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初中生英语学习的焦虑状况与其年级、性别和学校类型有关.优等生的成绩与焦虑大部分维度有显著的相关性,中等生和差等生的成绩只有小部分维度显著相关.实践证明,成绩对焦虑存在较大影响,并且集中体现在优等生当中.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湖南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他们英语学习焦虑指数以及不同类型受试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湘西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指数偏高,并与学业成绩呈负相关;问卷试题表明英语学习焦虑源更多来自交际畏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焦虑状态高于汉族大学生,差等生的焦虑状态高于优等生.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加强对后进生培养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 ,往往会忽略了对优等生的思想教育。因为优等生成绩优秀 ,能力较强 ,各方面能起带头作用。他们大多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表现很好 ,讨人喜欢 ,在教师心目中是“美凤凰”。教师按照学生在校的诸方面表现和学业成绩把他们划分为优、良、中、下4等。有些教师平时只抓后进学生 ,放松了对先进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因此 ,少数先进的优等生就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成绩 ,不能正视自己的荣誉 ,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障碍。其主要心理障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爱好虚荣的心理由于优等生在班级集体中处…  相似文献   

4.
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新时期我国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为大学生素质教育增添了新的内容和活力。从近年各高校组织实施情况来看,"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取得成绩的同时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查找问题探讨有效途径对进一步推动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中可将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及差生三个等级,其中中等生是指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且有着广阔的提升空间。教师若教学得当,则可发展成为优等生。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中等生成绩则是当前亟需研究的问题。本文则对其提出几点建议,以望对同仁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教师》2009,(16)
单元达标教学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在教学中一般会把丰要精力放在中等生和差生身上,从而忽视了优等生的发展,致使中等生和差生的成绩提高了,而优等生的成绩停滞不前了.  相似文献   

7.
贾君 《吉林教育》2000,(1):58-58
优等生,通常是指学习上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学生。由于优等生大多天资聪颖,学习成绩好,往往使教师和家长产生光环效应,主观上认为他们其他方面也优秀,造成只重视优等生学业上的提高,忽视了其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和健康心理的培养。长此以往,使优等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处于一种居高临下的位置,得到过分的关注和爱护、赞扬和荣誉,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根据《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报告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但下降幅度明显减小。调研结果显示,19-22岁年龄组100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37、3.09秒;女生80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17、1.87秒。因此如何改善大学生大学生耐久跑厌学心理成为一高校体育院校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我想做差生     
同龄人的交流是心与心的交流,网络则让他们更加贴近。下面是一些学生在网上的留言对话,不知家长们是否也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无念思:我在班里成绩不错,但如果你问我想做优等生还是差生的话,我会选择做差生。为什么呢?差生虽然成绩不好,但他有丰富的课余时间能干自己喜欢的事,而优等生却不能。在同学录上,有几项是:你最喜欢的歌曲,你最喜欢的电影,你的偶像……优等生写的不是一首没听过就是一部没看过,这说明什么?说明优等生在家只是学习、看书,看书、学习,这样的生活有什么好呢?优等生的成绩虽然好,但课余生活远没有差生丰富,现在注重素…  相似文献   

10.
高校德育工作创新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校德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和理解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的途径和方法,同时建立健全评价机制,以保证和推动德育方法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知识经济迅速发展,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纷繁复杂,甚至出现暴力事件、自杀、心理问题等,其根源何在?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发现当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滞后,学生的心理教育匮乏、高校辅导员队伍力量薄弱等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主要是: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全面推进“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2.
对2000—2010年间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发现: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女生在躯体化、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高中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精神病性和强迫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中生。因此,学校应广泛开展心理教育工作,家长应合理调节自己的期望,学生应提高自己应对挫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中学生学习、人际关系、青春期、挫折适应等几个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对策,如进行专门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心理服务室,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对学生家长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在心理教师设计下开展特色活动等。  相似文献   

14.
对当前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女大学生信仰中出现的问题,如,庸俗化、"审丑"化等价值观念的不良影响,以及女大学生自我认知与心理的"贫困"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女大学生群体信仰多元化、信念异化、理想信念模糊和摇摆不定乃至缺失等现象,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认为加强女性信仰教育研究,创新女性信仰教育理论,强化女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深化高校课程改革以及维护学生的合法利益是信仰教育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官群等人编制的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对小学4—6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小学生在人际维度和超越维度得分较高,而在认知维度、情感维度、公正维度和节制维度均得分相对较低。三个年级的学生同时需重点培养的品质为:创造力、求知力、思维与洞察力、真诚、领导力、宽容、谦虚、持重品质;同时,还需重点培养五、六年级学生心灵触动品质。针对重点培养的品质,笔者提出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探索大学生后悔心理的类型,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通过对杭州市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得出大学生后悔心理问卷的维度,包括11个一级因素(学习、亲情、个性、时间管理、交友、经济、社会活动、消遣、能力、恋爱、专业选择),和更高级的5个二级因素(能力与自身发展、人际关系、学习与专业、时间分配、经济管理)。  相似文献   

17.
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高职院校学生面临着一系列心理问题,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如何帮助学生化解心理问题,是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情形及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因素进行分析,探索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教育的有效途径,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的退避行为是适应过程中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它主要表现为害怕竞争、交往焦虑等,大学生退避行为的形成有着社会、家庭、学校、个体等多方面的原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大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寻求社会支持、重构认知、提高个人控制感等方式来应对非理性的退避行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心理矛盾、心理问题的揭示与分析,提出了驾驭自我,稳定情绪,锻炼意志,自我防卫,心理咨询以及加强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心理教育对策,为那些还处于迷茫和困惑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些解决心理障碍的实际方法。  相似文献   

20.
道家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哲理思想,对人的心理健康调适具有显著作用。老子的“无为”和庄子的“逍遥”道理对人们的思想有很深的启发。针对当前很多大学生不健康的心理表现,建议把道家文化列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由辅导员和专任教师研究、宣扬优秀道家文化,以缓解大学生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