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创造性:学报编辑必具的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性是学报编辑必具的品格。创造性品格不仅有利于编辑人员发现、组织、鳊发优秀稿件,而且有利于开放办刊,加强刊物对外交流,协调各方面关系,扩大学报影响,提高学报整体质量。创造性品格在学报编辑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人都知道,编辑思路对于出版物的成功至关重要。但一般所谓的编辑思路往往锁定在受众定位、内容安排等方面,而真正要体现编辑思路,对出版物的整体观照非常重要。它应是一种从头至尾的关心,对全部空间的留意和对出版物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充分认识。出版物并不是一个私人空间,不管在撰写和编辑的过程中有多少个人的思想情绪、主观意图在里面,  相似文献   

3.
《江苏教育通讯》2007,(2):47-47
2007:“出版物质量管理年” 在2007年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上,新闻出版总署提出把2007年作为“出版物质量管理年”。2007年1月29日,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36家出版单位及网站联合发出《致全国编辑工作者的倡议书》,倡议“确保编辑产品质量。奉献优质精神食粮”,为今年“出版物质量管理年”活动吹响了行动的号角。  相似文献   

4.
田建国 《现代教育》2004,(11):7-7,19
大哲学家亚历士多德有一段精彩论述,用在素质教育涵义上恰如其分。他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就是素质教育的全过程。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由无数的行为所构成的,行为优秀不是优秀,习惯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  相似文献   

5.
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组织评选的首届“北京市优秀出版物奖”揭晓。此次评选所设的各种奖项是经过出版单位选报、专家审读、专家评审组评议、评审委员会审定、向社会公示等程序评出的。我刊荣获首届“北京市优秀出版物奖”中的“优秀期刊奖”。这是我刊连续第六次获得由政府部门组织评选的优秀奖项。《中小学管理》荣获“北京市优秀出版物奖”$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相似文献   

6.
学报是展示该校的学术全貌的门面与窗口,而学报编辑则是这个门面与窗口的展示人与发布人。学报的性质要求发布人应该是“学者化”的编辑,才能准确辨析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创造性地缔结优秀文化成果,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
编辑素质纵横谈龙海波(学报编辑部118003)一、“编辑素质”与“编辑修养”通常说来,有高素质的编辑,才有高质量的出版物。提高编辑人员的素质,对于提高出版物的质量和效用具有致关重要的意义。“编辑素质”的含义,是指从事编辑专业主体应具有的思想品质和知识...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报是出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编校质量不可忽视。高校学报现行的编校合一制度与行业规范相背,难以保证编校质量。在一时无法改变运作模式的情况下,对编校合一的运行模式要进行诸多改善,要正确认识校对的地位和作用,要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要有合理的经费投入。而编校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有适应现代编校发展的优秀编辑人员,优秀编辑人员则来自合理的制度和长期的锻炼培养。  相似文献   

9.
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评选的“第十三届甘肃省优秀图书、期刊、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奖”近期正式揭晓,我刊编辑部党燕妮同志荣获甘肃省优秀编辑一等奖。甘肃省优秀图书、期刊、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奖系省级政府奖,该奖分为甘肃省优秀图书、期刊、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奖(一、二、三等奖),以及甘肃省优秀编辑奖(一、二等奖)两个类别,旨在促进甘肃出版业高质量发展,鼓励更多优秀出版物出版,表彰为本省图书、期刊、音像、电子出版工作做出突出业绩的在岗编辑。  相似文献   

10.
论高校学报在编校合一的运作中如何保证编校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是出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编校质量不可忽视.高校学报现行的编校合一制度与行业规范相背,难以保证编校质量.在一时无法改变运作模式的情况下,对编校合一的运行模式要进行诸多改善,要正确认识校对的地位和作用,要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要有合理的经费投入.而编校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有适应现代编校发展的优秀编辑人员,优秀编辑人员则来自合理的制度和长期的锻炼培养.  相似文献   

