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高校教学管理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教学质量,而德育的构建完善了教学环节并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高校应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将"育人"与"育才"放在同等的高度和地位,全面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拓宽大学生的德育的途径,积极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和优化大学校园的德育环境,努力实现高校的德育的立体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要以"高举旗帜、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知行合一"为指导思想,以"加强德育基地建设"为突破点,以"改革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为重点,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为途径,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目标。在改革实践中要坚持"两个课堂三个融合":第一课堂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第二课堂为课外德育教育爱国教育等课程;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课内与课外相融合,校内与校外相融合。通过实践该教学改革模式,培养出一大批思想政治素质过硬、职业实践技能强的大学生,受到社会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坚持“八注重,八落实”,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昆明医学院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工作首位,以学生为本,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坚持"八个注重",狠抓"八个落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4.
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立德树人",若做"全面把握",至少应有如下探讨:"立德树人"首先规范的是教育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以"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做出了明确解答;狭义地讲,"立德树人"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基本方略,是一个具有内在结构的培养体系。辩证把握它的主要元素及其关系,是正确实施这一方略的关键所在;"立德树人"之"立德",具有双重思想指向,既包括学生之德育,又包括师德之建设。目前,实施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负有重要使命,包括:亟待改变德育"弱势";核心问题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着眼点和侧重点是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发展,尤其要从本科专业课程建设做起。  相似文献   

5.
实践证明,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对于党建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一些欠缺,如组织管理效果堪忧,部分党员思想落后,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因此,必须积极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做到组织管理上优化"三渠道",即网络资源、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思想教育上紧扣"三结合",即结合学生的专业发展、思想实际和困难疑惑;制度建设上完善"三制度",即"分层培养"制度、目标管理制度和"纵横沟通"制度。  相似文献   

6.
"孝慈之道"是儒家德育思想的精髓,其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在当代中国孝慈之道经过创造性的价值转换,对于改善当今的家庭道德教育方式、增强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加强家庭美德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在家庭德育中继承和弘扬"孝慈之道",克服当前存在的"孝慈之道"缺失现象,增强家庭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拇指文化"是把"双刃剑",既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种种便利,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文明素养产生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德育工作者要对"拇指文化"正确引导,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素养。  相似文献   

8.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教育家,其"心学"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其留下的诸如"知行合一"思想、《南赣乡约》训导等丰富的教化思想对新时代大学生德育实践亦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六个一"活动是实现"知行合一"教育模式的有效载体,是培养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路径,是引导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实在举措,是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客观需要。要注意"两个结合"、"两个加强",深入持久地开展好这项活动,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0.
高校BBS是反映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已经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有效载体。作为地方高校,要不断解放思想,充分利用BBS的特点,高度重视BBS建设,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德育思想既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部分,又是中华道德文明的重要构成。孔子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孝悌为本,推己及人;援礼入仁,克己复礼;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学校德育工作者汲取孔子德育思想精髓,有助于大学生立德修身,涵养道德品质;以礼规范,树立规则意识;志存高远,肩负民族大义。提升大学生德育实效,大学生应知行合一,自觉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相关部门应借助新媒体技术,发挥网络协同育人的功能;高校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营造校园道德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瓶颈。高校应借鉴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创新大学生职业指导,建立专业队伍、开展宣传教育、组织专题培训、拓展职业技能、培育实习基地、构筑交流平台、加强心理疏导等方面高校职业指导和创业服务"组合拳"的新思路,构建职业指导和就业创业服务的"立交桥",对创新高校德育,开展职业指导、服务就业创业,破解大学生"就业难"以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3.
韩帅 《考试周刊》2010,(45):182-18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造就"四有"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建设要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的合力作用,使研究型教学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大力加强实践教育,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4.
班集体建设是高校德育与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破窗理论"的核心是应该建立一种防范机制和修复机制,这对高校班级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辅导员在班级建设中,不仅要避免"第一扇破窗",及时修复"第一扇破窗",更要鼓励"补窗"行为。  相似文献   

15.
先秦儒家审美教育思想注重强调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强调"知行合一""内圣外王",强调以亲身实践来感知现实世界,不断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素养。借鉴先秦儒家审美教育的思想,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使审美教育中的陶冶与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地提升大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加强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高度的道德自觉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升他们的审美感受力和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6.
明朝社会的专制化、世俗生活的功利化、程朱理学的官学化,加剧了儒学的内在紧张。王阳明以"心即理"为理论起点,提出了"致良知"的本体功夫和"知行合一"的实践路径,要求人人都"学做圣人",强调教学中要做好"精一功夫",并非常重视儿童的蒙学教育。他的教育思想内涵丰富、立意独特、开创风气、影响深远,对于今天的教育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传习录》是他的教学语录和论学书信合集,全面体现了他的心学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7.
德育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是"人",而人的思想行为形成与发展变化的规律受到人性这一深层因素的根本性制约。大学生德育工作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须以马克思主义人性论作为其主要的理论依据。高校应该正视学生作为"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主体性价值追求,着眼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开展工作,积极探索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实践途径,更好地担负起"育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张勤恳 《文教资料》2011,(16):203-204,149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部分,也是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与时俱进,坚持"三个原则",做到"三个转变",实现"三个结合"。  相似文献   

19.
王吉平 《文教资料》2014,(32):75-76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一个基本命题,"知行合一"论具有内在的德育意蕴,对于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平,增强当代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生命教育是大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生命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逻辑关联.要把生命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