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档案开放"语词溯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改娇 《山西档案》2005,31(5):16-19
长期以来,不少学者认为,“档案开放”语出法国大革命。文章作者认为,“档案开放”一词并非“法国造”,200多年前,法国人提出的是档案馆开放和公民享有利用档案的权利,而非档案开放。“档案开放”是国人结合了法国“档案馆开放”的含义和我国当时“开放档案”的表达需要,由“开放历史档案”、“开放档案”、“档案的开放”逐渐演变而来的。在这种语言转换过程中,档案馆开放的精髓——公民利用档案的权利观念,逐渐被我们的文化和思维惯性淡化了。  相似文献   

2.
陈颖  李晶 《兰台内外》2023,(1):10-12
为提高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进程,本文对新时代高校档案馆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现状与策略的研究,从提升高校档案馆工作效率、提高档案馆资源信息共享能力,阐述档案信息数据化建设的意义,提出现阶段高校档案馆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存在档案信息化资源较为分散、信息化管理标准与辅助技术尚未完善、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安全隐患较多等问题。为实现高校档案馆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应遵循“抢救优先,利用优先,逐步扩展”的工作原则,完善高校档案馆档案信息数字化归档工作,建立档案新信息数据库与规范档案数字化管理目录,利用校内OA系统,建立起与档案馆的通信连接,实现数据库逐步与学校档案馆数字化建设工作的对接,健全档案信息数字化保障机制,科学配置数字化终端网络硬件,增设防火墙等防病毒软件,加强对网络病毒的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3.
2003年,笔在档案馆利用工作时曾经接待我市某公司的档案人员。他们利用的档案内容范围是本公司所有已进馆档案,利用目的是总公司对全系统档案工作实行垂直管理。公司系统内的各级机构要按照国家档案局的要求对过去已移交到档案馆的档案进行复制备份,收回公司永久保存,确保系统档案全宗的完整。该档案人员并出示了国家档案局的相关件。国家档案局的这份件是对该公司“全系统档案工作实行垂直管理的请示”的复函,  相似文献   

4.
刘晓岩 《兰台世界》2005,(8):130-130
一、理论体系 1.学科的差异。档案学的学科研究是“档案”,图书馆的学科研究是“图书馆”。档案学的研究对象是档案的收藏、管理和利用。档案的收藏、管理工作涉及档案室与档案馆两个部门。档案存在着一体的问题,主要是一个机关或部门内部文档的一体化,将来的档案学可能被“文件学”所取代。图书事业按照分工为出版、经销、收藏管理三大部分。图书馆学所针对的只是收藏管理这部分,没有涵盖图书事业的出版、经销部分,随着图书事业三大部分一体进程的发展,“图书学”才会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档案馆向社会逐步开放,人们的档案意识不断提高,档案逐渐被社会所了解。然而,档案馆的利用人数与图书馆读者的人数相比却相差甚远。以吉林省档案馆和吉林省图书馆为例,前者年利用人次约1千人,后者年读者次数高达10多万人。同为文化机构,同样对社会开放,为什么在利用人数上会有如此巨大的差距呢?这主要是由于档案馆与图书馆馆藏主体内容的差异所造成的。馆藏主体内容的差异又是多种原因造成的。简单概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可以有两座馆藏相似的图书馆,但不可能产生两座馆藏相似的档案馆。读者借阅一本书,可以从不同的图书馆满足需求,但要利用一份档案,在非网络化的环境里,大多只能在一个相应的档案馆里得到解决。这是因为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具有唯一性的特点。档案是文化的积淀,它承载文化,具有记载、延续人类文化的功能,所以,保存档案的档案馆是社会文化的宝库。尼日利亚国家档案馆馆长埃思说:“每个国家都需要一个档案馆作为记忆的仓库,  相似文献   

7.
对涉及档案馆开放档案工作的两个现实案例进行另类解读,将问题的症结归因于档案馆开放“责任”的认识偏差,即“主要责任”和“责任边界”的模糊,进而对档案馆在开放工作中的“主要责任”进行阐述,提出其“绝对责任”和“主要责任”是“扩大开放,提供利用”,并指出应合理划分档案馆的责任边界,赋予档案馆“有限责任”。  相似文献   

8.
《档案馆工作通则》规定:“档案馆的基本任务是在维护党和国家真实历史面貌的前提下,集中统一地管理党和国家的档案及其资料,维护档案的完整和安全,积极提供利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档案法》赋予档案馆的职能是集中保存、保管档案的永久性基地,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人们对档案文献开放要求的不断深化,美国公众对档案文献价值的认识也在逐步发生变化。从将档案文献看作一种公众信息——“公共财”,到将其视为一种有关国家政治文化的资源——“软力量”,反映了美国公众档案文献观念的变迁和提升。这种观念变迁也进一步推动了档案馆对档案开放工作的重视。但应该看到,在美国特有的档案工作模式中,档案馆的工作重点主要在对可开放档案文献的保管和利用方面。  相似文献   

