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孟子的"理想国"历史学家黄仁宇在《孔孟》中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是的,孟子确实是中国的"柏拉图",因为他也有自己的"理想国":统治者役民以时,治民之产,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普行教化,老有所安,幼有所教,其乐融融。就《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来说,他的伟大构想是分两个阶段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9,(2):9-10
柏拉图通过建立理想城邦来诉说自己的政治理想与抱负,其《理想国》是他思想的产物,他以理念论为核心,提出"善的理念"。柏拉图的教育最终是为奴隶主贵族阶级培养"哲学王"。他将城邦分为三个等级,而所谓的正义城邦就是三个等级的公民各司其职,从而达到和谐。理想国中的教育实则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属于精英教育。孟子作为儒家学派代表,与柏拉图属于同一时代人物,其思想中体现着封建社会伦理道德,其理论核心为"性善论",提出教育目的在于"明人伦"。本文通过比较柏拉图和孟子,从他们的生活背景、理论哲学基础为出发点,比较二者对于"善"的不同见解,从"仁、义、礼、智"对比"灵魂四德说",概述了教育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后期政治抱负的集中体现,理念论是柏拉图整个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基础,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主要表现的就是建立在其理念论的哲学基础之上建构的理想城邦。从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哲学观、伦理观、教育观、文艺观、政治观中都有所体现,都表现出了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理念论根基。  相似文献   

4.
《理想国》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代表作。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阐述了他的主要教育思想,例如,重视学前教育,主张国家控制教育,终身教育观,注重幼儿教育,倡导男女平等教育等等。  相似文献   

5.
柏拉图是西方著名哲学家,其代表作《理想国》更是誉为西方知识分子必读书。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主要通过阐述国家正义和个人正义这个基本问题,建立起一个"健康的国家"以及如何维持国家安全合理有序的运行。柏拉图的正义理论是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的正义理论也是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国家理论。  相似文献   

6.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公民教育思想实际上贯穿了他构建理想国的整个过程之中,理想国是他对日趋衰败的希腊城邦政治和公民教育状况反思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模仿"是研究柏拉图《理想国》的关键词之一。对《理想国》进行文本细读,从认识论的角度发现"模仿"这一词语有着丰富含义与所指。从其历史背景来看,柏拉图认为在生活、文艺中存在着多重模仿,在第二、三卷中他对模仿与诗歌是宽容、肯定的态度;而在最后的第十卷中,他对模仿进行猛烈地批判——批判诗人,否定模仿,他认为诗歌模仿的对象往往是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各种卑下的情感会使民众陷入无意义的私人情感与有害欲望。  相似文献   

8.
柏拉图"洞穴比喻"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芸 《天中学刊》2005,20(3):38-39
柏拉图堪称西方的孔子,他首创的形而上学体系开启了西方理性形而上学的先河。而其理念论是这一体系的主要形态。在其早期著作《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著名的"洞穴比喻"。它像是理念论思想之网上的一粒钻石,折射出理念论的丰富内涵;又像是一奈项链,把理念论串连起来形成为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9.
公民教育思想是柏拉图《理想国》的一个重要论述,也是实现理想国的重要途径。他所阐述的教育思想基于经过深入思考的人性论,基于他对人的心理的理解,基于对世界结构的分析,对当代教育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是柏拉图对当时希腊日趋衰败的政治和公民教育状况的深切反思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理想国》是古希腊大哲学家,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最大代表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的主要代表作。在西方哲学史上,它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西方教育史上,它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理想国》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政治、教育、伦理、文艺、美学等内容,而对教育又论及得最多。因此,《理想国》既是一部重要的哲学和政治著作,又是一部重要的教育学著作。柏拉图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整个幼年和少年时代经历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前431—404年)。伯罗奔尼撒战争以后,希腊奴隶制开始崩溃,雅典奴隶制社会也危机四伏,每况愈下。新的生活方式正在  相似文献   

11.
《教育》2008,(20)
西方哲人对教育有着丰富的理解,许多观点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观柏拉图认为,教育和培养是当政者应注意的一件大事。理想国的建立和保  相似文献   

12.
"洞穴的比喻"是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经典哲学寓言,包含了柏拉图理念论的所有重要内容。"洞穴的比喻"所表现的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对立,不仅体现了其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两分倾向,而且也反映了其价值观的基本观点。他的这一思想奠定了西方哲学二元论的发展模式与道路,同时也确立了关于人的解放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13.
《新教育(海南)》2005,(5):47-47,36
黑格尔在其《哲学史讲演录》中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在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在古代希腊这个欧洲人的精神家园中,一提到柏拉图的名字,就会使人想到他的顶峰之作:《理想国》。套用黑格尔的话,可以说,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西方教育思想的“家园”。  相似文献   

14.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对教育的探讨是从哲学的层面着眼于样板城邦的考虑,因此,柏拉图的教育是一个言辞中的教育,是一个样板教育;这一点《理想国》交待的很清楚,可惜我们经常忘了这一点。这种样板教育在当今还是一个样板,不能把它变成现实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教育感悟661:今天的儿童教育丢失了一个最具魅力的方法,那就是丰富多彩的游戏。跟随苏格拉底学习8年的柏拉图以《理想国》成为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他也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他认为,游戏可以让孩子爱上学习,可以发现孩子的天性,但选择的游戏必须符合法律  相似文献   

16.
柏拉图是西方哲学和文艺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但是这位伟大的哲人对于当时被众人追捧的诗歌却持着一种非认可的态度,并且还在他的著述《理想国》中提出了著名的"哲学与诗歌之间一直存在古老的论战"的观点。本文将通过柏拉图的视角,浅析柏拉图对诗人的看法,所涉及的角度有:柏拉图的模仿说,诗的技艺,诗人们对荷马的追随,以及神和宗教对诗歌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7.
正义观是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核心主题,按照柏拉图正义观思想所追求的正义观是一种社会秩序观,其中包括个人内心秩序的平衡和城邦等级秩序。《理想国》中的正义观与柏拉图所处的历史背景和哲学思想密切相关。在当代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倡导构建和谐世界过程中,柏拉图的正义观思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公民教育思想是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一个重要论述,贯穿了他构建理想国的整个过程。理想国是他对日趋衰败的希腊城邦政治和公民教育状况反思的结果,而在构建理想国时表露出来的公民教育思想以强大的理论魅力对我们今天的公民教育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孔子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理想教育的教育家。何以将此殊荣归于他?人类自其降临于世时,就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从世界史可知,古希腊的柏拉图就曾提出过“理想国”的构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指出,柏拉图的理想国不过是  相似文献   

20.
《理想国》是柏拉图基于一种对希腊政治危机的现实关切而提出的第一救国方案。在这方案中,他把国家和社会统一于道德伦理之中,认为个人和国家正义的实现,离不开美德,这不仅为社会政治危机找到治疗的良药,也为自己政治哲学奠定了一个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