11.
语言文字质量反映了出版物的质量,也是出版物的立足之本。高校学报作为出版物的重要一员,应正确、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模范执行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目前,高校学报语言文字规范质量很不理想,应从两方面入手以改善现状:一是编辑要苦练内功,切实增强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树立终身学习思想;二是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创造有利于编辑成长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2.
文化传播通过对人类社会的遗传符号与文明信息的传递,使社会的发展与成员的进步始终保持着目标性与规律性,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能性机制和社会成员的自觉行为,编辑是重要的文化传播者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信息的承栽者之一,编辑所进行的文化传播参与对社会成员文化心理及精神世界的观照和对社会文化的建构,人文精神是编辑的品格和精神特征,编辑的人文精神内涵有人的价值尊重、理性和智慧、批判精神、终极关怀等层面,并体现在文化传播的社会沟通、社会教育化、文化增殖等机制中。  相似文献   

13.
发言:生活自理,包括能够独立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琐事,管理周围的人际关系,管理自己的情绪等等。独立、自制是优秀的品格,许多优秀人物从小就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吧!  相似文献   

14.
红岩精神根植于辉煌灿烂的五千年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是对中华民族精神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一个典型时期的集中体现。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团结统一、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勤劳勇敢的奋斗精神、坚贞不屈的崇高品格等等优秀的民族品格。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依然应该在与时俱进精神指导下,在理论和实践上,努力弘扬红岩精神,促进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编辑出版物的质量评比中,由于事物的多样性和语言发展的流动性以及表达的复杂性,对出版物内容或形式差错的类型界定就有了不同的是非标准。我们在编校质量的审查和认定过程中,应当掌握并坚持一些基本的规范原则。  相似文献   

16.
教材著作方式的称谓高等教育出版社马盛明近些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人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教材。这些优秀教材凝聚了作者的心血,也是编辑辛勤耕耘的结果。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某些教材在著作方式称谓上还存在着混乱现象,不少教材不分区别地写为某某“编”,...  相似文献   

17.
黄慧 《黑河教育》2010,(8):63-63
编辑职业道德是指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在出版物编辑出版过程中应恪守的道德,既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普遍要求,又具有编辑职业的特征。为此,本文首先讨论了编辑职业道德,接着分析了外部环境对编辑人员思想的巨大影响,以及现阶段编辑职业道德新的要求,最后研究了科学规范,完善体系。  相似文献   

18.
陈赛赛  黄瑛 《学苑教育》2021,(12):77-78
为了传承地方文化,发展学生品格,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问题,沙溪镇直塘小学开展了《教育戏剧德育校本课程提升学生品格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探索将直塘老街所拥有的优秀精神与文化链接到学生的品格发展中,赋予学生道德滋养。本文主要通过教育戏剧的三大习式介绍如何在直塘老街独有的精神和文化滋养下推进儿童品格提升的路径与方法,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具感染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万物皆有品格。品格有优秀、低劣之分。品格犹如人的灵魂,只有具有优秀品格的人,生命才变得朝气蓬勃,生命的价值才体现得淋漓尽致。企业是人的事业。企业的活动体现着人的意志,企业产品是“假冒伪劣”还是“高质量、高品质”,企业追求是“利润最大化”还是“价值最大化”?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答案。  相似文献   

20.
论学报出版的数字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纸质印刷出版物在数字时代发生了重大变化,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相继问世,学报编辑出版的工作流程完全可以依赖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数字化出版,学报的数字出版具有编辑制作过程数字化和终端产品形态数字化双重含义.与学报出版密切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条形码技术、电子轻印刷技术、数据安全技术等数字技术,已经在编辑实践中得以广泛应用.数字技术为缩短学报出版周期提供可能,是发展电子版学术期刊的必要条件,为文献检索自动化奠定了基础,并支持学报的网络传输和出版,数字技术应成为学报编辑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