10.
市县动态     
《陕西档案》2013,(1):60-64
西安 ●西安市档案馆完成了馆藏到期档案的鉴定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有关规定,西安市档案馆组织人员集中对应向社会开放的133个全宗16077卷市委、市政府(市人委)和市级有关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1980年——1982年间形成的档案、市革命委员会办事组形成的“文革时期”应开放档案和部分科技项目管理档案进行了鉴定。共开放档案9584卷。西安市档案馆曾于上世纪90年代分两次开放历史档案39006卷,2009年开放档案30278卷。至此我馆四次共开放的档案达到78868卷。为便于社会各界利用已开放档案,市档案馆已将开放档案目录陆续在西安档案网上公布,利用者可登录检索。(王兴华)  相似文献   

11.
在档案部门来说,知识管理的主要对象其实是档案部门的无形资产,尤其是知识资产——档案工作大脑中的知识与经验。档案馆应该属于典型的知识型服务部门。档案馆在引入系统的知识管理前,其知识管理一般仅仅停留在与本级档案馆归档范围内的相关单位的业务联系上,按照要求对档案献资料实体进行收集、整理、归档与提供利用,而对档案工作大脑中的知识与经验,档案部门未将它们纳入管理范畴。  相似文献   

12.
档案馆是一个向社会提供档案信息资源的场所.接待利用工作是践行档案工作服务性的重要窗口。这个岗位服务的质量、水平不仅直接反映和影响着档案馆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而且有助于发挥档案工作“资政惠民”的作用。从近几年档案接待利用情况和社会对档案资源的需求进行分析.加强档案馆接待利用工作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3.
"提高档案利用率"悖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档案事业统计指标体系中,有关档案开发利用者的统计指标,只有利用档案的人次和卷(件)两项,从未设立过“档案利用率”这一统计指标。然而,档案学界似乎对档案利用人次和卷(件)次并不感兴趣,对此几乎没有进行过任何研究,而对“档案利用率”却情有独钟。许多档案学论著,包括有很大影响的论著在内,都对“档案利用率”进行了理论研究,断定“档案利用率”指标的确立,对档案的开发利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认为档案馆应当“努力提高利用率”①。其实,“档案利用率”是脱离档案特点和档案开发利用工作实际的,并不具有学术价值和指…  相似文献   

14.
区县级档案馆库微机管理系统功能概述查志军“区县级档案馆微机管理系统”是海淀区档案馆在原国家档案局科研所“通用型动态档案数据库微机管理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区县级档案馆的特点,与国家档案局科研所联合开发的一套既有档案工作管理又有档案数据库管理的微机管理系...  相似文献   

15.
档案馆和图书馆成熟的管理经验表明,科学完善的档案利用评价体系和执行此标准的社会监督机制,是优化档案馆服务的重要配套措施。本世纪初以来,档案数字化技术日臻成熟,办公自动化和网络技术广泛应用,“宽带网”在城市居民中的普及率大幅攀升,极大地刺激了档案社会需求的增长。当今的档案利用需求呈现主题专业化、档案信息化、传输网络化等特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政府职能从审批型向规则服务型的转变,以及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档案馆的传统功能必须进一步丰富和扩展。根据国家档案局对综合档案馆“四位一体”的功能定位,区域综合档案馆在做好为党政机关服务工作的同时,必须把服务的视角更加广泛地拓展到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区域综合档案馆,应该成为保管和提供区域公共信息的区域信息中心和地域文化中心。随着全国各地档案管理模式多元化的出现,城建档案作为区域公共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纳入区域综合档案馆的管理范围,一直是档案界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几年来,天津开发区对城建档案的管理利用模式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成功实践。本文从分析城建档案形成和管理的特点入手,探讨整合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方昀 《天津档案》2006,(5):30-32
我参加国家档案信息化工作培训团,于2005年11月15日至12月5日就澳大利亚档案工作信息化进行了专题培训和考察。培训内容以澳大利亚电子件及电子档案管理、档案数据库建设、档案网上利用、档案数字化、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等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内容为主。同时了解了澳大利亚国家政治、经济、化概况。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方针及政府给予经济发展的支持政策,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数字图书馆建设,档案的管理与利用等方面的知识。实地考察了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新南威尔士州档案馆、维多利亚州档案馆、国家电影和音像档案馆、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堪培拉大学、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等高校档案馆和图书馆。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十一五”时期全军档案工作建设规划》提出的“档案馆(室)初步实现档案服务利用方式和机制的转变,成为档案信息服务利用的中心”的目标和要求,对实现“两个”转变的必要性作了阐述,认为实现“两个”转变必须着力解决档案工作人员素质、丰富档案信息资源、加强档案基础工作、强化人本管理、把好安全保密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东城区档案馆“双喜临门”──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晋升市一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式挂牌本刊讯东城区档案馆乘借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在北京召开的东风,在不断加强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工作的同时,注重发挥档案馆的社会功能,取得了显著成效。前不久,顺利通过市档案工作目...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十一五”时期开头年,为了切实加强全县档案的安全和有效利用,维护历史真实面貌,丰富县档案馆资源建设。远安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用远办发(2006)6号下发了“关于乡镇和县直机关档案移交县档案馆管理的通知”。件要求从今年起到2008年各乡镇、县直机关保存的2000年前形成的档案全部移交到县档案馆保存管理;件强调了档案接收的组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