称为现有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独立完成任务;第二种称为最近发展区,是一种准备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自行完成任务,需要教师的帮助,但是经过启发也许明天他能独立完成任务。”教学就是要把最近发展区水平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随着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又产生新的最近发展区,这样循环往复,在两种发展水平层递推进过程中,儿童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水平得到不断的发展。其实,在中国学前教育界也曾有类似的共识:“让儿童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让”,强调的是教…  相似文献   

8.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 :学生有两级发展水平 ,第一级是“现有发展水平” ,即学生现有的学习特点和已达到的发展速度 ,是教学的出发点 ;第二级是“潜在发展水平” ,即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经努力能够达到的发展水平 ,也就是所谓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理论最早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 ,他认为 :教学就是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的过程。数学教学中的例题是为具体而实际地阐明算理与算法 ,并为学生的认知提供可类比的结构原型 ,学生理解与掌握例题 ,正是发展达到相应水平的一种标志。下面 ,就如何运用“最近发展区…  相似文献   

9.
“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下的数学教学案例一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直是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 .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掌握认识的思维过程 ,即掌握学习数学的思考方法 ,使学生能从思想方法的高度去理解数学知识 .“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数学教学提供了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数学思维能力方面得以培养和发展的空间 .而对这个空间的开发要靠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创新设计 .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就是学生思维发展过程中 ,现有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和桥梁 .“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下的数学教学 ,其实质就是要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的…  相似文献   

10.
维果斯基根据儿童智力发展的实验研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第一种是现有水平,即由已经完成发展程序的结果而形成的,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地完成某项任务;第二种水平尚处于形成阶段,是可能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完成任务,但在成人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学习能够完成这些任务。儿童可能的发展水平与现有的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一段差距,这种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笔者认为,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可获得对幼儿教育的四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最近发展区”与数学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具有加速发展的特殊功能 ,教师在教学中能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这种加速将更加明显 ,更富有成效 .“最近发展区”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揭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主导和促进作用的规律而提出的 .他认为促进儿童发展首先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个水平 ,一种是已经达到的水平 ,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解决的智力任务 ;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完成解决的任务 ,但在成人的帮助下 ,在集体活动中 ,通过摹仿能够解决这些任务 .”这两种水平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利用这…  相似文献   

12.
“最近发展区”指的是学生可能到达的认知水平与现有水平的差距,而“最近发展区”理论则鼓励教师通过教学,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然后引导帮助学生高效地进入下一发展阶段。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最近发展区”理论,能够极大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研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他在研究中发现儿童发展有两种水平。第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发展的可能水平,即"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在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就是所说的"最近发展区"。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真正能促进人身心发展的教学,决不能仅着眼  相似文献   

14.
<正>一、"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含义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维果茨基在20世纪30年代初提出来的一个重要理论,又称"潜在发展区"。它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有成人或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好的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能起到很好的主导和促进作用,但是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即"现有的发展水平",这是学生在过去的学习和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另一  相似文献   

15.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至少可以确定学生的两种发展水平:现有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以及介于这两个水平之间的幅度“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也是教学最佳期,是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桥梁。数学教学活动应立足于不断地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的发展水平,从而使数学教学真正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过程中总有一些数学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太难教了,一节课下来没几个学得会的!”这也是大多数数学老师陷入的困惑。我认为要解决这个困惑必须掌握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揭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的一个重要理论一“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依据一系列实验的结果,提出了学龄期的教学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价值的观念——“最近发展区”。即在确定发展水平与教学的可能性关系时,必须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即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现有发展水平,是由已经完成的发展程序的结果而形成的儿童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自如地完成教师提出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正>一、差异性教学的必要性最近发展区理论是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最杰出的贡献。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儿童存在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潜在的发展水平。现有的发展水平是儿童通过自己的独立活动解决问题的水平。潜在的发展水平则是指在教师或其他人的指导下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即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说明学生存在最近发展区,在教师的帮助下是可以进步的;不同学生的最近发  相似文献   

18.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学生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即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以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任务,但在别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好“最近发展区”理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足见数学问题在数学中的重要地位.当然,教师的提问不能超出学生的承受能力,而要定向在“最近发展区”,在那里寻找思维的生长点,并利用现有的知识构建网络,为学生架设探索未知的桥梁.这样做能最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以现有的知识去吸纳、同化新的知识,用新的经验和要求去修正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而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认知水平,培养创新意识.如在“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教学中,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某商场计划在国庆期间举行商品降价促销活动,拟分两次降价,有3种方案.甲方案是:第一次打p折销售,第二次打q折销售;乙方案是:第一次打q折...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曾指出:“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第一种称为现有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独立完成任务,第二种称为最近发展区,是一种准备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自行完成任务需要教师的帮助,但是经过启发也许明天他能独立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20.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将学生发展水平分为: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现有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桥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最近发展区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品德,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及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